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阶,人们都再熟悉不过,这一般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多设在具有高差跨度的两地之间。
       台阶在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而其中却暗藏玄机。
       台阶的级数都是单数,而且越是级别高、年代久的古建筑,越是遵循这个规律,这又是为什么?其实,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讲究,值得了解。


       一、台阶的本意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探寻台阶的秘密,需要先为台阶正名,研究一下台阶的本意。
       台阶的“台”是由繁体的“臺”字简化而来,
       本义指用土筑成四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这是一个会意字。
       汉代许慎编撰的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臺”这个字:“臺,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高省。”
       翻译过来就是说,“臺”这个字上面是高的省略,下边表示是人们可以登临而至的建筑物。


       高台是不需要屋顶的,所以在隶书中将屋顶“亠”去除,而以“士”代替,表示一个男子来到高处。
       台阶的“阶”是由繁体的“階”字简化而来。
       在《说文解字》里面也解释道:“階,陛也,字亦作堦,皆聲。”可见这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同时解释“陛,升高阶也。”
       虽然说用“陛”解释“階”,再用“階”解释“陛”,有点儿循环解释的毛病,但是意思也不言自明:阶就是逐渐升高的建筑。


       同时,阶必须要满足一级一级的要求,如果是平滑的倾斜起伏,那不是“階”,而是“坡”。
       所以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面补充道:
       “因之凡以渐而升,皆曰階”
       。
       这强调的就是“渐而升”,即一级一级地升。
       “臺”加上“階”,台阶的本意也就很好理解了:那是为了上高台而设置的一级一级逐渐升高的建筑。


       二、台阶的引申
       台阶如果只有本意,那也不必纠结,但是在汉语中还有一种引申义,这台阶的意思一引申,可就学问大了。
       早在
       汉代刘熙《释名》中就有一句话:
       “台者,持也,言筑土高坚,能自胜持也。”
       也就是说,台是高峻而坚固的,可以保持其形不倒。这就让“台”有了象征意义,即高高在上。


       《山海经》中出现的“轩辕台”“帝尧台”“帝舜台”,以及后来夏代的“钧台”、商代的“鹿台”、周代的“灵台”、春秋时吴国的“姑苏台”、战国时楚国的“兰台”、汉代的“柏梁台”,都是帝王所建。
       因此有学者推断
       “台”这种建筑形制,一开始就与帝王有关。
       到了南朝时,最核心的紫禁城也叫“台城”,梁武帝就被侯景困死在了台城。


       东汉以后,“台”又被引申为古代的官署名,比如“尚书台”“御史台”等等。
       而后来“台”又再次引申成为了官职的名称,例如总督称“制台”、巡抚称“抚台”、布政使称“藩台”、按察使“臬台”称等等。
       一个“台”字的引申,涉及到帝王、官署、官职
       ,其学问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阶”,亦从其一级一级逐渐升高的本意,引申为用来区分高低的等级品第,比如说官阶、军阶等等。


       “阶”的同义词“陛”,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了。
       古时候称帝王为“陛下”,例如《史记·秦始皇纪》中有“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陛下”的来历,在汉代著名的学者蔡邕(三国时期蔡文姬的父亲)就有很好的解释。
       在他撰写的关于皇室等级规定的一本书《独断》里说道:“天子必有近臣,执兵立於陛侧,以戒不虞。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


       翻译过来就是,皇帝站在高处,有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台阶下,以防不测。
       群臣对天子说话的时候,不敢直呼其名,
       而是先喊站在台阶下的近臣,以此来表达身份尊卑的悬殊。
       久而久之,口称“陛下”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向皇帝禀告前都喊一句“陛下”,所以“陛下”一词就成为了皇帝的专属称谓。


       与此类似的,还有“殿下”“阁下”等称呼。
       可见不论是“台”还是“阶”,一旦引申出来意义都大有来头。
       而
       当“台阶”两个字放在一起,代表的就是一个级别、一种身份。
       比如人们经常祝愿亲友可以“再上一个台阶”,那就是希望对方可以再进一步、再升一个等级的意思。


       三、台阶的规制
       台阶,既是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又象征着等级品第。
       台阶既然这么不简单,那自然就要格外讲究,比如台阶的宽度、台阶的高度、台阶上的雕饰等等,但最重要的就是台阶的级数。
       古时候无论是筑高台、修宫殿,甚至是老百姓房盖子,都非常讲究风水和寓意。
       在《易经》当中,有“阳卦奇,阴卦偶”的规定,也就是说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


       阳代表了阳光、光明、生命等含义,阴代表了柔和、压抑、死亡等含义。
       就台阶来说,人们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当然都喜欢用阳数,包括1、3、5、7、9等等,而且数字越大,等级越高。
       比如说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拥有最高规格的台阶,上层台阶数都是9级,这个数字就象征着帝王是九五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民间用9级台阶那就比较忌讳了。尤其是一些重臣,如果修房子用了9层台阶,那说不定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所以民间修台阶就有自己的说法,比如:一层台阶象征“一步登天”,三层台阶象征“三阳开泰”,五层台阶象征“五福临门”,而七层台阶就象征“平步青云”,寓意富贵畅达,堪比最高人臣的地位。
       可以再扩展一下,其实不仅仅是台阶,很多关于我国的古建筑的元素,都非常喜欢用阳数。


       如果留意我国古代的大殿,间数多是单数。
       例如最高规制的故宫太和殿是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中和殿面阔和进深都是五间;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些毫无例外都是阳数。
       留意我国古代的宝塔的层级,绝大多数的塔是五层、七层、九层,有句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是阳数。
       现在还保留的古桥的桥孔,基本上也都是单孔、三孔、五孔,例如横跨卢沟河的卢沟桥有十一个孔,颐和园最著名的拱桥就被称为“十七孔桥”,也都是阳数,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的讲究。


       四、台阶的发展
       既然是老祖宗传下的,那有没有哪里就不符合呢?
       宋代的李诫在《营造法式》中关于“踏道”,也就是台阶的这一节写道:“如阶高四尺五寸至五尺者,三层;高六尺至八尺者,五层或六层。”
       这就是说,他允许因地制宜出现偶数台阶,但是
       从宋代至今,敢不遵守传统的工匠少之又少。
       拿现在的话说,不管设计师和工匠如何引经据典,业主不喜欢、不满意,让设计方修改图纸,让施工方拆了重来,这风险谁敢冒?


       到了今天,《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是国家标准,关于台阶的描述有:“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也允许了偶数台阶的存在。但是重视风水、尊重传统习惯的设计师还是将台阶的级数设置为单数。
       不过,经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楼梯为单数也有人体工学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上台阶是用的主要承力腿(大部分人是右腿),那最后一级台阶收尾的时候,也用主要承力腿就显得更为舒服。


       结语:
       我国古建筑不仅在大环境中看重阴阳风水,讲究天人合一,就连具体的亭台楼阁、门窗柱础,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台阶的级数看似细节,却蕴藏了《易经》中“八卦”的含义。
       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是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当他发明了“二进制”之后,就写信给远在中国的传教士白晋,并随信寄去了二进制数表。


       白晋回信认为这与中国《周易》的“八卦”有联系,并寄去了宋代邵雍所制的“八卦图”。
       收到信后莱布尼茨发现中国古老《易经》中的阴与阳可以解释为二进制计数的0与1,
       他为此感到很高兴:
       “几千年不能很好解释的奥秘由我理解了,应该让我加入中国国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发扬文化。
       可惜我们的先人发明了“八卦”,却用在了建筑的象征意义上,如果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上台阶的时候悟出了二进制的奥秘,那我们国家的现代科学发展一定会更强大。


       作者:龙虾霞客
       参考书目:
       (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汉)刘熙《释名》
       (汉)蔡邕《独断》
       (宋)李诫撰《营造法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