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克(英文名“Kelo-cote”)是一款备受年轻女性喜爱的“网红”祛疤膏,常常被用来修复割双眼皮等医美术后留下的疤痕。在官方网店,一支15克的小小祛疤膏售价近400元,销量还十分可观,如此火爆的行情让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妄图通过售卖假冒芭克品牌祛疤膏非法获利。近日,经长宁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作出判决。

图源IC

2023年8月,王女士在一家网店购买了一盒芭克祛疤膏。收货后,她发现商品外包装上的商标印刷模糊,有色差,商品开口处设计也与正品不同,便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遂向警方报案。公安机关接到线索后,立刻展开调查,并委托权利方对王女士提供的祛疤膏进行鉴定。经鉴定,该祛疤膏确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2023年9月,公安机关将涉案网店实际经营人黄某某抓获归案。经进一步查实,黄某某从2020年7月开始经营这家网店,专门销售假冒芭克品牌的祛疤膏。他先是从批发网站上以每支7-10元不等的价格采购货源,再以每支160余元的价格进行出售。为了提升店铺的人气,黄某某还特地找“刷手”进行刷单。截至案发,涉案网店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29万余元。

长宁区检察院审查本案认为,被告人黄某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鉴于黄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自愿认罪认罚,并退出部分违法所得,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检察机关提醒,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严重的则会构成刑事犯罪。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应选择官方渠道,提高鉴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特约通讯员 钱宇文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