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土高原,曾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区域之一,被联合国戏称为“地球的伤疤”。
       多年来,这片受极端环境侵袭的土地,一直是中国治理环境的重中之重。
       那么被联合国判了死刑的土地,在中国死磕治理70年之后,如今是否又重获新生?
       那片曾被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如今是否已经旧貌换新颜,生机勃勃?这究竟是怎样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黄土高原之殇
       在中国北方,有这样一片土地,它被黄土所覆盖,面积达63.5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集中分布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土层厚达50至80米,甚至有的地方超过250米。这些黄土质地松散,营养贫乏,植被难以生存。一旦遇上大雨,泥沙就会被冲刷入黄河,使这条母亲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之恶劣,可以用
       "人吃光了树,羊啃光了草。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
       来形容。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加之人类长期的滥砍滥伐,使得植被覆盖率一度降至6.1%。
       黄河下游地区,河床高出地面达16米,水患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这一切,连联合国都无奈地宣布,中国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无药可救。


       这片土地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其实早在第四纪冰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大量风力搬运的沉积物在此聚集,形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在此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宽阔的湖泊,被称为
       "黄土原湖"
       。
       后来地球环境发生巨变,湖泊逐渐干涸,黄土高原的雏形渐渐显现。但这只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也在加速这一过程。


       西周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还有53%,但到了新中国建立前期,这一数字已经锐减至6.1%。大规模的砍伐活动,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黄河泥沙泛滥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后果。1957年,黄土高原泥沙入河量就达到了16亿吨,在河道沉积形成地上河,引发了下游严重的水患。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国家决心要扭转这一颓势。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治理黄土高原的探索之路可谓曲折艰辛。


       艰难探索之路
       1.坡面治理的挫折
       上世纪50年代,针对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的问题,国家决定采取坡面治理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在坡面修建梯田,利用植被根系固土,同时也可为当地群众解决温饱问题。
       这个想法本身并不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挫折。梯田并未能遏制水土流失,反而加剧了泥沙入河量。这条路行不通,专家们只能再次探索新的出路。


       当时,不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主张采取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通过修建水库拦蓄泥沙。但无论是哪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困难。
       比如植树造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要面临苗木成活率低、管护难度大等问题。修建水库虽然能拦截泥沙,但也会淹没大片良田,引发新的矛盾。种种困难接踵而来,让治理工作者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之道。


       2.沟坡联合治理的曲折
       70年代,学界提出了沟坡联合治理模式。在沟壑中修建堤坝拦截泥沙,同时将泥沙用于造田。这一模式将治沙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每年减少了2亿吨泥沙入河。
       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好景不长。1977年,陕北地区遭遇了特大洪水,这一美好蓝图彻底被打破。大量堤坝被冲毁,拦蓄的泥沙也随之流失。


       社会上也出现了质疑声音,人们担心这些海量的资金投入最终可能会无功而返。治理工作者们的信心一度受到严重打击,有人甚至开始怀疑,黄土高原真的是无药可救的吗
       这一次失败,让专家们意识到,单一的治理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路,采取更加综合、灵活的措施,才能真正扭转这一颓势。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转机
       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治理工作者们决定改变思路,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他们将黄土高原不同支流和干流分成小段,根据不同地形和生态条件,分别采取植树造林、沟坡拦截淤泥等多种措施,形成一套灵活多样的综合性治理体系。
       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让治理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对应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严格禁止在土壤条件薄弱地区进行农业种植,并加强了对保护林的重建工作。
       这些措施的实施,让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步走向好转。但要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丰收,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退耕还林还草环境经济双丰收
       1999年,国家实施了一项重大举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举措不仅让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为了让老百姓心甘情愿退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首先,他们严格禁止在土壤条件薄弱地区进行农业种植,并加强了对保护林的重建工作,实行网格化管护。


       更重要的是,政府通过经济补偿等方式,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比如对退耕的农民,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提供种植经济林木的资金支持。
       为了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家还大力加强了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广大农民宣传退耕还林的好处,让他们主动投身到这一事业中来。
       在政策和宣传的双重作用下,黄土高原上下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识。不少农民自发组建了护林队,一旦发现有人偷伐树木、破坏环境,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这其中就有一位退伍老兵张福贵。退伍后,他回到家乡陕北渭南,看到家园的环境日益恶化,决心投身到保护家园的事业中。
       他先是加入了村里的护林队,每天和其他队员一起巡逻,防止有人偷伐树木。后来,他又自费在家门口的荒山上种下了几千棵树苗,并亲自浇水、施肥、除虫,精心呵护。
       就这样,张福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绿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而像张福贵这样的普通人,在黄土高原上遍地都是。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截至2020年,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已攀升至67%,水土保持率也提高到66.94%。
       曾经那片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土地,如今已焕然一新。黄河也不再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水患隐患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黄土高原终于走出了生态恶化的困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结语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经验,令世人刮目相看。这再次证明了中国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正行稳致远。
       这条路虽然曲折艰辛,但只要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好消息传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