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在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次日,卫光生物(002880.SZ )股价下跌2.04%。

4月25日晚间,卫光生物披露了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56.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86.06%。

一季度增速放缓

由于我国严格控制浆站数量和血制品生产牌照,自2001年起国内不再新批血制品生产企业,血制品同时具备资源品属性,较高的进入门槛以及资源品属性构建了行业的长期壁垒。而由于临床需求刚性,血制品长期供不应求,血制品一直是医药景气度最高子板块之一。

尤其是进入2023 年以来,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后供给需求双提升,行业也进入高增长阶段。2023 年,卫光生物采浆量约517吨,采浆规模持续提升,同时,公司还大力开拓浆站资源,收购安康浆站并顺利复采。

在产品方面,2023 年旗下人凝血因子VIII完成上市许可申请,顺利获批上市,卫光生物血液制品品种突破至10个。

分业务来看,卫光生物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等,2023 年分别实现收入3.98 亿元、3.75 亿元、9174.58 万元、4669.57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4.52%、56.76%、50.01%、105.91%。

分区域来看,华南仍是卫光生物的大本营,占据一半以上营收。2023 年,卫光生物华南区域实现收入5.79 亿元,同比增长 58.98%。2023 年,卫光生物整体毛利率也提升了5.53 个百分点至40.76%。

不过,进入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速有所放缓,2024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8.53%;归母净利润4683.19万元,同比增长2.40%;扣非净利润4552.27万元,同比增长1.23%,不仅显著低于 2023 年整体的业绩增速,环比2023 年四季度的6741.03 亿元也大幅下降。

卫光生物证券部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一季度业绩变化幅度与行业是一致的。

同行业中,受去年一季度同期高基数影响,2023 年一季度,天坛生物收入下滑5.42%,派林生物下滑3.36%,华兰生物下滑10.60%,博雅生物下滑44.36%。

国药入主引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中,卫光生物曾公告,国药集团将成为卫光生物新的实际控制人,引发市场无限遐想。

2018年,国药入主天坛生物之时,曾给其带来丰富的浆站资源。部分市场人士期待国药集团的进入为卫光生物注入更多资源。

去年 6 月,卫光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原)控股股东深圳市光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光明国资局”)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中国生物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合资公司拟受让光明国资局持有的卫光生物35.25%的股份,由此中国生物有望成为卫光生物间接控股股东。

而中国生物的控股股东则是国药集团,这也就意味着,国药集团将成为卫光生物实控人。

目前,该笔交易尚需履行国务院国资委、 深圳市国资委等有权部门的审批批准程序,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并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审查及其他必要的程序 。

不过,国药集团旗下还有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天坛生物也从事血液制品行业,此笔交易或构成同业竞争。

前述证券部人士介绍道:“如果后面中国生物控股了卫光,确实会构成同业竞争,解决同业竞争的方案包含在整个股权划转的过程,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还没确定。”

相比于天坛生物,卫光生物规模更小,主打“小而美”。

2023年,天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1.80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11.10亿元,同比增长25.99%。其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80家,所属79家营业单采血浆站实现血浆采集2415吨,约占国内行业总采浆量的20%。 

卫光生物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不及天坛生物的五分之一,目前公司只有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 已全部投入运营。

卫光生物表示,前述股权变动是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血液制品企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央地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打造大湾区医药产业战略基地的重要举措。

对于国药集团入主后对卫光生物有何规划,前述证券部人士表示:“这需要等股权划转之后再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