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克龙将率企业高管访问中国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将率领一批企业高管前往中国。爱丽舍宫消息人士透露,随着马克龙寻求巩固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商业和文化联系,空中客车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的高层将与一大批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共同前往北京。马克龙计划于4日乘飞机离开巴黎前往中国。

马克龙

报道称,马克龙的议程将包括试图争取中国支持结束俄乌冲突。有官员说,他认为,如果北京决定利用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施加影响,就有可能“改变事态发展”。

此外,马克龙还将寻求促进与北京的商业关系,以应对华盛顿的新一揽子国内补贴计划,巴黎担心这些补贴会吸引欧洲企业前往美国。

报道称,官员们说,尽管法国政府支持欧盟正在制定的旨在应对北京经济行为的贸易防御措施,但“无意”与中国“脱钩”。

延伸阅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有媒体曝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下周访华之际,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一位匿名消息人士3月31日称,鉴于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可能是仅有几个能对俄乌冲突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很明显,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对(俄乌)冲突双方都产生‘改变游戏规则’影响的国家,”该消息人士称。

马克龙

CNN称,法国总统马克龙预计下周访华,这将是法中两国再次实现最高层重新联系的重要契机。此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将一同进行访问。为此,爱丽舍宫消息人士称,冯德莱恩计划于下周一(4月3日)在巴黎会见马克龙,为此次共同访华做准备。

据法新社此前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24日曾表示,他已邀请冯德莱恩一起访华,以向中国表达“统一的声音”。近几个月来,马克龙几次透露有访华的意愿,并在2月参加完法国国际农博会时表示计划在4月初访华。

直新闻:陈先生,世界对中国领导人对俄国事访问高度关注,其中焦点是中国的劝和促谈能改变俄乌冲突吗,你怎么解读?

特约评论员陈冰:希望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是绝大多数国家,所以他们希望中国领导人对俄国事访问,能够扭转局势,打开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门。中国外交部也说,“习近平此次访俄,也是为和平而去的”。刚刚海外媒体都在报道,说习主席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和平计划,进行了非常彻底的意见交换,虽然没有透露细节,但双方似乎都有所进展。从主要的涉事方俄乌的表态看,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可能性是在增加。俄罗斯称赞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贯主持公平正义,因此俄罗斯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乌克兰外长前几天同中国外长通电话时也表示,乌方认为中国劝和促谈的立场文件很有诚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这说明俄乌双方对和平解决争端,都没失去信心,希望中方发挥作用。

但是俄乌冲突背后,是美西方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战略较量。就在中国竭力劝和促谈时,美国再给乌军追加3.5亿美元军援,公开反对中国进行停战协调;欧盟要给乌军提供100万枚炮弹,用联合采购的方式提高效率;就连日本也仍想继续拱火打仗,岸田首相从印度急飞基辅,显然要给乌克兰军事支持。换句话说,仅有中国的劝和促谈还不够,还要美西方来支持停战和谈。所以说劝和促谈也很复杂,需要时间来进行艰难的协商,要让各方凝聚停战和谈的共识。但中方坚信,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只要不断地努力,停战和谈的门终究会打开。习主席这次访俄,就是用中国的和平钥匙,去打开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门,发挥建设性作用。国际舆论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中国领导人访俄后,开始讨论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谁适合当调解人,这就是效果。我个人认为,先停战、后谈判的可能性,正隐约出现。

布林肯

直新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中方不谴责俄罗斯,是在为俄提供“外交掩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国外交部已经对此荒谬言论予以回应,说中国可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因此美国是没有资格对中方指手画脚,更无权向中方甩锅推责。要缓和俄乌紧张局势,你美国就别源源不断地向战场提供武器了。实际上,布林肯是美国支持战争理屈词穷后的挣扎,有点胡说八道了。前些天,美国一直在污蔑中国,说什么中国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部件,结果被乌克兰打脸了,说战场上没发现中国造的武器。之后美国便换了舆论频道,把中国不谴责俄罗斯说成是“外交掩护”,幕后支持。

其实,美国最怕的是人们把伊拉克战争和俄乌军事冲突相联系。现在正好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年的时间节点,包括美西方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国侵略了一个主权国家,不仅开战违法,而且美国花了不少的钱,死了4500多名美军,但没有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那么今后人们反观美国的援乌抗俄,是不是也会说,拜登政府没干好事,毁了乌克兰,还花了美国纳税人的好多钱。美国政府现在给中国扣的各种帽子,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因为中国的劝和促谈,终究会成国际主流意见的。

作者丨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