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圣上一拍桌子,大喝一声:“拖下去,诛他九族!”,底下臣子连忙讨饶,二边侍卫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罪臣脱出金殿之中,伴随着咒骂或是哀嚎,场景平息了下来,没多久一队一队的人被押着来到了京城,只见那城西的菜市场前伴随着哀嚎震天的是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应声落地。
以上这一段基本上是很多电视剧中都出现过的情节,诛九族似乎在历史中很常见一般,然而实际上除了隋朝杨玄感和明朝方孝孺两人之外便没有被诛九族的人了,通常情况下是夷三族的情况居多,这是因为古代社会多是家族社会,一般一人谋反,家族中的八成人几乎都是有罪的。
但是一个大的家族一般人都很多,为了方便记录,史书中一般会用一些代词,如三族、五服、九族来代替,后来又多出了一个祖宗十八代的称呼,那么这些称呼都代表多少人?夷三族,诛九族究竟会有多少人被株连?祖宗十八代又到了多少人?
1. 三族、九族
首先九族的人肯定是比三族的人多的,郑玄给《周礼·春官·小宗伯》注释‘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时有明确记载:三族,谓父、子、孙。即自己的父辈,子辈,孙辈。到了汉代时这个人数便和九族类似了,《大戴礼记·保傅》记载:三族辅之。卢辩的注释中称这三族分别是父族、母族、妻族
即除了自己以外,自己父亲的、妻子的、母亲的直系血缘兄弟姐妹、父、母、子、孙、爷、太爷、玄孙,如果玄孙还有子的话还能再往下排,而九族便是在三族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个家庭,父族增加了三个,母族增加了两个,妻族增加了一个,即父亲一脉已经出嫁的姑母、姐妹、兄弟女儿。
母亲一脉的外祖父外祖母、出嫁的姨母,妻族的岳父岳母,全部夷一遍三族,因此不难看出,夷三族和诛九族的区别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了三加六,而是一刀切的三乘六,绝大多数人都和罪犯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从未见过面,《明史·方孝孺列传》记载,仅仅是方孝孺父系一族就处决了八百四十七人这些还不包括其他的,四位数只不过是起步而已。
2. 五服根据五服制罪的理论,面对罪犯会: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由此不难看出五服指的是亲属关系的一种延伸,古代认为两个人如果在五服之内,哪怕是从未见过也是亲属,如果在五服之外,虽然有同一个祖宗,关系很好也算外人,而五服则指包括自己向上,向下,各排五辈人的兄弟姐妹。
即向上到高祖父,向下到玄孙,向兄弟到族兄弟,向姐妹到族姐妹,高祖父所生的子嗣,自己的曾叔伯还算自己的亲戚,但是曾叔伯的堂兄弟就不算了,祖父那一队算到祖父的堂兄弟,从堂兄弟不算,从堂叔伯,从堂姑生下的子嗣算自己的族兄弟,父亲的族兄弟不算自己的亲戚,往下则一直到玄孙和玄孙媳,自己兄弟的玄孙也不算自己的兄弟。
因此不难看出所谓的五服,其实就是在计算自己的情况下父族上下五代,虽然只比父系来说五服是更多的,但是九族和五服想比,九族还会株连妻子的族群,如果不是情况特殊,通常情况下九族是比五服的人更多而,甚至特殊情况下三族的人数也比五服的人数要更多。
3. 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并不是指往上追溯十八代先祖,毕竟正常情况十八代能追溯700多年,实际上祖和宗其实是分开的,祖占八代,指不算自己的情况下往上细数九代,从小到大分别是父(母)、祖父(祖母)、曾祖夫妻高祖夫妻天祖夫妻烈祖夫妻太祖夫妻远祖夫妻鼻祖夫妻和五服与九族相比,不会往左右衍生,固定是十八个人不变的。
宗同样也是不算自己占九代,从大到下细数分别是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曾孙夫妻玄孙夫妻来孙夫妻晜孙夫妻仍孙夫妻云孙夫妻耳孙夫妻和九族与五服一样,次子,次孙,甚至次曾孙都是算的,如果儿子多,子孙昌盛,论罪的时候凑够三位数也是有可能的。
不难看出,诛九族一般是人最多的,对于子孙昌盛的家庭能达到数千人,虽然诛九族只有过两次都没有过万,但根据史料,九族超过万人的情况是出现过,三族也是同理,而五服只有父族五代,大部分情况人数都是不如九族的,而且到了一个人能被论罪的年纪还活着的高祖是很少的,甚至曾叔伯祖也很少,能活到这个岁数的皇帝一般也不会为难他们,真正倒霉的是那些子孙辈还不懂事的小孩,而祖宗十八代虽然数量山比九族、五服、三族都要多,但实际上人数却是最少的,能计算出超过百人已经算是子孙非常昌盛了。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