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商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并报国务院批准,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在我国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可在沿海省区市和北京市游玩

最长停留15天

自即日起,乘坐邮轮来华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我国沿海所有邮轮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停留15天。旅游团须随同一邮轮前往下一港,直至本次邮轮出境,活动范围为沿海省区市和北京市。免签入境口岸包括国家设于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和舟山、福建厦门、山东青岛、广东广州和深圳、广西北海、海南海口和三亚等地的13个邮轮口岸。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为支持邮轮旅游发展,同步将大连、连云港、温州、舟山、广州、深圳、北海等地的7个邮轮口岸新增为54国人员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方便外籍旅客乘坐邮轮从上述口岸中转离境。

同时,国家移民管理局围绕便利国际邮轮旅客通关、船员登陆,以及邮轮制造维修、综合服务保障、新业态发展等方面,一并配套推出支持促进邮轮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提高邮轮出入境便利化水平,助力提升邮轮运营服务质效,促进邮轮旅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国家移民局:

出于三点考虑推出邮轮“免签”新政策

针对出台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免签入境政策基于什么考虑问题,毛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在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主要基于3点考虑,一是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邮轮产业具有高度国际化、资本密集型特点,溢出效应明显。近十年来,国际邮轮旅游市场保持年均6%至8%增速,增长趋势稳健。大力推动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可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对深度融入国际邮轮市场体系、丰富入境旅游形态、增强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陆岸线长达1.8万公里,港口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腹地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国际邮轮环球航行的重要途经地,发展邮轮经济地缘优势明显。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将为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二是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国际邮轮又被称为“海上度假村”“移动的五星级酒店”,是一种集舒适性、多样化、高品质为一体的旅行方式,深受广大中外游客喜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动邮轮产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中国公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在我国沿海全面实施邮轮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也有利于吸引便利更多外国人来华观光旅游,为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提供更为丰富、更加便利的渠道和方式。

三是前期政策试点的成功经验为政策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10月以来,我国在上海试点实施邮轮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政策试行以来,上海接待邮轮旅客年均增长10%,为上海市及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试点成效明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国家移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面总结上海试点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研评估,决定将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扩大适用到我国沿海省份,有利于推动我国沿海省份邮轮经济集约发展。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始终欢迎各国人士来华体验中国改革发展成果、感受中国悠久灿烂文化、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中外人员交流交往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国家移民局推出7项配套措施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副司长李涛介绍,为保障邮轮免签政策顺利实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将从3个方面推出7项配套措施,进一步便利国际邮轮出入境通关,全力服务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从在便利国际邮轮通关方面看,一是推广访问港大型邮轮境外随船查验模式。根据访问港邮轮船期安排和载客数量,边检机关派员提前为访问港邮轮旅客办理边检手续,应用便捷通关认证码,实现邮轮旅客“靠港即下、好来快走”。

二是优化邮轮旅客边检查验手续。边检机关对乘坐邮轮入境的外籍旅客可免予留存指纹生物信息;对乘坐同一航次邮轮入出境的旅客,可免盖入出境验讫章、免填外国人入境卡,进一步提升乘坐邮轮人员通关效率。

三是简化国际邮轮船员入出境查验手续。根据船方申请,边检机关对随邮轮抵港、不登陆的船员,简化入出境手续办理,可免予交验出入境证件;为离船登陆后还需返船的外籍船员,集中受理签发电子临时入境许可,通过系统自动核验,实现快速便捷登陆和返船。

从助力提升邮轮运营服务质效方面看,一是支持助力国际邮轮修造船企业提升竞争力。在国际邮轮维修期间,边检机关提供人员上下外轮许可、船舶搭靠外轮许可手续办理24小时“随到随办”便利。对随邮轮工作且需跟船出境、在境外期间不离船登陆的中方技术保障人员,边检机关凭其有效出入境证件、名单和出国(境)证明等材料,为其办理出境手续,可免予查验目的地港国家签证,提供通关便利。

二是服务促进国际邮轮补给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对从事国际邮轮船舶补给、维修、检测、检验、运营等配套服务保障行业人员和船舶,需要跨区域作业的,边检机关可为其签发全国邮轮口岸通用的人员上下外轮、船舶搭靠外轮许可,实现“一地办证、沿海通用”,进一步便利企业跨区域生产经营活动,降低运营成本。

从在促进邮轮旅游新业态探索发展方面看,一是扩大中资方便旗邮轮海上游航线试点范围。在海南海口、三亚邮轮港开展中资方便旗邮轮海上游航线试点的基础上,允许在具备条件的邮轮港口有序复制推广该政策措施。边检机关为相关旅游团和游客提供登轮证件申办便利,进一步提升游客登离轮通行效率。

二是支持国际邮轮在港停泊期间开展“静态游”。根据邮轮公司申请,在国际邮轮靠港期间,边检机关可允许中外游客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轮参观体验,丰富国际邮轮旅游产品,助力打造国际邮轮旅游新亮点。

文旅部:

将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目前,邮轮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今年2月至4月,德国途易邮轮公司陆续组织1万名游客来华旅游。3月10日,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13位游客乘坐大型国际邮轮“翠德丹”号抵达大连港口。4月6日,来自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的2500余名游客随“迈希夫五号”邮轮抵达上海。4月13日,“银影”号邮轮抵达天津,200余名外籍游客开启京津观光之旅。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在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表示,在做好邮轮入境旅游工作的同时,文化和旅游部正在三方面措施,推动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首先是不断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程度。文化和旅游部正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梳理入境旅游全流程、查找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通过持续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推进航班等国际交通加速恢复、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提升文旅场所开放管理水平、改善入境旅游购物环境等,让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旅游更加顺畅、更加舒心。

其次是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和引导旅游市场主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相应的入境旅游产品,设计精品旅游路线,提供互动体验项目,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让外国游客不仅可以看到最美的中国风景,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文旅部还将加大对外宣传和市场推广。做好“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不断增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做好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筹备工作,搭建入境旅游专业交易与洽谈平台,邀请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客源国的旅行商来华采风踩线;统筹组织各地旅游企业赴海外参加大型旅游展会,做好包括邮轮产品在内的入境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等。

重点文旅场所保留人工售票

国家5A级等地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针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在支付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介绍说,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4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文旅场所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明确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及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旅游饭店要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重点文旅场所相关经营主体应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现金支付,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积极推进在外籍来华人员较多的文旅场所布设外币兑换业务网点,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持续完善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功能,提升文旅场所线上、线下场景移动支付便利化。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密切协作,与金融行业及文旅行业各方共同发力,推动《通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优化入境支付环境工作。随着一系列支付便利化政策的实施,入境游客到国内旅游的支付方式将更加多元、更加便利。

2023年我国邮轮中外旅客运输量

达10.7万余人次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祝振宇在介绍中国国际邮轮运输发展情况时说,2023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恢复了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2023年我国邮轮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截至目前,已有21艘国际邮轮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包括中国境内港口始发的日韩航线、越南航线、香港地区航线等,以及外国邮轮入境的访问港航线,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也于2024年元旦顺利投入运营,邮轮运输市场发展旺盛,预计2024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将稳步恢复、持续提升。邮轮载客数量多,航行时间长,人群又比较密集,确保安全是首要责任。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指导各地落实好相关要求,加强安全应急管理,引导邮轮运输企业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推动国际邮轮运输高质量发展。

祝振宇表示,入境免签政策对吸引和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上海市率先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停留15天免签政策以来,有效促进了外国人乘坐邮轮来华旅游,有力推动了上海邮轮经济发展。此次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向其他沿海省区市邮轮口岸拓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国邮轮访问我国港口,对促进我国邮轮港口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业内人士:

正增加入境游导游培训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中国旅游日到来前,收到这样一份’惊喜’,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无疑是感到欣喜、让后续创新发展更添动力的。邮轮旅游,在国际市场上的普及度、成熟度都较高,本身便是受入境游客更多选择的出游方式之一。随着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的落地,将有力带动更多的入境游客,通过邮轮这一载体,更便捷地前来中国交流、观光。这不仅将利好邮轮旅游市场的’百花齐放’,同时也将进一步带动配套的陆上旅游观光以及交通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共同发展。暑期将至,这也是对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旗下的都市观光巴士,也已全部配齐8国语音设备,将为入境游客的碎片化行程,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该公司正加强对入境游工作人员、导游的培训。在积极补充入境游业务的“新鲜血液”之余,也将对现有的产品经理、导游领队等工作人员,继续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英语口语等方面。

在线旅游平台:

邮轮成为入出境游领域的一匹黑马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王亚磊接受北青报采访时表示,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外国游客入境游玩的范围和便利度,将有效带动沿海省份及北京地区的跟团旅游、酒店住宿、免税购物等消费增长。

媒体:邮轮或成入出境游黑马

携程数据显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邮轮市场保持较高复苏态势,成为入出境游领域的一匹黑马。元旦期间,从上海、天津、深圳等母港出发的邮轮预订量比2020年元旦同期增长1倍。今年3、4月份,出境邮轮订单环比1、2月份,增长136%。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出,邮轮市场将进一步加快复苏。

携程一直致力于推动入境游发展。一方面,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战略合作,多种方式推动“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传播,推动国内旅游目的地被国外游客熟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携程国际版Trip.com的海外服务优势,联合国内600多个景区上线在线预约、上线携程专车境内接送机服务等等,以20多种语言和货币服务外国游客,提高入境旅游便捷度。

在邮轮产品方面,携程邮轮频道与全球50+船司合作,覆盖全球202港口城市,超过6000条的航线,我们为全球客人提供了丰富的航线选择。

未来,携程会打通国内跟团游资源,推动更多境外游客以邮轮为契机上岸旅游,深入中国更多地区游玩。

同程研究院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第一艘国产大邮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完整的邮轮产业链,实现从船舶建造、码头建设、港口服务、邮轮运营及邮轮旅游等全链路的产业闭环。全面开放邮轮跟团游入境免签政策,将为国内邮轮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免签政策将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停靠中国邮轮母港,在一个邮轮航次停靠的1-2天里,不仅将带来数千名游客前往港口城市旅游,还将带来相关的港口服务、港口补给、船舶维修等一系列产业需求,从而给港口城市周边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邮轮港口城市的免签,也将进一步促进入境游市场的发展,更好地增进国际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增强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旅游和服务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旅游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