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阿育王执政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和文化代表,同时也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的领域,尤其是石雕石刻和佛塔建筑艺术先河。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佛教艺术形式对藏区石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故此本文着重分析阐述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鹿野苑石柱雕刻、帕鲁德佛塔和桑奇大佛塔及其附属建筑上的雕刻图像和艺术特点。

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起源说

释迦牟尼佛创立了佛教,无论是佛教三乘中,还是三世十方的无量佛中,释迦牟尼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自然也就成为佛教造像的主题。

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通过文字系统、图像系统(象征符号系统和绘画系统)、雕塑系统进行展示和宣传。

尤其是绘画系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使其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虽然目前尚未见到佛陀在世期间遗留的任何佛陀及佛教造像艺术实物,然而却有传说故事的文本记载。

图片来自网络

据佛典传说:印度佛教造像起源于佛陀在世时代。

当时中印度泼沙国(首都侨尝弥城)的优填王和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波斯匿王,因佛陀离开欲界上三十三天为其母说法,他们思念不已,遂分别召国内能工巧匠制造旃檀木和紫磨金的佛陀形象,均高5尺。

被称之为记忆塑像或印象相,藏语称赘索巴。此外,据传当时还有佛画。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五说:“摩揭陀国胜王影曾召集国内艺术家,请佛陀为模特进行绘画,但艺术家们无法面对佛陀光芒四射的伟大形象,只好请佛陀坐在河边,取水中佛影作画。

图片来自网络

因水面微波,裙褶似波,故取名为‘水纹画’,藏语称曲龙玛。这幅画先装入一个圆柱形的金筒容器内,又把金铜装入略大的相同形状的银筒内,最后再装入相似的铜筒中,以丝绸袋驮在一头大象上,派使臣送往扎初国,酬赠邻国胜音城仙道王令申供养”。

另外还有文献记载:佛陀涅槃后的八年间由摩揭陀的婆罗门三兄弟分别雕塑了佛陀石雕像、泥塑像和旃檀珠宝像。

即老大杰巴皈依佛教后,取法名叫托宗珠杰,并在波罗奈斯修建一座寺院,寺内供奉一尊由名贵石料雕琢而成的佛陀雕像。

图片来自网络

老二来杰在王舍城竹林园叫嘎林达卡的地方修建一座寺院,内供奉一尊用八方圣地的泥土雕塑的佛像。

老三德切达布,在多杰丹释迦牟尼觉悟的那颗菩提树旁边修建一座佛塔,佛塔腹中的佛殿内安放了一尊用最好的旃檀木和珠宝雕制而成的佛陀25岁的雕像。即佛陀双眼用宝石嵌成。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尊佛像就是后来著名的“大菩提像”。

当时还有众多的施主捐款塑造了很多佛像,安置在多杰丹的这座寺院内,最著名有“八尊佛像”,其中就包括这尊旃檀珠宝雕像,被称之为“妙鼓音”。

根据此后几百年的无佛像现象进行分析,颇难确定上述资料的真实性,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孔雀王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形成背景

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出现了象征佛教内容的石刻雕像,被称之为古印度无佛像的象征期。

佛教被阿育王定为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正统宗教,佛教的教义理论、僧伽组织、仪轨制度、神祇体系、文化习俗等不仅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且佛教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文化体系。

这种宗教文化体系随着佛教传入到这些国家、民族、地区,在这些国家、民族、地区形成本土化的佛教文化,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的实物看,佛教造像艺术的兴起,是与阿育王(意译为无忧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弘扬佛法有直接关系的。

公元前四世纪末,印度社会诸王朝盛衰交替,专制君主统治的大国吞并小国,其中摩揭陀国最为强大。

约在公元前317年左右,旃陀罗笈多(意为月护王)推翻了难陀王朝,形成了强大的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在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治时期,建立了横贯印度全境的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的统一帝国。

图片来自网络

国土和政权的统一,给不同区域文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个时期即是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最初时代。

为了弘扬佛法,也是为了政治宣传,阿育王在其帝国境内很多地方或开凿崖壁、或树立石柱,用以刊刻诏令和教谕,宣称征服不应假手战伐,而应当依靠佛法,进行精神统治。

阿育王在位期间的种种事业,以法敕的形式被刻在岩壁或石柱上。法敕按其所在地可区分为以下六类:即摩崖法敕、小摩崖法敕(指断片)、石柱法敕、小石柱法敕(断片)、洞院刻文、皇后法敕。摩崖法敕位于国境,石柱法敕位于国内要冲地区。

图片来自网络

阿育王时代所立石柱,遗留下来的约有十多处,柱身一般用整块石料刻成,有的高达15米以上,重达50吨。柱头往往雕有狮子、大象、公牛、奔马、宝轮等形象,庄严华丽。

其中以鹿野苑的狮子柱头最为精美,是为纪念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说法(转法轮)而立,后来柱身折断,但柱头保存完好,现藏于萨拉那特博物馆。

孔雀王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及其特点

(一)鹿野苑石柱的宗教寓意及艺术特点

鹿野苑石柱及其摩崖法敕开创了佛教艺术的大门。

鹿野苑石柱头顶端蹲踞着四只圆雕的雄狮,背部相倚,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一块鼓状圆盘顶板之上(原先四只雄狮上承托一个直径83厘米的金属法轮,早已残缺)。

顶板围以一圈高浮雕饰带,分别刻有狮子、大象、瘤牛、奔马四只动物,每两只动物之间用一个象征佛法的宝轮隔开。

顶板下方刻有钟形倒垂莲花柱饰。

图片来自网络

在造型手法上,柱顶的雄狮轮廓分明,均衡对称,头颈和胸部的鬣毛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状,上唇髭须刻成三道弧线。

这些程式化的因素和装饰意味,可能由于当时与西北的交通日渐频繁,希腊人和波斯人的屡次进攻,以及商业的不断交往,而受到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雕刻的影响,而雄狮那威猛沉雄的面容、遒劲刚健的前肢和足掌,都充溢着印度雕刻特有的生命活力。

饰带上浮雕的瘤牛和大象,自然、率真而生动,与印度河文明时代艺术的写实传统一脉相承。

柱头系用整块巨大的浅褐色砂石雕成,表面经过高度磨光,圆润莹洁,增强了作品既雄浑又柔和、既粗矿又细腻的总体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二)帕鲁德佛塔的宗教寓意及艺术特点

阿育王宣传佛教的最得力的方式是广建佛塔,据说经他发现的佛骨分成八万四千份,并为之建起同样数目的佛塔。

塔是梵文窣堵波的音译,简称塔婆或佛塔,意为“方坟”、“圆冢”。起初佛塔是用来安置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舍利)和其他遗物的,具有纪念意思,后来用以作为礼拜的对象。

塔形为半圆土冢,被称之为覆钵式。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造型日趋繁多。“大多由基台,覆钵(台上半球形部分)、方箱形祭坛、竿和伞等五个部分组成。据说还有一种没有舍利安置的塔,叫做制多”。

随着对佛塔的崇拜,与佛塔相关的附属建筑围栏上出现了各种有关佛陀的雕刻画面。塔的基坛周围山石垣围绕,表面施以浮雕装饰,又环绕着半球形的塔建造石栅栏和石门,上面往往布满浮雕、圆雕等作品,极为豪华壮观。

佛塔既是佛教象征性建筑,同时也是佛陀形象的具体再现。对佛的自然遗骸的礼拜使朝圣者认为佛是一个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实体,一个有一定结构、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和神秘意义相结合的明确体系而精心调整和设计的宇宙图形。

图片来自网络

据载阿育王时代建有八万四千座佛塔,其中北印度的帕鲁德佛塔、桑奇大佛塔保存至今,成为印度的著名圣迹,反映了那个时代佛塔建筑艺术和佛教雕刻艺术的特色,以及佛教活动和社会生活的状貌,是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佛塔及其雕刻物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雕刻题材和佛教艺术技艺。

(三)桑奇大佛塔的宗教寓意及艺术特点

桑奇大佛塔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附近,始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

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华。这里的雕刻作品如同帕鲁德佛塔的围栏浮雕一样,仍以佛本身和佛传故事为主要题材。

图片来自网络

但比起前者,本生故事减少而佛传故事浮雕增多,浮雕中凡需表现释迦牟尼形象处,亦皆以象征形式和符号代替,但桑奇大塔表现佛陀的象征手法比帕鲁德更加系统化和程式化。

桑奇塔门上高浮雕或圆雕作品,基本上左右对称,主要题材包括高载于顶端的象征佛法的法轮和象征佛、法、僧的三宝标,以及门柱内外侧的大象、狮子、公牛、骏马、狮身鹫头有翼怪兽等动物和印度民间信仰的精灵药叉和药叉女等人物。

其中东门方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用圆雕手法雕出的药叉女(树神)形象,姿势舒展、体态优美,全身构成了富有节奏感和律动感的S形曲线,成为后来印度塑造标准女性人体美的规范。

结语:

印度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与所传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众多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流派。

如南亚印度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笈多艺术风格、尼泊尔艺术风格,中亚的克什米尔艺术风格等。在这些造像艺术风格流派中还或多或少地吸纳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风格。

这些区域艺术风格对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