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娜·奥尼尔是喜剧大师卓别林最后一任妻子,她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54岁的卓别林,并且为这个男人付出了一生的柔情蜜意。 乌娜的决定让作为戏剧家的父亲尤金.奥尼尔大光其火,他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断绝了父女关系,从此以后,这对父女形同陌路,一直到死也没有再联系。

是什么原因让18岁的乌娜.奥尼尔甘愿放弃一切也要嫁给54岁的卓别林,他们夫妻之间的生活可否幸福美满? 乌娜对婚姻的选择与她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 尤金.奥尼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剧作家,他对美国戏剧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影响。 1920年,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天边外》在百老汇上演,演出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并且获得了普利策奖。 尤金.奥尼尔由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崇高地位。

1929年耶鲁大学授予尤金.奥尼尔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从那以后,尤金居住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远离海岸的岛上专心写作,不问世事。 1936年,尤金.奥尼尔荣获了获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尤金.奥尼尔在戏剧创作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 尤金.奥尼尔的一生有过三段婚姻,执着于戏剧创作的他对家庭束手无策,对子女更是疏于照顾。

尤金.奥尼尔的大儿子原本是一个大学教授,不知道为什么,有着锦绣前程的他染上了酒瘾,终于在酒精的刺激下精神失常,在40岁那年饮弹自尽。 尤金.奥尼尔的小儿子在未成年时就吸了毒,一生无所作为,潦倒落魄。 面对家庭的不幸,尤金.奥尼尔把他的热情都投入到写作中去,他要在戏剧创作中忘记外面残酷的现实。

尤金.奥尼尔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可他的女儿乌娜.奥尼尔不可以,她从小就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下,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心灵深处极度渴望得到父爱。 女儿乌娜的渴求尤金给不了,他性格固执而暴燥,他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扰自己的创作。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乌娜.奥尼尔认识了卓别林,这个为她改变下半生的喜剧大师。

卓别林原名查理.卓别林,他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喜剧天才,他一生创作出演的喜剧电影誉满全球。 尤金.奥尼尔与卓别林早就相识,他们一有时间就讨论戏剧,研究艺术。 卓别林在认识乌娜.奥尼尔之前有过几段婚姻,他频繁地结婚离婚,让自己成为了千夫所指的渣男。 可是乌娜.奥尼尔对卓别林却一见如故,18岁的乌娜在卓别林身上找到了久违的父爱,她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大36岁的“渣男”。

卓别林渐渐地被乌娜的天真和单纯所打动,这个女孩子给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安宁。 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男女深深地坠入了爱河,他们决定不顾世俗偏见结为夫妻。 乌娜.奥尼尔鼓起勇气把自己与卓别林的事告诉了父亲。 结果可想而知,女儿的恋情遭到了尤金.奥尼尔的强烈反对,父女俩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你如果要嫁给卓别林,就滚出去,永远不许回家!”

尤金.奥尼尔对女儿下了最后通牒,在他看来卓别林是个渣男,是个浪子,又比女儿大36岁,这简直就是乱伦的行为。 乌娜.奥尼尔含着泪水,离开了自己的家,她将终身托付给了卓别林。 1943年6月16日,54岁的卓别林与18岁的乌娜在人们争议声中结为夫妇。 当时的人们几乎一致不看好这段婚姻,他们认为卓别林与乌娜会以离婚收场。

可惜的很,人们的猜测都错了。 乌娜的到来使卓别林拥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安定幸福生活,这对老夫少妻恩爱有加,卿卿我我。 查理·卓别林是银幕上的喜剧之王,但在生活中只是一个可怜人。 卓别林幼年生活异常艰辛贫苦,他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一个患上精神病的母亲,这样的成长经历带给他的只有羞辱与泪水。 在痛苦中创作着喜剧,在泪水中等待着安慰。

获得事业成功的卓别林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可是任凭身边美女如云,最后只落得凄凉寂寞。 几段婚姻的失败让卓别林对家庭不抱希望,他以放荡形骇来掩饰自己的痛苦与绝望。 乌娜.奥尼尔的出现犹如一道阳光,照亮了卓别林干枯的心田。 卓别林对小妻子乌娜宠爱万分,他像哄小孩一样地哄着乌娜。 乌娜靠着卓别林的肩头,甜甜地笑了。

卓别林如父如兄的爱情让乌娜有了归宿感,他们一共生育了8个子女。 乌娜.奥尼尔美满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感动自己的父亲,尤金.奥尼尔致死也没有原谅这个女儿,他们父女俩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乌娜深爱着卓别林,她不仅为丈夫生了8个孩子,也担当起丈夫和孩子们的保护神。 乌娜非常适应“卓别林妻子”的角色,她时而朴素,时而讲究,始终保留了一份纯真的爱情。 在卓别林朋友波伏娃随同萨特慕名去拜访卓别林时,乌娜在整个晚餐中的一言不发,却左右逢源,控制着大局。

卓别林对乌娜的表现非常的满意,他不止一次地赞美妻子的贤惠,庆幸自己有生之年还能重获幸福。 卓别林在回忆自己以往生活中的女人时,没有一句褒奖一一 “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感兴趣的仍是创作。我不打算在这里长篇大论地侈谈性爱,我认为这类描写是没有艺术性的,是不能动人感情的,是毫无诗意的。” 不过只有在乌娜这儿,卓别林才神采飞扬一一

“我们开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 “我一心只想将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她。” 在卓别林的自传的扉页上,卓别林深情地写道:“献给乌娜”。 卓别林与乌娜结婚多年,恩爱如初,风雨同舟,无怨无悔。 1952年,因为信仰不同的原因,卓别林被迫离开了美国,作为妻子的乌娜也随即放弃了美国籍,跟随自己的丈夫去了瑞士定居。

丈夫在哪儿,妻子在哪儿。 乌娜不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幸福让她变得坚强而能干,她在美国处理好了卓别林的房产,悄悄将钱款放在自己的衣服里面,躲过了海关的检查,与丈夫卓别林一起远赴他乡。 在瑞士,乌娜一如即往地照顾着卓别林和一群孩子,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乌娜的心中什么都不求,只求与卓别林天长地久,永结同心。

1977年的平安夜,卓别林的家里子孙满堂。 乌娜与孩子们将88岁的卓别林安顿在他自己的房间里,让房门敞开着,以便能让他聆听到在别墅内快乐祥和的喜庆之声。 年迈的卓别林听到别墅内的欢笑声时,他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如果能让时间停留在这一刻那该多好呀! 转眼到了第二天…… “查理,醒醒,圣诞节快乐。” 乌娜轻声呼唤着自己的丈夫,可是卓别林一动也不动,他在睡梦中去了天堂。

“查理,查理…不,天啊,天啊!” 乌娜哭喊着丈夫的名字,她不相信丈夫的离去。 这一次卓别林没有搭理妻子,他嘴角上扬,隐约带着一丝微笑。 卓别林的突然离世彻底击垮了乌娜,她开始醉酒,痛哭。 往后的岁月里,乌娜都活在回忆中,她无法忘记与卓别林的点点滴滴。

朋友的安慰,孩子的关心,都无法让乌娜摆脱痛苦,卓别林去了,她的心也死了。 1991年,乌娜·奥尼尔死于胰腺癌,她只比卓别林多活了14年。 卓别林与乌娜结婚之后,再也没有重大作品问世,这对于世界电影界来说,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而对于卓别林自己来说,在瑞士宁静幸福的家庭生活正是他一生最想要的东西。

乌娜.奥尼尔与卓别林这对老夫少妻,冲破了世俗的眼光,政治的压迫,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真爱的存在。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注:下一篇文章介绍乌娜.奥尼尔前恋人塞林格的故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