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唐前期主要是实行土葬,而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习俗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唐代前期,由于受北周“九庙一宗”制度的影响,在长江流域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与北朝时期相同的丧葬习俗,如唐代前期墓葬的形制、葬制等都与北周时期类似。

与此同时,由于唐王朝在长江流域地区实行“一河三道”制度,即由北向南,在黄河流域设陕西、河南、河北三个道,而在长江流域则设江南道、江南东道和淮南道。

由于这些道的主要辖区是沿黄河、淮河一线,因此唐人对于这些地区的丧葬习俗自然也就有所了解。

如唐代诗人王建《长安忆故》诗中提到“淮南东道多土葬”,并描写了当时的葬俗情况:“淮南土上尽埋尸,岂是东来好葬身。”除了葬俗之外,唐前期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习俗还存在一些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之处。

衣冠与葬具

在中原地区,衣冠与葬具一般不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衣冠是葬具的一部分。

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两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4件石质冠帽,其中有1件是漆制的。这种冠帽可能是作为墓主生前的礼器使用。

而中原地区则不同,如河南新郑李家楼1号墓中出土了9件石质冠帽,其材质是红褐色砂岩。这种冠帽在中原地区也有出土,如陕西西安北郊大唐西市博物馆有一件“大唐西市”银器,其表面就镶嵌着红褐色砂岩制成的石质冠帽。


由于衣冠与葬具一般不分,因此中原地区一般将衣冠作为葬具来使用。但在长江流域地区,则存在将衣冠作为葬具来使用的现象。

如河南巩义发现的一座墓中出土了多件石质冠帽。在这些石质冠帽中,有的作为墓主人生前的礼器使用;有的则是墓主死后使用;还有的则是用于随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地区在衣冠和葬具上存在一定差异。

墓葬规模与陪葬品

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江随山转,潮随海平”之句,这表明当时的长江流域地区地形较为复杂,“随山转”的河流和“海平”的海域都有可能成为唐人选择墓葬的地点。

如上文所述,长江流域地区较为典型的墓葬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小型墓葬,如湖北荆州城东北出土的墓室和墓道均较小的“土洞墓”;另一种是大型墓葬,如江苏扬州发现的孙氏墓就属于这类墓葬。

从规模上来看,中小型墓葬可能多为单人葬墓或单人棺墓,而大型墓葬则以多人葬墓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前期长江流域地区还出现了一种“独穴室墓”,即一个人葬墓。

这一现象在当时长江流域地区较为常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发现了一座“独穴室墓”。

在唐朝前期,由于受北周“九庙一宗”制度的影响,一些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习俗也被中原王朝所接受,从而形成了一些丧葬习俗方面的特点。

如北周时期,就有不少北方汉人向南方人学习丧葬礼仪。如《旧唐书·李义山传》载:“(义山)少习礼乐,始从祖征伐,及为将相,常以死奉事。尝有疾,属其子曰:‘吾尝欲死,以身殉君;今若不死,何以见先王?’”因此,在唐代前期的长江流域地区,同样存在着一些与中原王朝类似的丧葬习俗。

唐中期变化主要表现在葬制、墓志和墓葬形制三个方面。 关于唐中期长江流域地区的葬制问题,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墓志来进行分析。

据《旧唐书·礼乐志》记载:“昭陵三年,礼部尚书张公谨等,奏请:‘武氏诸陵皆葬平地,唯昭陵因山为陵,因山为墓。

诸陵以士民杂处,不利于祭祀;其有石可凿者,即以石刻铭其事。’” 可知唐代唐昭宗李晔的陵墓位于秦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依山而建。然而,在这座陵墓之中却是没有墓葬形制的。

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唐中期墓葬的情况,如西安南郊唐建陵朱雀门内发现了一座土洞墓这座墓由墓道、墓室和甬道组成,甬道两侧分别有4个耳室,墓内随葬器物主要有陶俑、陶罐等。而在西安西郊的唐建陵朱雀门内也发现了一座土洞墓。

通过这些资料可知唐代昭宗时期采用了土洞墓和土洞墓共存的墓葬形式。 从唐中期墓葬的葬制、墓志和墓葬形制来看,当时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习俗与唐前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多以及民族融合不断深入所致。

唐中期

唐中期的墓葬大多采用了“土洞墓”或“半地穴式墓”的形制,这种葬制在文献中也有记载。如《旧唐书·礼乐志》记载:“武德四年诏:‘朕以四代之法,葬以大敛,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凡所葬者,皆须度德修能,咸得其宜。’”该诏书中明确了唐代初期的葬制是“四代之法”,而到了中唐时期则“与日月合其明”。《新唐书·礼仪志》中也记载了武德四年,诏令:“……若葬者,须度德修能,咸得其宜。

可见,此时的葬制与武德四年诏令是一脉相承的。另外,唐中期墓葬中还有一些“平顶墓”或“土洞墓”的存在。如《旧唐书·李嗣业传》记载:“嗣业尝有疾,于病间入居会昌宫。上深嘉其志,命嗣业为记室参军,以待诏从事。嗣业不就官而卒。”

从这些记载中可知当时的“平顶墓”或“土洞墓”在唐中期是存在的。那么到底是何原因使得这些墓葬在唐中期出现呢?

其原因有三点:其一,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其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所致;其三,当时的社会结构所致。如前文提到的昭宗李晔、文宗李昂父子、肃宗李亨都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乱时期才去世的,这使得他们在死后无法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安葬地点。

唐中期的墓葬形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土洞墓,另一类为砖石混合墓。其中土洞墓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如西安南郊唐建陵朱雀门内发现的一座土洞墓,就是典型的土洞墓。另外,在成都平原地区也有发现土洞墓,如成都平原西部的龙泉驿区柏梓镇大河村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就是典型的土洞墓。

砖石混合墓则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如南京雨花台出土的两座砖室墓,就是典型的砖室墓。砖石混合墓与土洞、砖石混合墓形相似,但又与土洞、砖室墓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墓室空间更大。

砖石混合墓一般只有一个墓室,而土洞墓和砖石混合墓都有两个或三个墓室。其次是墓道和甬道比例不同。砖石混合墓道的比例通常都比较小,而土洞墓则大多都有甬道和墓道。 第三是棺椁和随葬品组合不同。

砖石混合墓道的棺椁组合通常是木椁,而土洞、砖室等则以木棺为主。 唐中期墓葬形制的变化主要与唐前期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有关。

一方面是人口增多,因此对丧葬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如《旧唐书·礼乐志》中记载:“唐昭宗时,人多财贵,故重厚葬,又多盗发,于是陵寝俱毁,皆取土石为之。”

因此,唐中期墓葬形制上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人口增多后对丧葬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则是受外来影响较大而造成的变化。唐中期墓葬形制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当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

唐后期

唐后期是指公元8世纪到10世纪之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也是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习俗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葬制、墓志和墓葬形制方面。

在葬制方面,由于唐前期实行土葬,到了唐代后期随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长江流域地区在丧葬习俗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长江流域地区出现了墓志和墓室同时存在的墓葬形制,还有一些墓葬采用石椁墓的形制。

如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纵目面具,它就是属于石椁墓的一种。


石椁墓室是指在墓葬中使用石头建造的墓室,其形制和唐代前期的土葬墓葬有一定的差异,它主要有石棺墓、石室墓和石椁墓三种形式。

从现存的唐代墓葬来看,唐代后期的墓葬大多使用石椁墓室。


结语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发展最为完善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量外来的佛教、道教等宗教势力不断涌入,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人们的丧葬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唐前期来看,受佛教势力影响较大,人们开始采取佛家的葬俗。

墓室形制也从以前的圆形墓转变为方形墓,墓室内部结构也从早期的无门窗变为后来的有门窗。

另外,唐人还根据自己对死者身份的理解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即“生”“长”“少”和“无”。而到了唐代中后期,随着民族融合不断深入以及佛教等外来宗教势力的渗入,人们对死者身份的理解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所以唐人在墓室内多采用砖砌拱券结构来作为墓室内的主要结构。 唐代长江流域地区丧葬习俗中这种变化是受外来宗教、思想文化以及人们对死者身份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研究唐代长江流域地区丧葬习俗问题,对了解唐代社会文化以及研究唐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