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林彪去世,这一事件震惊了国内外。
       就在这个时候,蒋经国给蒋介石送来了一份机密文件,里面记载的,是多年前戴笠和林彪在西安见面谈话的过程以及内容。
       戴笠去见林彪,是当时蒋介石的意思,他希望戴笠能够把林彪拉拢过来。
       可最终,这个计划没成功,戴笠含糊其词,从未向蒋介石说明细节。
       直到看见这封密报,蒋介石才明白真相。


       拉拢人才
       据说,当时蒋介石表现的十分愤怒,乃至于破口大骂,直言:
       “雨农误我大事!”
       因为蒋介石的表现太过激动,所以,人们至今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关于这件事情,要从蒋介石和林彪之间的交集开始说起。
       林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如果从名义上来讲,林彪也算是蒋介石的门生,不过,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敌人。
       林彪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成了蒋介石一辈子的遗憾。


       他对林彪的评价非常高,辽沈战役打响的前夕,蒋介石在沈阳召集了一众国民党高级军官训话。看着台下这群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黄埔嫡系,老蒋心中倍感失望。
       他拿着花名册说:“还有一个人未到,花名册里是没有这个人的,但这些年来却又分明同大家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林彪。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我对在座诸位很关心,但是却让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蒋介石的痛心可以理解,林彪是百年不遇的将才,而且,蒋介石明明是有机会重用林彪的,是他自己不重视人才,白白错过。
       蒋介石和林彪第一次见面,正是在黄埔军校。当时,林彪这一批学生入学不久,蒋介石作为校长,亲自前往学校视察,当然,也是存有拉拢人才的心思。


       蒋介石为人多疑善变,其他体系的人,他用着都不放心,唯有黄埔嫡系是他的最爱。
       走到一个教室门口,蒋介石注意到,课堂上正在分析惠州攻坚战。
       这一下子引起了蒋介石的兴趣。
       因为,这场战役正是蒋介石亲自指挥打赢的,是他军事生涯中的骄傲。
       于是,蒋介石便走到了教室后面,准备听听这些年轻学生的见解。
       可是,几个人谈完之后,蒋介石觉得非常失望。这些学生毕竟太过稚嫩了,论军事水平,无法和那些驰骋沙场的老将相比。
       正当蒋介石百无聊赖,打算离去的时候,林彪走上了讲台。


       他对着地图,开始细细分析自己对这场战斗的看法,他把当时的双方形势、地形、用兵策略,说的分毫不差,让蒋介石感到震惊。
       林彪如此年轻,就能有这样的眼界,绝非池中之物,因此,他想要把这个学生招入麾下。
       蒋介石马上交代,让林彪下课之后,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
       对于蒋校长突如其来的热情,林彪心里是高兴的。毕竟,当时国共双方还没有撕破脸,能够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对林彪将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可没想到,这次谈话反而为两个人未来彻底决裂埋下了祸根。


       原本,林彪进入办公室的时候还好好的,可谈了没几分钟,忽然有人来向蒋介石报告,说是汪精卫方面派了代表过来,要蒋介石过去商量“国家大事”。
       蒋介石一听,没来得及细想,几句脏话就从嘴里冒了出来,那个场面可想而知,不会太美好。
       蒋介石神经过敏,一听到“汪精卫”这三个字,就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没有时间再理会林彪,独自摔门而去。
       言而无信
       林彪则非常的尴尬,虽然蒋介石并不是针对他,可这样突然甩脸,把林彪独自丢在办公室,绝不是待客之道。
       这样的行为难免让满腔热血的林彪有些失望,可蒋介石并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


       作为校长的他,每天日理万机,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巴结他,他并不认为自己这点怠慢,会给林彪造成影响。
       几个月之后,在一次学生会议上,蒋介石又一次想起了林彪这个人。
       他依旧想要拉拢林彪,于是,他信口说道,等林彪毕业之后,就安排他到总司令部来工作。
       这个承诺让林彪感到意外,总司令部,那可是权力的中心,等于今后可以直接接触到蒋介石。
       这样重要的职务,不是谁都能随便得到的。
       不过,林彪却并没有立刻接受,因为党组织已经决定把他安排到叶挺的独立团去。


       但话又说回来,前往总司令部工作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纠结的林彪直接请示了中央,问自己应该如何办。
       中央也为这件事情考虑了很久,林彪作为一个军事人才,到叶挺独立团去,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安全性也更高。
       不过,从大局上来讲,去总司令部似乎意义更大,因为不久之前,陈赓刚刚从总司令部辞职。现在,蒋介石身边没有我们的人了。
       现在,两党之间虽然还保持着合作,但已经闹得非常僵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蒋介石想要搞分裂。
       所以,如果林彪能够在这个时候到蒋介石身边去,规劝他回到正确的路线上,则更有利于国家大局的发展。


       因此,党中央给林彪下了指示,若有机会的话,可以优先选择到总司令部去。
       有了党组织的建议,林彪心里也有了底。
       于是,他便延迟了到叶挺独立团报到,等待蒋介石那边的指示。
       虽然当初蒋介石没有明文通知,可是,让人到总司令部工作,这是一句分量很重的话。
       林彪相信,蒋介石不会信口开河。
       可是,他还是想错了,蒋介石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言而无信,乱开空头支票的家伙。
       蒋介石说完那句话,很快就忘到了脑后,等他再想起来,已经是几个星期之后。


       此时的林彪因为久久等不到蒋介石的通知,已经慢慢意识到,自己可能又遭到了校长的冷落。所以,正重新考虑前往叶挺独立团去。
       更糟糕的是,中统把一份情报送到了蒋介石面前,这份情报告诉蒋介石,林彪早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份情报让蒋介石彻底否定了林彪。
       在当时的蒋介石看来,不管这个人多么优秀,只要跟共产党扯上关系,就务必要赶尽杀绝,绝不能让共产党人进入核心的权力层。
       过去,蒋介石对陈赓是这样,现在,他对林彪也是这样。
       当然,这些事情,当时的林彪还不清楚,他只知道,校长又一次失信。


       随后,林彪来到了叶挺独立团,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他和蒋介石之间也终于变成了对立的关系。
       蒋介石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惋惜,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林彪的军事才能有多么强大。
       但后来,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让蒋介石后悔不迭。
       悔之晚矣
       几年之后,第一次反围剿,林彪就让蒋介石好好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军事天才。
       蒋介石再一次回忆起了林彪这个名字,此时的他倍感震惊。
       他不敢相信,一个年轻的学生,经过短短几年的磨练,就能成长到这样的地步。


       但接下来,他却不得不信了,等到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蒋介石已经把林彪的名字单列出来,对各级将领重点警告。
       他说:
       “要重视那个林彪,不要以为他在黄埔不显山、不露水的。此人胸有丘壑,是当代韩信,这几年交战,更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但即便事先警告,国民党的将领们还是一个接一个败在林彪的手下。
       到了第五次反围剿,蒋介石已经气急败坏,他怒骂道:
       “林匪狡诈无比!爱迂回,善穿插,不作正面硬拼,静如处子,动如脱免。诸位与其作战,切记要多动脑筋。”
       虽然骂的难听,但在内心深处,蒋介石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对林彪的冷落。


       他无数次在想,要是当时对林彪的态度坚决一点,是不是林彪现在已经为自己所用了?
       其实,这当然是痴心妄想,以蒋介石阴狠狡诈的程度,即便林彪一时能够为他所用,当认清他的真面目之后,也一定会脱离他。
       蒋介石总是感叹,为什么自己留不住黄埔的人才。
       数年后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看着林彪的辉煌战绩,蒋介石曾经当着自己众多学生的面感慨:
       “我一直弄不清楚一件事,许多人都说黄埔最杰出的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我这里留下的都是无能之辈,难道此言不虚?”
       可事实上,留不住的原因正在于他自身。
       凡是真正有理想的人,都不可能与蒋介石这种人为伍。


       但蒋介石却偏偏想不明白。
       甚至,随着两党重新开始合作,蒋介石竟然又起了拉拢林彪的心思。
       他觉得,共产党那边条件差、环境恶劣、局势紧张,而自己这边有高官厚禄,只要林彪肯来,自己可以给他最优越的物质条件。蒋介石不相信,一个人面对金银财帛会不动心。
       1938年3月,林彪因为中弹负伤,不得不前往苏联休养。
       后来回国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路过西安,那是国民党的地盘。
       我党为了这件事情,专门找到蒋介石,希望他不要为难,给林彪放行。
       蒋介石一听,却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蒋介石找到自己的得意门生胡宗南,让他在西安,务必留住林彪。


       一定要好吃好喝好招待,用丰厚的物质条件对林彪进行诱导,争取让林彪留在国民党这边。
       胡宗南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十分自信的答应了。毕竟,国民党从上到下风气观念都是一致的,都相信简简单单的诱惑,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信仰。
       于是,一场荒唐的拉拢就此拉开序幕。
       但这个时候,林彪早已经不可能再给蒋介石什么好脸色了。
       多年来的争斗,已经让林彪更加清醒地意识到:
       蒋介石是一个十足的小人,这样的人,心中没有国家、没有人民,只有自己的利益。
       林彪作为一个革命战士,是绝不可能向这种人低头的。


       至于用功名利禄来诱惑,更是荒谬。
       如果林彪是贪图功名利禄的人,那么,从一开始,他就不会成为共产党人。
       自作自受
       胡宗南热情的接待,让林彪以及党组织都感到意外。
       不过,毕竟当时两党还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林彪也只能摆出友好的态度。
       虽然胡宗南目的不纯,但总体而言,他和林彪几天的相处还算愉快,因为胡宗南本身就非常崇拜林彪。
       胡宗南这个人在打仗方面,建立的功绩实在乏善可陈,但多少还有些看人的眼光。
       他很佩服林彪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直想要和他好好聊聊。


       而在谈了几次话之后,胡宗南对林彪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虽然不久之后,两个人又会变成敌对关系,但此时此刻,他们之间没有内战的困扰,反而能平心静气的坐下来聊天。
       林彪也逐渐放松下来,反正途经西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胡宗南有这样友好的态度,那林彪也乐意接受。党组织对于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也喜闻乐见。
       但是,蒋介石却高兴不起来。
       他让胡宗南过去招待林彪,是给了他重要任务的,可很显然,胡宗南的功力还不够。
       几天过去,虽然相处的十分融洽,但是,劝说林彪加入国民党的事情却一点进度都没有推进。


       焦急不安的蒋介石便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学生——军统头目戴笠。
       和胡宗南比起来,戴笠可是有一万个心眼。过去,劝人投降的事情,戴笠也干过不少。
       蒋介石觉得,凭戴笠的能力,肯定能让林彪放下戒备,改变立场。
       戴笠也明白蒋介石对于林彪的重视,想要得到一次立功的机会。
       就这样,心怀鬼胎的戴笠带着蒋介石的嘱托,来到了西安。
       不过,关于戴笠和林彪的这次见面,最终却成为了一个有些神秘的事件。
       戴笠的确见到了林彪,可他们具体谈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就连胡宗南也从未说出过细节,蒋介石更是闭口不谈。


       人们可以看到的结果就是,戴笠的劝说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在西安逗留了几天之后,林彪便返回了党组织,继续在前线指挥战斗,蒋介石拉拢他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不过,多年之后,蒋介石接到的那封密报,或许可以给我们反映一些当时的情况。
       戴笠信心满满的拉拢,也许一开始就失败了。
       但是,面对蒋介石,他却没有说出真相,只是用林彪“态度恶劣”作为理由。
       但真实的原因,恐怕可想而知,还是出在蒋介石的身上。当林彪和戴笠谈起曾经的蒋校长时,他们之间的对话,恐怕不太愉快,这应该也就是戴笠不敢向蒋介石明说的原因。


       蒋介石一辈子对林彪“又爱又恨”,他常常毫不吝啬地称赞林彪的优秀,并把林彪不能为自己所用的原因,归咎为自己的“一时不慎”,或是把责任推到戴笠、胡宗南身上。
       但是,人心向背,原因从来怪不得别人。
       蒋介石本人的缺陷,让他留不住人才,更得不到江山。
       参考资料:
       江涛《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彭建冬《十大元帅:将帅传奇人物记事》
       曾庆榴《黄埔军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