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疼爱,视若珍宝,尽自己的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每年都给孩子过生日,可孩子记住父母生日的有几个呢?
       父母照顾好孩子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可是从小教育孩子心疼父母,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是应该的,
       不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而是一种朴素教育。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从接他放学的这个动作,你就做错了:
       每次接孩子放学,门口都是翘首以盼的家长,有的妈妈手里抱着小的,边哄娃边接孩子。一看到孩子放学,欣喜地迎了上去,问这问那,一天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
       可是发现有个现象,包括我可能也是如此,看到孩子背着重重的书包,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上了一天学,是不是累了,
       替孩子背书包,想让孩子轻松一会儿。


       帮孩子背书包,成了一种自然的行为,孩子也习以为常,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处处心疼孩子,
       换来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并不心疼父母。
       这个习惯要改一改了,孩子自己的事要让孩子自己做,
       背书包是孩子的份内事,包括自己整理文具,每天晚上休息前检查书本文具是否带全,以免遗漏。


       虽然现在的养老观念有所改变,我们生养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和未来。父母老了,有的并不想和孩子一起居住,能照顾自己就照顾自己,各自拥有独立的空间。
       或者等年老体弱的时候,选择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公寓,都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但是养老公寓替代不了孩子带给父母的亲情和温暖,
       孩子的贴心照顾更让父母感到舒服和自然。


       想让孩子心疼父母,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做情感上的沟通
       关注孩子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严格管教孩子,
       不是一味地拒绝孩子的合理请求,
       孩子会觉得很压抑,情感不能释放,和父母感情上疏离。
       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学校的学习和交友情况,通过情感交流和聊天,
       父母和孩子互相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孩子共情,孩子会更懂得心疼父母。


       2、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事。如果父母对长辈非常照顾,经常看望父母,买礼物,打电话问候,嘘寒问暖,孩子看在眼里,也会对父母非常体贴照顾,
       做个暖男或者贴心“小棉袄。”
       优秀家风是传承的,对父母自私,只知索取,那么孩子很有可能长大了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只顾自己,占便宜可以,
       算盘打得很清楚,不能吃一点儿亏。


       3、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独立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生活、学习、择业、婚姻等等
       ,小时候对孩子包办过度,孩子没有抉择的能力,
       做事优柔寡断,难成大器。
       有出息的孩子从小就看着
       做事利落果断,不拖泥带水,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父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培养独立能力,父母没有压抑孩子的天性,懂得科学引导,
       孩子和父母感情和谐,也会设身处地考虑父母的心理感受。


       写在最后
       想让孩子长大后心疼父母,有时心就要硬一点儿,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不压抑孩子的灵性,做好情感沟通,懂得付出,也懂得接受回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