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9年前的一天,当飞机落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石秦东教授揉了揉因长途飞机疲惫的双眼,带着期待的心情直奔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系,他要在这里进行为期数月的访问学习。

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系是很多重症人心中的圣地,它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医学中心,其重症医学科更是汇集了全美的顶尖专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Peter Safar和Ake Grenvik两位教授便率先在匹兹堡开创并进而向全世界推广了重症医学。

石秦东在那里见到了很多重症医学大家,包括Michael R. Pinsky 、约翰·A.凯勒姆(John A. Kellum)等,“他们当时用的还是90年代的监护仪,有些设备可能还没有我们的新。”他意识到,设备并不是国内重症医学水平与国外的壁垒与差距,最重要的区别是重症医学的管理理念与创新思维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方式的不同。

带着严谨治学的精神,他边学边记、举一反三,将当时最先进的重症医学理念带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从急诊到重症 不变的是救治患者的决心

时间再往后倒退30年,在急诊医学科工作的石秦东还是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医生。当眼睁睁地看到主动脉夹层患者因治疗手段有限生命终止时,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如果当时能有现在的技术,能给患者多重器官功能支持,患者也许就能得救了。”他痛惜地说道。

重症科的医生一直被称为“医疗的特种兵”,总是站在临床医学面对生死的最前线。石秦东被重症医学科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强大的救治能力吸引,决心投身重症事业。

2005年,只有12张床位、医护人员不足20人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当时称为中心ICU)在老主任王雪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几个人几杆枪开始打天下。科室成立伊始即本着建立西北地区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理念配备重症监护治疗设施。作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要创建者,石秦东进行了学科初创阶段的建章立制到各项监测治疗关键技术的开展,推动学科的不断发展。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科室很快形成重症学科规范诊疗程序,发展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多项在当时非常先进的技术。

建科后,他们便收治了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病例。石秦东至今都记得一个上海少年,这个孩子被用高强度锻炼的方式在西安某地戒网瘾,当时正处于高温的夏季。一次拉练后,孩子因热射病出现昏迷、多脏器衰竭,被送了过来。因是热点社会事件引发了媒体关注,当时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也非常重视,派出专家来西安。上海的专家也非常认同科室的治疗方案,两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自此,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名声开始打响。

重大公共事件中总有重症人的身影

2008年,重症医学获得了学科代码420.58,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便成为了陕西省首家取得重症医学资质的专科,2010年成为第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后又获批成为临床药理基地、重症医学住培专培培训基地,并承担陕西省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随着重症医学科的不断发展,挑战也随之而来。2012年,陕西汉中毒蘑菇致5人死亡,全国哗然。2013年陕西胡蜂蜇人事件致41人死亡。两起公共卫生事件中均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的身影。尤其是在胡蜂蜇人事件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派出了两支队伍施救,一支队伍由王雪教授领队在现场救治,另一支队伍由石秦东带领坚守后方——救治被转入医院ICU的最危重患者。他欣喜地表示:“当时所有住进我们ICU的患者无一例死亡。”

2014年新疆522暴恐案、2014年云南昭通6.5级地震……石秦东都参与其中,在多次考验中不断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救回ECMO超长带机88天的危重患者

2016年,石秦东开始作为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22年他被任命为科室主任,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人都是奔在最前方的那一个。新冠疫情暴发后,石秦东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第三、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驰援武汉56天,带领团队成功救治重症新冠患者。而在随后陕西的新冠疫情期间,石秦东带领团队救治新冠危重症肺炎大咯血,ECMO超长带机88天的危重患者,这项记录将被很多人记得。石秦东更是获得陕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新冠疫情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国家重症医学中心第一批辅导类单位,及重症医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规模也迅速发展,从当时的17张床已经成长为4个病区,共85张床位,人员达200多人。目前,除了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重症医学科还承担着对器官移植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管理的重任。

在一科多病区这种模式下,如何管好这个家,是石秦东经常琢磨的事儿。目前该院重症医学科实行病区组长负责制,各组长负责常规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周定期进行多病区联合查房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多病区诊疗的同质性与整体性。科室规模扩大后,石秦东开始思考发展重症亚专科的发展,他期待能像匹兹堡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系一样,使重症亚专业的发展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总是令他不断谈起的还有匹兹堡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系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是他目前感到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国内重症医学这几年在规模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重症医学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从业人员技能、技术的掌握,以及快速应对临床需要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石秦东坦言,一些短平快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真正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打牢基础。重症从业人员要有更多对临床的职业奉献精神,患者出现问题以后答案在哪里?要去问患者。只有在床旁不停地去照护,去获取患者的病情变化,你才能更精准地确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此外,你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热情,对这些获得的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并化为相应的诊疗方案。

有专家提到“科主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石秦东对此非常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一名医生,你会越来越觉得,不光要服务于患者,还要想办法促进学科的发展,让年轻人不断进步,让我们后继有人,若是后继乏人是很失败的。”他特别希望年轻的医生能尽快成长起来,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目前科室里也有年轻医生成长得很快,但还不够多,不够好,要远远地超越我们,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他由衷地说道。

除了重症人才的培养,谈及重症医学未来的发展,石秦东也有自己的考量,单纯的重症全科可能无法解决所有的重症问题,建立重症亚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重症医学如何突破原有医学体系的专科局限,融入到重症这样一个大的诊疗思路里,可能是未来需要碰撞的一个过程。

“干了这么多年重症医学,能坚持到现在,我最大的动力是每救治成功一位危重患者后内心的成就感和对自我能力的不断肯定。”石秦东坦言,患者能健康出院、能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与褒奖。在重症医学这条道路上,他将矢志不渝,坚持到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