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的战争片每年都会有所新出,毕竟这也算是一个火热的题材,很多人的英雄情结让它们有一定的市场。但提起中国的战争片,《亮剑》一定是有一席地位的,对于今天大约20多岁以上的人,一定会对它深有记忆。虽然没有今天影视剧的华丽,但它有着属于它自己的魅力。 李云龙与赵刚的友情,让人羡慕 很多人喜欢《亮剑》,是被李云龙所着迷,他身上有着一种侠义情怀,敢爱敢恨,不同于那些刻板的人物形象,李幼斌演绎的李云龙不矫揉造作,好像就是那个年代里该有的人物性格。同时很多人刻骨铭心的就是李云龙与赵刚的友情,两人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至后来成为工作上的搭档,生活中的好友。男人之间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会是让人铭记。

记得《亮剑》之中有一个镜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赵与李云龙因为工作关系不在一起搭档,甚至很难见上一面,因为李云龙已经坐上了军长,而他自己也有了其他工作。但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两人的友情丝毫未减,李云龙还是那个喜欢满嘴跑火车,敢爱敢恨的“土人”,但他好像又有点赵刚的影子。而赵刚则不再是以前那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青涩样子,他身上也有了李云龙侠气,这个时候的他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李云龙对他的改变。

也许最好的友情就是可以互相影响,久未见面之后的一个拥抱就得以欣慰。 由赵刚儿子坐车得出的教育观 在剧集快结束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自己希望的好日子,吃得好,穿得暖,孩子也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读书环境。几千年来被压迫的老百姓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翻身的日子。 而老赵的两个儿子也都进入了一所专门为军官子弟的学校,但这并未让老赵感到满意。

在一次李云龙和赵刚一起接两个孩子放学的时候,赵刚的大儿子赵山突然问道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能用车来接送他们上下学,因为班里的孩子很多都会有车接送。 老赵的回复是家里没有车。有车那也是他工作上的车,并非是个人的,不能用来做私用,这个观点确实让人敬佩。可见赵刚身上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大局观。

他之后还说了一句话是“他应经在考虑为两个孩子转学了,因为在这里,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比谁爸官大,谁家车好”。这句话确实值得反思,孩子的价值观不能误导,很多人常常抱怨孩子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岁月,不知道生活有多么艰辛,但又几个人知道是否是家庭教育的原因。 孩子需要做好价值观的引导 不管是电视剧里面所演绎的那个年代,还是到了我们今天,这种现象一直在存在。有的学校里面,孩子们争相攀比,比谁家里有钱,比谁家里有权,这种价值观的引导自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道路。现在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家庭教育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 (1)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大讲排场,甚至一些该谈不该谈的事情都在孩子面前谈论,孩子正在学习的年纪,父母的行为一定会被他们模仿,自然会将这种观念学习放大。 (2)千万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因为现在很多家庭觉着生活富裕,家里的孩子也只有一两个,自然会对他们有所宠爱,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让他们学不会分享以及换位思考,反而更多的会有一种自私的性格。

(3)父母正确教育引导。告诉孩子攀比是不对,人要学习知足,不要拿自己所拥有的和别人比较,形成不对的攀比风气。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过分的要求,家长一定要学会拒绝。 (4)正确的教导,打骂不是最好的形式。家长有时候指责孩子,孩子会不理解而且很不服气。这时候,家长要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让他心服口服,这样孩子才会乐于改正。 这也只是一个方面,更好的需要帮助孩子学会成长,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没有人希望自己亲身毁掉一个孩子,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但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那样就可以,而是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也许大家可能也看过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叫做《变形计》,城里的问题孩子要到向下去锻炼学习,很多时候我们要有一个认识,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自己的教育存在问题,孩子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父母做不好引导,只能是亲手毁掉他们。 《亮剑》堪称影视奇迹 很多人常常说《亮剑》会是一部神剧,尤其很多镜头不现实,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排除比今天不少影视剧都优秀的作品,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

而《亮剑》之中还有不少的人生哲理以及爱恨情仇,让我们体会一个精彩的世界,待诸君静下心来,何不再重温这一部经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