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话题讨论度颇高:真正的成熟是怎样的?

兹心摘取了其中点赞量最多的几句:

“一个人是否成熟的绝对性因素,就是情绪不受外界影响。”

“即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也能云淡风轻,低谷时能调整好自己,高处时也能坚守好本心。”

“珍惜于当下,欣喜于拥有,做好眼前事,爱好眼前人。”

从那么多高赞回答中,我们会发现,情绪稳定,确实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

可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情绪稳定呢?

今天,我们要共读的这本《成年人情绪自救手册》,就收录了拉腊·菲尔丁数年来治疗那些因情绪失调而挣扎的年轻人的故事,记录了不同情感习惯模式下如何针对性地改变心态和行为,进行自我拯救的。

因此,无论你是刚开始职业生涯,还是正在努力寻找并实现自我价值,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都需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习惯。

接下来,就请和兹心一起走进这本书,改变自己,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

1

坦然接受

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许多

在这个时代,产生焦虑一直是迈入成年生活的常态。

在书中,临近27岁生日的时候,妮娜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自己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她知道自己很幸运能在娱乐圈里的一个大公司里工作。但大约1年后,她对工作的理想化憧憬开始逐渐黯淡。

她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做一些她讨厌的管理工作。更糟糕的是,在她偶尔得以与高管们交流的时候却在想:“他们看起来像个混账,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于是,她就开始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妮娜就这样陷入了青年危机。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空虚、没有灵感、满脑子都是“废话”,但她不知道她需要什么来使自己快乐。

对此,作者认为人生有些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有些阶段也是必然要经历的,在这些必然面前,只有报以一个好的心态和平静的态度去坦然接受,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今年夏天,一部女性群像国产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赢得了高分和高收视,剧中,金靖饰演的胡晶晶生日当天丢了工作,职场上的不公平待遇,让她觉得既气愤又无可奈何。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冲动之下选择了自杀,令无数观众为其惋惜。

兹心想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其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青年危机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糟糕,而是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灵活度。

就像卡尔罗杰斯曾说:美好的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目的地。

2

勇敢的本质

是不自欺欺人

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有竞争力,喜欢和别人争辩,为了好玩而驳倒别人,你可能会赢得暂时的胜利。但是这次胜利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不成熟的人,凡事都想争个我高你低。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看见别人换新手机了,自己也要换。看见别人买车了,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借钱也要买。买名牌包包,鞋子,各种大牌化妆品,觉得这样很有面子。

这就是社交网络引起的社交攀比。

书中提到,当我们过于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会感觉更糟。有关“我是处于上位圈还是下位圈”的判断会让你的攀比情绪无处不在。

尤其是在一个没有客观的成功标准的情况下,我们会经常和身边的人比较。

我们的“朋友”上传至社交媒体的、经过精心美化的完美生活近况自然会迫使我们提出疑问:“我们到底是处于上位圈还是下位圈。”

而且,在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永远有比我们更美、更有钱、更有文化、更有人缘、生活更丰富,这都创造了一种幻象,让我们以为别人的生活遍地都是充满了喜悦的闪光时刻。

反观自己的生活,却并非如此。相形见绌之下,焦虑、嫉妒、愤怒、自责等等复杂情绪就由此产生。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在别人闪光的人生中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平凡却不愿承认,然而真正的可怕不是平凡,而是不去相信努力的意义,总想着去说服别人,其实骗的是自己。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

《世界奇妙物语之关注者》中,穷姑娘为了装成白富美,分期三年买名牌包,发朋友圈给别人看,用撒谎和虚伪包装自己,各种美照引来了一大波羡慕的粉丝,与社交平台上其他博主较劲,最终落得一个不幸的下场。

兹心想说,用谎言和虚伪编造的美梦终究是假的,现实生活里的一切都不会因为美梦而改变。

所谓“别人的人生”,其实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生,只是一些生活中的闪耀瞬间罢了。

不自欺欺人,用真实的努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才能对生活做出改变。

3

亲密关系中

要把安全感寄托在自己身上

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写道:“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两个自由的人互相承认的基础上。”

恋爱关系是我们成年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满足和痛苦的来源之一。我们会因为热恋而快乐,也会因为吵架而痛苦。

书中提到,杰西卡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她和男朋友的异地恋。她的感情是她最看重的。所以她会不遗余力地去付出她的爱和支持。她会开车去见男友,做一些暖心的事情,努力成为“一个很棒、有趣、随和的女朋友”。

然而,杰西卡的情绪越来越容易被触发,因为她的男朋友和她视频聊天或开车去看她的次数越来越少。他越是冷淡,杰西卡就越会根据她的价值观,为男朋友提供爱和支持。杰西卡陷入了典型的“过度卑微”的怪圈中,无法向男友表明自己的需求。

作者认为,我们只有树立正念技能,建立自我意识,才可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在亲密关系中也就能缓解感情的紧张。

《女儿们的恋爱4》中,李莎旻子和隔壁老樊这一对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以为是年下小奶狗和成熟姐姐的甜甜爱情,却变成了恋爱脑女神和冷漠男孩的尴尬日常。尤其两人到了三亚后,李莎旻子的单箭头付出愈发明显,在一个人制造的爱情泡泡里自娱自乐。

兹心认为,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无限度地单方面付出,随意地为了对方改变自己,那最后受伤的也就是自己。

所以,把安全感寄托在自己身上,情绪就不会被对方所牵引限制。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底气和性格作为肆意人生的基础,处于一段关系中时也不会变得卑微,而是能勇敢又从容地做出任何选择。

4

人生的必修课

是正视生活的局限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书中的艾米,一方面为追求成功和经济独立而感到动力十足,另一方面她对创造性表达也存在一定需求,这两者总是让艾米左右为难。

她有很强烈的价值观,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要保证与男友相处的时间,她认为,生活中所有的这些方面都同样重要。

不幸的是,她所在意的许多事情和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最终导致她被解雇。

其实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在人生的岔路口前做出抉择。

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写:每一个选择都有成本和收益,因此不管我们做了哪个选择,都会因为失去另一个选择而感到痛苦。因此当失去渴望的东西时,你需要正确面对,同时接受生活的局限性。

上学期间,生活其实是为我们安排好的,我们的选择会更加明确;而成人生活,充满了巨大的未知,我们成了最终的决策者,就要学会如何取舍和选择。

在影片《穿Prada的女王》中,安迪初入职场,报社工作寻找无果,进入了一家时尚杂志给他们的总编当助理。但总编是一个十分尖酸苛刻的人,她对身边的所有事情要求都极高,让初入职场的她措手不及,但同时就是在这样一个苛刻的环境下,让她迅速从一个懵懂的毕业生,成为了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第一助理以及一位时尚达人。

然而,安迪意识到这并不是她想要的,最终她放弃了五光十色的时尚圈决定去报社寻找自己的梦想。

兹心想告诉大家,当面临选择时,我们不需要绞尽脑汁地企图弄清楚哪一个选项更好,因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全优选择,纠结于“选择到底是好还是坏”毫无意义。正视选择后可能面临的失去,并能为之承担后果,就不会轻易顾此失彼了。

毕竟,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缺憾,学会选择,正视失去,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