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当中,有这么一个说法,预知时至。
       何谓“预知时至”呢?
       一个人,如果他的心境和修养特别好,那他就会在大限将至之前,感觉到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离开。
       有些人在离开前的半年,就预知时至了。有些人在离开前的三个月,就预知时至了。反正,人在离开红尘俗世之前,那是有预感的。
       如果有一天,人们产生这5种感觉,暗示快要离开红尘了。


       一、感觉到命中的气数,在快速耗尽。
       大到一个王朝,小到一个普通人,其命运的走向,都跟“气数”二字息息相关。
       所谓“命系于天,人力何求”就是这个道理。
       你的气数还在,证明你的前途依旧长远。你的气数不行了,说明你快要离开了。
       在《三国演义》当中,为什么诸葛亮要六出祁山?这一点,被后世之人诟病。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做得是特别合理的。
       首先,汉朝气数将尽,你是否北伐,都会走向衰亡,那不如与天对弈一番。其次,诸葛亮的气数跟汉朝的气数,那是连在一起的。
       人,应时而生,也应时而亡,一切都是气数的问题,不可避免。


       二、感觉到使命完成,红尘变得没有意义。
       有一位国学大师说过,
       为什么人要慢慢来?只要你完成了使命,那就要回老家了。慢慢来,也许还能活得长久一点。
       人,诞生于红尘,就是来完成使命的。当使命完成,那你就算想留在红尘俗世,也无法得偿所愿。该来的时候,不得不来。该走的时候,不得不走。
       古时候的汉武帝,他的使命就是来打败匈奴,扫平漠北和西北的。
       当他让汉朝发展到了顶峰之时,就算他想长生不老,老天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汉武帝手下的大将,冠军侯霍去病,可谓是少年战神,千古名将,封狼居胥,世间无二。
       但是,他在完成封狼居胥的使命后,23岁就悄然离世了。
       使命这种东西,寄存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果可以的话,别那么快完成。否则,终究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三、感觉到“空”的本质,逐渐看透。
       曾仕强教授说过,
       人要看开,而不要看透,看透就说明你要走了。对于正在活着的人来说,看开看淡就好。
       什么是“看透”呢?就是将红尘的一切物质,看明白了。物质,那是实打实的东西。但是,隐藏在物质背后的,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虚空。
       这虚空的观念,其实各大哲学流派都提出过。就拿我们熟悉的
       “唯物哲学流派”来说,物质消失,就是归于虚空。
       道家提出的“道”,是宇宙的规律,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其在虚空。佛陀提出的“虚妄”,看破了红尘的本质,也是虚空。
       人,只要感觉到了“空”,那他就逐渐看透了,物质的躯体也就要归于尘土了。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便是如此。


       四、感觉到故乡在前,思乡之心越来越重。
       有一位老华侨,在70岁那年就突然回到老家生活。子女也很不解,不是上一年才回老家祭祖吗,为什么今年父亲要回到老家呢?
       这位老华侨跟子女吩咐了一些事儿后,在老家待了半年,就在睡梦中离开了,走得特别安稳,毫无痛苦。
       在父亲离开之后,子女们才知道,原来父亲是想“叶落归根”,所以才回到老家生活。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如老家的山水亲切。
       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说,
       随着人之年岁的增长,人们对于故乡就越是思念。从年少之时的远离故土,到年老之时的回归家乡,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这里。
       故乡,永远都是人们心中的牵挂。哪怕它再穷,再不发达,也阻止不了人们对它的眷恋。


       五、感觉到故去的亲人,来接自己回家了。
       有科学家做过一个“濒死体验”,并得出了四个结论:
       一、人们会感觉到灵魂离开躯体;二、发现自己走入到漆黑的隧道当中;三、隧道两侧有自己的亲人在迎接,特别温暖且光明;四、化为粒子,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
       对于这四个结论,人们多半会对第三个结论感兴趣。为什么那些即将离去的人,都会梦到,或者看到这些已然故去的亲朋好友呢?
       跟人之心理和记忆的调度有关。
       人,既是理性的生物,也是感性的生物。其感性在于,他们会对故去之人产生怀念的心理。特别是在即将离去的时候,这种怀念的感觉会更剧烈。
       潜意识在接受了你的欲望信息后,就会构造出存在故去亲人的幻境,以此来满足你的想法和需求。所以,无数人在离开前,才会看到有故去的亲人,来接自己回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