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开一张支票很容易,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2010年8月,黄馨祥和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大富豪们一起发表了捐赠宣誓,表示会在去世时将至少一半的遗产捐出用于慈善事业,震动了华人圈。


黄馨祥是位医学界天才,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医生,美国最有钱的华人,在捐赠宣誓后接受采访时,黄馨祥十分豪气地表示:“开张支票很容易”。



在南非时期,黄馨祥时常受到排挤,美国人也不待见他,甚至都搞不清楚他的名字。


为了融入美国社会,黄馨祥豪气地捐了不少钱,也做了很多大手笔的事,其中收购《洛杉矶时报》的过程,就像谍战片一样复杂精彩。


华裔医生在美国崭露头角


1952年7月,黄馨祥出生在南非,父亲是位中医,为了躲避战火,被迫从广东梅州移民到南非约翰内斯堡生活。


这时南非处于种族隔离时期,亚裔的地位仅优于黑人,年幼的黄馨祥处处受排挤,只能在种族隔离学校学习,就算能和白人乘坐同一辆公交车,也只能在车里站着。


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黄馨祥时常送报纸挣生活费,直到上大学为止。



从小看着父亲给病人们开方熬药,耳濡目染间,黄馨祥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


17岁时,黄馨祥考入南非金山大学医学院,主要学习胰腺癌方面的知识,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成为校友。


23岁时,黄馨祥拿到了金山大学医学学位,并进入南非汉内斯堡综合医院实习,这个医院是南非最大的医院,平时只招收白人医生。



黄馨祥凭借自己出色的专业水平获得了医院的认可,成为医院第一个亚裔医生,但薪水只有普通白人医生的一半。


许多病人对亚裔医生有误解,有个白人妇女得知黄馨祥为她看病时很生气,她拒绝道:“绝不允许一个黄种人碰我的身体!”


主管医生则维护黄馨祥:“女士,要么黄医生为你看病,要么请你离开。”


当黄馨祥替这位女士治好病后,才获得了她的认可,所以在南非工作时期,也有些忍辱负重的味道。



1976年,南非国内局势动荡不安,黄馨祥选择到加拿大工作,在那里遇到了华裔女孩米遏尔·陈,女孩想当一名演员,那时华裔想当演员难度也很大,相似的境遇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不久后便结婚了。


1977年,黄馨祥和妻子一起来到美国追梦,这时两个年轻人口袋里没多少积蓄,还要付400美元一个月的昂贵租金,二手电视机经常中途自动关机,需要拍一下才能继续收看。


1986年,黄馨祥在美国洛杉矶工作,主动尝试了高难度的胰腺癌治疗手术,用胰腺细胞移植替代胰岛素注射,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



虽然手术几个月后,病人又恢复了原样,但这个手术是美国首例,让黄馨祥在美国崭露头角。


不过这个“创新冒险”的手术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质疑,这移植手术是“为出风头进行的华而不实的表演”。


黄馨祥不以为然,他已经尝到了舆论传播的甜头,并在其中嗅到了商机。



1991年,黄馨祥觉得在洛杉矶医院的前途有些渺茫,决定辞职专注糖尿病药物研究,并开始进行抗癌药物的探索。


1997年,黄新祥借钱收购了濒临倒闭的仿制药公司用,改名为APP公司,用平台资源做医药中介生意,赚得的利润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当时市面上的抗癌药效果不太好且副作用强,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黄馨祥决定研发副作用小、效果更好的药。


运作了一段时间后,公司在亏损状态,很多投资人也看不上他的研究,认为他在异想天开,黄馨祥凭借自己的口才,说服了日本一家制药公司,获得350万美元的投资,并在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融资250万美元。



10年后,黄馨祥成功研发出了抗癌新药,声称这药更容易抵达肿瘤部位,能减轻病人痛苦,公司也成了他财富增长的大平台。


不过也有肿瘤学权威称这款药是“新瓶装旧酒”,疗效并没有提高多少,价格却差了一大截。


新药获得药监局批准后,被证明对治疗乳腺癌有用,APP公司股价涨长了47%,当年抗癌新药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


疯狂的资本扩张之路


2008年,黄新祥把APP公司以6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医药巨头,并把生产销售的医药公司卖给了美国生物公司,获得了19亿美元的现金和2%的股权。


除了卖公司之外,黄馨祥还有可观的红利,他还是抗癌新药专利的拥有者,可以从销售中获得专利费。



2015年,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大儿子患了脑癌,请了一些专家来诊疗,黄馨祥是其中之一,但结果很不幸,没能留住拜登儿子的生命,这时黄馨祥有了“抗癌突破”的想法,计划在4年内研制攻克癌症。


通过两轮资本运作,60多岁的黄馨祥身家已暴涨到90亿美元,他没有选择退休,也没有停止资本扩张的脚步。


黄馨祥成立了9家医药公司组成的医药集团公司,并花10亿多美元收购了各种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其中有家分公司是以健康大数据为主的科技公司,可以把医院、家庭、保险等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黄馨祥深谙商业化炒作,他还宣布花47秒可以从癌症样本中分析基因数据,用18秒的时间分析转化数据。


美国著名生物学网站表示:“生物医学界想要成为亿万富翁,应该关注黄馨祥,要让生物医学产业与资本密切关联。”


在网站的发言中,既显摆了自家的数字化技术,又带了些浓浓的讽刺意味。



除了投资医药公司外,黄馨祥还开始涉足娱乐体育界,他非常喜欢篮球运动,既爱看比赛,也非常喜欢打球,索性收购了NBA湖人队4.5%的股份。


黄馨祥轻松地说道:“篮球是一种放松的运动,让生活保持平衡,我喜欢就买喽。”


买了湖人队的股份后,黄馨祥更方便轻距离地接触到篮球队员,有时会和队员们亲切合照,还曾和科比谈笑风生。



2018年,黄馨祥深感社会舆论话语权的重要,出资5亿美元,收购了有100多年历史的主流报纸《洛杉矶时报》,是美国发行量第四大的报纸。


由于《洛杉矶时报》是家族企业,并不是传统的上市公司,所以收购也费了一番周折。


《洛杉矶时报》的母公司论坛报出版公司,不愿意将其单独售卖,黄馨祥等了好多年才如愿以偿。


论坛报出版公司总体价值下滑时,运营遇到困难,竞争对手公司提出恶意收购,并开出12.25美元的价格,董事会主席费罗严辞拒绝,并把收购价抬高到18.75美元。



费罗还提出了“毒丸”计划,向竞争对手以外的投资者销售股权,并限制单人投资者的比例。


黄馨祥通过“毒丸”计划,花费7050万美元购买了论坛出版公司的股权,成了该公司的新副主席,也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竞争对手公司宣布放弃收购后,黄馨祥和费罗又从合作对象变成了敌人。


此后黄馨祥和费罗不断增持个人股权,两人都增持到25%才结束,激烈的冲突已公开化。



黄馨祥公开指责费罗损公肥私,损害股东的利益,有证据表明,费罗每年有500万美元的工资,还花费公司270万美元转租了私人直升飞机。


但黄馨祥的攻击没有起到作用,费罗展开了强烈反击,开会决定将董事会成员人数从9人减少到7人,正好把黄馨祥踢出了董事会。


到了2018年,黄馨祥还是笑到了最后,多年前费罗骚扰女性案被曝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女性受害者中,还有一个怀孕7周的孕妇。



迫于巨大压力,费罗不得不辞职,扫平所有障碍后,黄馨祥这才把《洛杉矶时报》收入囊中。


媒体追问他为何要收购和医药无关的公司时,黄馨祥回答道:“作为中国移民后代,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长大,深知新闻自由的价值,要保护报纸和其背后的公信力。”


收购完《洛杉矶时报》时,公司内部人事动荡不安,员工已从最高峰的的13000人消减到400人,6个月内换了3个主编,黄馨祥进入公司后,答应了员工组建工会的要求,顺利成了报业老板。


为何要执着地收购这家报业公司,黄馨祥在读者信中写了自己真实想法:“对我而言,这是移民美国梦的高潮。”


为了瑰丽而伟大的美国梦


黄馨祥成为富豪后,很关注美国慈善事业,曾在加州圣塔莫尼卡的圣约翰医院捐款共1亿美元,和妻子创办的陈馨新家庭基金,资助了很多医院、医疗企业和医学院校。


2009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联合发起了捐赠行动,黄馨祥的名字和他们并列在一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按照约定,富豪们将把去世后至少一半遗产用于慈善事业,黄馨祥的举动轰动了重视家族财富传承的华人圈,也是第一个公开捐赠的华裔富豪。


截止2019年,黄馨祥先后在慈善机构捐款数十亿美元,人民币达百亿元。


黄馨祥是一个偏执而不走寻常路的人,他成长在种族隔离严重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也影响了他的做事风格。



黄馨祥也曾声称自己是“中国移民的后代”,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父亲黄兆君的宗族观念很强,先后和妻子、儿子们多次回老家广东梅州祭祖,亲戚们也盼望黄馨祥回老家团聚,但他都婉言拒绝了。


难以理解的是,父母都是中国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黄馨祥却表示自己不会中文,是非洲来的美国亚裔。


黄馨祥跟随巴菲特等大咖关注慈善事业,除了商业利益的考量,也是迫切地想要融入美国社会,获得美国人的认可。



为了瑰丽而伟大的美国梦,黄馨祥执着地收购美国的主流报纸,大手笔地捐赠百亿资金,这样的“热爱”令人叹为观止。


在南非时,当地人搞不清他的英文名, 黄馨祥和妻子成立了“陈馨祥家庭基金会”后,很多人又用误认为他姓陈。


到了美国后,黄馨祥的名字被错误地翻译成陈颂雄,这个假名比真名还要出名,后来索性将错就错,连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名字都成了陈颂雄。



在2015年时,是黄馨祥最风光的时候,他是美国华人中的首富,身家达到122亿美元。


但到了2022年时,黄馨祥身家滑落到73亿美元,已被多家医药公司超越,身家几近腰斩。


虽然成了慈善家,美国人普遍对他没什么好感,学术界的评论家也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是一个“投机商”,指控他对研究成果弄虚作假,剥削投资者的利益。



在癌症样本基因检测的时间上,黄馨祥公开承诺为47秒,通常情况下,别的地方通常需要11周才能完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医疗界一片哗然。


有医疗公司反驳道:“我们公司取得的最佳成绩15分钟,不过后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有人发现黄馨祥所说的“47秒”是严重误导,患者拿到结果要等一段时间,经过追问后,黄馨祥表示:“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



47秒的检测时间只是单人计算机分析的平均时间,而11周的数据把所有工作都算上,都显得夸大其词,所以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医学界受到资本炒作的侵蚀,会变得乌烟瘴气,医学领域需要严谨务实的态度,黄馨祥早已不是纯粹的科学家,而是擅长资本运作的生意人。


靠跪舔换不回尊严,豪散重金也得不到认可,黄馨祥本以为靠慈善能名利双收,事业能更上一层楼,结果却事与愿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