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将从上海启程前往河北沧州。驻守在沧州市肃宁县的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团队成员,正在加紧进行雪村烈士遗骸鉴定的收尾工作。

“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4月26日,微博热搜上,这则牵动网友心绪的话题已经有了1908万阅读量。

而紧握照片的烈士,就牺牲于1942年的雪村战斗中。

受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对此次发掘的82具雪村烈士遗骸进行DNA鉴定和分子考古研究,其中就包括这具握有照片的烈士遗骸。

对于照片被修复,网友纷纷发表看法:“希望她或她的后人能看到,一直有人惦记着她。”“致敬烈士!谢谢你们带着牵挂冲锋上前,为我们创造了美好光景。”

文少卿副教授向晨报记者透露了工作进展。“我们在肃宁的烈士遗骸鉴定工作,将于4月27日结束。随着DNA样本采集和颅面部3D扫描的完成,后续将在复旦进行实验室工作。对于相对完整的颅面部将尽可能地复原烈士容貌。遗憾的是,紧握照片的年轻烈士,遗骸头骨比较残破,暂时无法复原面貌。我们会通过DNA比对去寻找他的身份。

被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烈士身份信息有线索了吗?

被烈士紧握的照片,发现于今年4月10日。这是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进行雪村烈士墓迁葬工作的第二天。工作人员清理31号烈士遗骸,发现胸前位置有一枚小圆镜,里面夹着这张照片。小圆镜位于烈士手骨处。

被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烈士身份信息有线索了吗?

在央视新闻发布的发掘视频里,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王雅伦比划了一个姿势介绍,虽然这具遗骸的手骨部分已经没有了,但从手臂的位置推断,烈士去世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烈士生命最后紧握在胸口的照片,上面一定是他最牵挂的人。

现场发掘照片在网上公开后,记者注意到,小圆镜的周围都锈了,但中间人物的面容依然可见。这是一位年轻女子,容貌端庄秀丽。网友随之沸腾:“看见照片,忍不住泪崩!”有人在留言处@TR美术工作室,询问是否有修复希望。

这两天,长期修复珍贵老照片的TR美术工作室将修复的照片做成小视频发布,作为对公众的回应。视频中,黑白照变成了彩照,女子眉眼清晰,神色温柔,垂着两条麻花辫。据TR美术工作室公布的消息,他们尝试对原照片进行特征分析,分组修复了几个版本,之后汇总融合,确定最终效果。

被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烈士身份信息有线索了吗?

修复照片,是为了给烈士寻亲带来一些帮助。如果能够确定烈士的身份,寻亲或许能有更大进展。这也是文少卿团队不远千里来到肃宁发掘现场进行烈士遗骸鉴定的初衷。

“手握照片的烈士很年轻,估计年龄在14到17岁左右,鉴定结果偏向男性。”这是晨报记者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获得的消息。文少卿介绍,最终结果还是需要通过DNA检测进行进一步确定。

当课本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变成眼前的烈士遗骸,团队成员感慨的是,这些烈士的年龄都比较小。

被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烈士身份信息有线索了吗?

一年前,这支团队曾前往山西吕梁市方山县南村革命烈士墓地进行烈士遗骸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为49位无名烈士中的46位复原了容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雪村烈士墓安葬的烈士,牺牲于悲壮的“雪村突围战”中。史料记载,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对八路军冀中地区发起疯狂大扫荡,时任冀中军区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率领部队转战冀中,伺机歼灭敌人。同年6月8日,侵华日军向肃宁县我军所在地雪村展开猛攻,战士们奋起突围。战斗中,常德善、王远音殉国,千余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村民将烈士们安葬在当地。

此次发掘,是因为肃宁县委、县政府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决定将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至肃宁烈士陵园。据当地消息,此次发掘出的82具烈士遗骸,已重新装殓移至肃宁烈士陵园安放,烈士遗物作为革命历史文物封存。

被烈士紧握82年的照片修复了,烈士身份信息有线索了吗?

文少卿副教授介绍,4月27日烈士遗骸鉴定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上海,将集中整理体质鉴定资料,归纳结果,后续还将把采集到的DNA信息进行分析,录入到国家英烈DNA数据库。新闻晨报·周到上海将持续关注工作进展。

烈士DNA的鉴定,有助于寻亲,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实现亲缘关系的比对。但是,和为吕梁南村烈士所做的工作一样,文少卿团队这次仍然想做“更多的事情”——对于保留了完整颅骨的烈士遗骸,采用颅面复原技术,复原烈士容貌,为烈士寻亲提供更多信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