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馆正式面对公众开放

来殷墟赴一场“千年之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2月27日 第 01 版)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
  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参观者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品。

  河南安阳,洹水之滨。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大气庄重,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这里正式面对公众开放。

  这是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约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近4000件套文物令人目不暇接。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它们静默无声,却生动而鲜活地“讲述”着“商”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文明。

  在新馆一楼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考古工作者正在仔细清理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实物标本。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

  手铲微微倾斜,轻轻刮落表层泥土,再用竹签沿着土层纹路慢慢清理,最后用刷子扫去表层浮土,一个清晰的车轮遗迹便在考古工作者手中显露出来。这场开在博物馆的“考古公开课”载着游客穿越3000年时光,一窥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景象。

  新馆三楼,110余片首次展出的甲骨记录了一位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考古工作者推测“子”是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儿子,是一位热衷于占卜的问卜者。其中一条“子其疫,弜往学”的卜辞,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

  “这条卜辞记录着‘子’入学后有一日生病,但又不敢无故旷课,于是他就占卜,这次的疾病是否严重?我是否能去上学?”殷墟博物馆讲解员胥怡雯说,这条卜辞被称为“3000年前的请假条”。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致敬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致敬中国考古学百年辉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

  开馆当天,从四川远道而来的游客郝明宇刚刚走出展厅,就对记者感慨道:“不得不说,我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文物,但走近注视它们时,没有人能抵挡住它们的魅力。”

  “为中华文明点赞!”“感觉能在里面泡一天”“列入我的旅游目的地清单”……许多游客这样在网上给博物馆留言。

  (据新华社郑州2月26日电  记者唐健辉、施雨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