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能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在给予我支持的同时,也能及时看到我的最新作品,感谢!
       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与美国在太空领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尤其是在航天技术方面,苏联曾遥遥领先,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从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1965年的“月球5号”无人探测器,1970年的月球车1号等等。
       但遗憾的是,直到苏联解体的那一天,他们也未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也因此成为了“登月第一人”。
       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足迹,也标志着
       美国人成为了这场月球竞赛的最终胜利者
       。


       让人疑惑的是,那时期的苏联与美国可谓势均力敌,航天技术也十分强悍,
       为何苏联始终没能实现载人登月呢?
       事实上,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月球竞赛,不仅是
       一场科技和工业实力的较量
       ,也是
       一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
       所以使得苏联没能实现载人登月的
       原因有很多
       ,
       也很复杂
       ,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起步晚
       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于1962年9月12日发表了著名演讲《我们选择登月》,并说道:
       “我们之所以选择登月,并不是因为它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它困难重重。”
       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于和美国之间的“月球竞争”并不感兴趣。对于赫鲁晓夫而言,相比于月球,他更感兴趣的是洲际弹道导弹。


       直到1964年时,苏联才真正展开他们的“载人登月计划”,但此时的美国在载人登月方面,加快脚步,已经
       甩开了苏联整整3年的时光
       。
       管理混乱
       起步晚并不是唯一的问题,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苏联的国防工业管理体系也陷入了混乱局面。
       相比于美国NASA的集中化、自上而下管理模式,苏联的航天工业更像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
       “竞争市场”
       ,采取一种由多个设计局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来进行。


       管理也较为分散
       ,各个设计局之间有着不同的擅长领域和技术实力。每个设计局和机构之间缺乏协作沟通和信息共享,导致了许多
       重复性的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
       但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还是要属
       苏联官僚系统的腐败
       ,一些高层决策者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来干预项目的进程,科技生产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政治和行政方面的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


       于是就在美国集中力量,大力开展“阿波罗计划”的同时,苏联内部却
       矛盾重重。
       “分段计划”
       比如在苏联开启载人登月计划的前期阶段,摆在苏联高层面前的,就有
       三种不同的火箭方案
       。
       这几种方案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局和机构提出,它们分别是来自
       谢尔盖·科罗廖夫的N-1火箭、弗拉基米尔·切洛梅的UR-700火箭,以及米哈伊尔·扬格利的R-56火箭。


       其中,又以谢尔盖·科罗廖夫与弗拉基米尔·切洛梅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所以三选一,变为了二选一,苏联高层又是怎么抉择的呢?
       1964年8月3日,苏联高层终于下定决心,颁布了《关于探索月球和外层空间有关工作的决议》,也是苏联载人登月计划中的一个里程碑时刻。
       但是这个决议中却提到,可先使用
       切洛梅的UR-700型火箭
       进行
       绕月
       飞行,再使用
       科罗廖夫的N-1型火箭
       ,打造OKB-1型飞船进行
       登月。


       一个“绕月”,一个“登月”
       ,苏联当局还真是谁都难舍弃。虽说绕月和登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但却都同属于登月计划。
       苏联此番让两个不同的机构去执行不同的阶段工作,相当于
       硬生生将一个整体“切”成了两半。
       这样的决定也直接导致了两个设计局之间的矛盾,而这
       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


       使得整个计划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
       严重的技术问题和管理混乱问题
       ,导致了多次失败和延误。
       明明存在着种种问题,但苏联仍然坚持以这种方式,推进载人登月计划。
       私人恩怨
       除了“分段计划”带来的问题外,
       苏联设计师之间的不对付与私人恩怨
       ,也是阻碍苏联登月计划的一个因素。
       设计师之间的恩怨,主要来自于
       谢尔盖·科罗廖夫与瓦连京·格鲁什科
       ,他们二人都是苏联太空计划的杰出代表人物,分别在苏联太空事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他们二人之间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关系。早在1930年代初,他们认识了,从最初的合作伙伴,到关系日趋紧张,再到后来“反目成仇”。
       因为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在
       技术理念上本就存在分歧
       ,科罗廖夫强调的是细节和实践性,注重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格鲁什科更在乎高层决策,主张利用政治手段推动太空计划的发展。
       这也使得格鲁什科在苏联政府内部的斗争之中,获得了比科罗廖夫更多的支持,也使得他在苏联太空计划的决策中,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地位。


       导致二人真正结下梁子的原因,还在于科罗廖夫在1966年因涉嫌泄密被捕一事。而他之所以被捕,也与格鲁什科的检举有关。
       实际上,在苏联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用检举等方式来攻击自己的对手,已经是一种惯用手段了,十分常见。
       即便后来赫鲁晓夫亲自出马,多次试图缓和二人之间的关系,但都未能让两人冰释前嫌。


       不过,赫鲁晓夫能出面干预设计师的私人恩怨,也足以看出赫鲁晓夫对苏联太空计划的重视和关注。
       技术问题
       苏联的载人登月之路,走得相当坎坷。到1966年时,
       科罗廖夫的骤然离世
       ,又让原本困难重重的登月计划,更加雪上加霜。
       于是N1火箭的研制工作,就交到了科罗廖夫的助手
       瓦西里·米辛
       手上。


       瓦西里·米辛也因此成为了N1火箭的首席设计师,尽管他在太空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可惜的是他没能让N1火箭研制成功。
       N1火箭无论是在设计和技术上,其难题都非常高。
       在火箭发动机问题上,使用30台NK-15发动机来推动一个重型运载火箭,虽然具有很高的推力,但也需要解决很多的技术难题:
       如何实现
       同步控制,如何减轻重量,如何提高可靠性等等
       。


       相比之下,美国阿波罗火箭使用的
       阿波罗火箭使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无论是在推力还是效率方面的表现,都更为优秀。
       在控制系统上,N1火箭想要成功进入轨道,离不开一个高度复杂的控制系统,但当时的苏联由于缺乏先进的电脑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以至于他们始终未能开发出一个足够准确且稳定的控制系统。


       以上种种技术难题,都需要
       米辛
       和他的团队,不断进行研究和测试,但是苏联政府却没有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
       在极短时间内,面对机极其复杂的技术难题,还要能完成测试,这几乎变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也可想而知,
       N1火箭历经4次发射,4次都以失败告终
       。


       4次发射4次失败
       1969年2月21日,第一次试射,一级发动机和二级发动机均出现故障,N1火箭只能被迫引爆。
       1969年7月3日,第二次试射,N1火箭在升空后不到两秒钟便坠毁。但就在同月的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都已经成功登月了。


       1971年6月26日,第三次试射,火箭成功升空并进入轨道。但由于一个发动机在发射后不久便失效,火箭依旧以坠毁告终。
       1972年11月23日,最后一次试射,前面进展还挺顺利,但眼看就要接近轨道时,机体机构的突然崩溃,导致N1火箭再次坠毁。


       但就在N1发射失败不久后的
       12月7日,美国甚至完成了阿波罗17号的登月任务,这不仅是阿波罗计划的第11次载人任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发展到这里,美国已完全取得了这场“月球竞争”的胜利,与苏联而言,他们也没有再将“登月计划”继续下去的意义了,于是苏联登月计划于1972年暂停,最终于1974年正式取消。


       资金不足
       苏联登月计划的失败,除了因为技术,管理,政治,时间等原因外。他们还面临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
       缺钱
       。
       进行太空探索任务,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手里没点钱,真没底气搞登月。
       加之苏联当时也正忙于搞军备竞赛和国内经济建设,无法将足够的资源用于载人登月计划上。


       且当时的部分苏联高级军官,也更加倾向于在战略和军事计划的投资,积极进行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核武器的研发,这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部分的资金投入,也占用了部分登月计划的资金。
       部分官员甚至认为,实现载人登月这样的太空壮举是无用之举,是在浪费资源,浪费钱,不同意对苏联登月计划投入过多资金。


       因此,长期的资金不足问题,也使得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举步维艰,步步受挫。
       如此多的问题堆积在一起,他们能成功才是怪事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