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

在这36位军事家中,有5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另11人在新中国建立前献身,其中就有本文所说的方志敏。

作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方志敏同毛主席、彭湃齐名,一起被公认为三大“农民大王”。1925年3月,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明确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方志敏从事农民运动比澎湃晚几个月,比我毛泽东早几个月”。

方志敏的革命资历很深,1923年3月入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后又建立起了闽浙赣苏区。这块苏区横跨赣东北、闽北、浙西、皖南四省,下辖3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人口有100多万,是全国六大苏区之一。方志敏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

方志敏与妻子缪敏

方志敏常对身边的同志说:“中央苏区大,人多开支大,经济来源有限,我们要尽可能主动向毛主席、中央苏区支援些金银、军需物资。”

1931年,闽浙赣苏区支援中央苏区黄金650两;

1932年1月,又送去黄金350两;

1933年1月,调往中央苏区的红十军给中央苏区带去了大量的金银和物资;

不久,方志敏又派警卫连送去金条2箱、大洋48箱,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

对此,周恩来、朱德非常高兴:“方志敏同志不简单,为中央苏区解决了大问题!”毛主席也对闽浙赣苏区赞誉有加,称其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对方志敏在政权建设、土地革命以及扩大武装力量方面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1934年10月,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寻淮洲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汇合。11月上旬,中革军委发来命令,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政委为乐少华,副军团长为寻淮洲,参谋长为粟裕,军团政治部主任为刘英,下辖十九、二十、二十一三个师。

红十军团编成之后,首战谭家桥,因军团长刘畴西的失误导致惨败。

寻淮洲等壮烈牺牲。

红十军团余部被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刘畴西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他们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刘畴西也表现出了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在遭受囚禁的6个月中,方志敏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撰写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自述》、《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狱中文稿共16篇约14万字,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革命意志。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甚至感染了狱中的看守人员和“落难”的原国民党高官。他们帮助他将这批文稿传出,使得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留存。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惟一被俘后牺牲的一位,叶剑英将其誉为古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

方志敏

和方志敏一起英勇就义的,还有刘畴西。

1953年4月,毛主席在登莫干山时,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毛主席后来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曾在大字本二十四史的空白处做了如下批语:“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对方志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方志敏创建的红十军中,有一名普通战士,是开国少将,后来成了正国级领导。

他就是汪东兴。

汪东兴与方志敏同为江西上饶地区弋阳人,1932年6月,汪东兴参加了方志敏创建的红十军。其时,方志敏是红十军政委,汪东兴是红十军第八十四团一营战士。

建国后,汪东兴历任公安部副部长,江西省副省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中央、总参警卫局局长,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职务超过了大多数开国元帅。

开国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三位担任过正国级职务,他们是朱德、林彪、叶剑英。十大将与上将、中将无一人担任过正国级职务。开国少将中却有三位担任过正国级职务,他们是李德生、汪东兴、刘华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