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肾病患者数量庞大,尿毒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增加,肾脏病早期筛查不足,治疗不规范及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尿毒症早期症状不明显,需定期体检和肾功能检查。控制危险因素、健康饮食、避免滥用药物等可预防尿毒症。

在医院的一角,小刘绝望地坐在椅子上,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32岁的他,作为一名工程师,工作压力巨大,经常需要熬夜加班,而啤酒和咖啡成了他提神的工具。直到一次体检发现高血压,小刘并未将其视为一件大事,认为这只是年轻人的常见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刘开始感到全身无力,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最终在医院被诊断为尿毒症晚期。医生告诉他,之前的高血压可能是尿毒症的先兆,如果当时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许还有机会扭转乾坤。小刘的悔恨和泪水,却再也无法挽回已成定局的事实。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

慢性肾病在中国的现状极为严峻。根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数据,中国有高达1.3亿的慢性肾病患者,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患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上的“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更是显示,中国成年人中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0.8%,且近3000万人已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阶段。

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CNRDS)的调查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中国透析患者数量增加了约13倍,到2022年时,尿毒症透析患者已达到100万人。这一切都指向了中国慢性肾病负担的沉重现状,这与肾病的高发病率、高风险性、治疗难度大(特别是尿毒症)等特性密切相关。此外,公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程度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部分调查发现知晓率仅为12.5%。

导致尿毒症患者数量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增加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两个原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这也导致了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的增加。

糖尿病:2022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约有1.29亿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肾脏损害,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2022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约有3.3亿患者。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2. 肾脏病早期筛查和诊断不足

许多肾脏病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缺乏早期筛查意识:许多人缺乏肾脏病的早期筛查意识,没有定期进行体检和尿检,导致肾脏病早期发现率低。

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肾脏病诊疗能力不足,导致肾脏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3. 肾脏病患者治疗不规范

部分肾脏病患者不遵医嘱,擅自停药或减药,导致病情进展,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依从性差:部分肾脏病患者对治疗方案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导致病情控制不佳。

经济负担重:肾脏病治疗费用昂贵,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坚持治疗。

4. 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吸烟、酗酒、熬夜、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肾脏损害。

吸烟:吸烟会损害肾脏小动脉,导致肾脏血流减少,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

酗酒:酒精会直接损害肾脏细胞,导致肾功能损害。

熬夜: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肾脏负担,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

肥胖:肥胖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增加肾脏损害的风险。

尿毒症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体内代谢平衡,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尿毒症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以下是一些尿毒症早期的常见症状表现:

1. 尿量改变

少尿:尿量减少是尿毒症早期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每日尿量低于500毫升。

夜尿增多: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间排尿次数≥2次。

2. 水肿

眼睑水肿:早晨起床时,眼睑部位出现水肿,是尿毒症早期的常见症状之一。

下肢水肿:下肢、踝部出现水肿,尤其是在久站或久坐后。

3. 疲倦乏力

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影响能量代谢,从而出现疲倦乏力症状。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下降。

4. 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堆积,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臭,呼出尿味。

5. 皮肤瘙痒

体内毒素堆积,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瘙痒。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尤其是在洗澡后或夜间瘙痒更明显。

6. 其他症状

贫血: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贫血。

高血压: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

肌肉抽搐:体内电解质紊乱,导致肌肉抽搐。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建议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家族史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尿毒症。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日常如何保护肾脏,预防尿毒症?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分泌内分泌激素等多种功能。保护肾脏健康,预防尿毒症,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日常保护肾脏、预防尿毒症的措施:

1. 控制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两个原因,因此,积极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损害肾脏,增加尿毒症风险。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增加尿毒症风险。

健康饮食:低盐、低蛋白、低磷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健康。

2.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缓肾脏功能损害进展。

3. 保护肾脏,避免滥用药物

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损害肾脏。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

4.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伤。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精神状态、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肾脏,预防尿毒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