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杂耍,很多人会想到顶碗、走钢丝和空中杂技等,这些项目表演起来精彩绝伦,令人瞠目结舌,也都曾登上过春晚的舞台。 但是还有一种杂耍,虽很少登大雅之堂,却极考验表演者的技艺,它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就是“三仙归洞”。而王保合正是“三仙归洞”技艺的领军人物。 充满疼痛的童年 1944年,王保合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山村,他的家境并不殷实,靠着父母常年四处奔波,表演杂耍,才得以养家糊口。 在河北的这个小山村,以此为生的人家非常多,但王保合一家还算是比较有名气的,王保合的爷爷人称“缷索大王”,将缩骨神功练得出神入化。王保合的父亲也精通深喉纫针、水流星、中翻、三仙归洞等多项技艺。

王保合就是在这样一个杂耍世家成长起来的,所以和大多数人无忧无虑的童年不同,王保合的童年只有反复而枯燥的练习。据王保合自己回忆,深喉纫针和缩骨功是最苦最难的,其中缩骨功更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 缩骨功是一个童子功,需要从小就锻炼身体的柔韧度,除此之外还要熟练地掌握对关节的把控,要随时能够脱臼,随时能安装回去才可以,其中的痛苦非常人所能忍受。而且现在的年事已高的王保合因为缩骨功的原因,经常关节疼痛,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练习缩骨功的原因。 但是王保合也不愿看到这门技艺失传,于是曾招收学徒教授缩骨神功。但是由于缩骨功练起来实在痛苦,没人能够坚持学完这项技艺,如今缩骨功已面临失传。相比于缩骨功,不需要童子功的三仙归洞则更受大家的青睐和模仿。

技艺高超,人称“鬼手” 王保合成为“三仙归洞”的泰斗人物享誉国际,是从一次偶然的演出开始的。年轻时的王保合经常跟随父亲在全国各地演出,但是事业上一直没有什么大水花。直到有一次,王保合因为手法熟练且技艺高超,被省劳动厅安排到香港表演。 在当时那个网络还不普及的年代,香港人并不了解内陆的杂耍,所以在看到王保合的“三仙归洞”后,大家连连称奇。香港的行政长官董建华更是称王保合为“鬼手”,从这以后,“鬼王”的称号正式在江湖中流传开来。就这样,王保合凭借两个球、三个碗、一支筷子成为了一代杂耍大师。 后来,王保合应邀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三仙归洞”,不到十分钟的表演彻底征服了全国人民,在这次会议后,“三仙归洞”正式被列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王保合则从河北火到了香港,又从香港火遍了内陆,最后甚至国内火到了国外,有很多外国友人看到了王保合的表演视频后,对“三仙归洞”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有甚者,千里迢迢从国外飞来找王保合拜师学艺,想要对中国杂耍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之后,王保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鬼手”这个名号也是传遍了江湖。有多家电视台争相报道王保合“三仙归洞”的绝技,并试图用摄像机拍下表演过程,通过慢放来探究“三仙归洞”的奥秘。 但是王保合的手法非常敏捷,至今都并没有人成功拍摄到破绽。可越是看不出破绽,大家就越是好奇其中的操作,越是想识破其中的奥秘,李嘉诚便是其中一位。

三球两碗,秒赚四亿 其实在王保合第一次于香港演出时,李嘉诚就坐在观众席上一睹了“三仙归洞”的风采,此次观赏后,李首富便对“三仙归洞”念念不忘,一心想要破解其中奥秘。 后来,在一次招商引资中,李嘉诚又一次目睹了“三仙归洞”的全程表演,但仍没有发现其中规律。自己在商场叱咤多年,如今却被三个小球弄得头晕眼花,李嘉诚抑制不住心中的求知欲,便让王保合再表演一次。 李嘉诚虽然看得过瘾,王保合却没忘记今天是什么场合,便对李嘉诚提出“若是这次还猜不出碗里有几个球,就要拿出四个亿资金为县里投资”。 李嘉诚欣然同意,作为一个商人,四个亿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四个小目标而已”。而对于王保合所生活的小县城来说,四个亿足以让县里的经济建设有很大的改善。

于是,王保合又一次表演了“三仙归洞”,结果不出所料,李嘉诚仍没有猜对,便心服口服的给县里投资了四个亿。因为这次招商引资的成功,县里对王保合很是重视,后来的王保合也多次出席招商引资,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年事已高,退隐江湖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保合已逐渐退出江湖,并且将他的绝技“三仙归洞”传给了儿子。王保合曾多次带着儿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经过刻苦的训练,王保合的儿子已经能够练到如父亲那般熟练,“三仙归洞”也算是后继有人。

但是令王保合惆怅的是,缩骨功因为没人愿意继承,已经面临失传。于是,王保合决定在正式退隐江湖之前来一场告别演出,让这项神技永远存留在人们心中。此时的王保合已年近70,身体再不像当年那般柔软,但他还是坚持完成这次的演出。 这次的演出引来了不少的同行和记者,其中就有一位年轻人向王保合的缩骨功发起了挑战。二人的比赛规则是:谁能够向脱离束缚身体的绳索,谁就算赢。王保合非常开心有年轻人在练习类似的技艺,便欣然接受。 可是虽然从小练习,但毕竟王保合年事已高,最后还是输给了这个年轻人。王保合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毕竟江湖永远是留给年轻人的。

就这样,王保合结束了大半辈子的从艺生涯。他用将近60年的岁月,将民间艺术带到全国,带出世界;他把大家称为“下九流”的东西,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用三球两碗一支筷子,让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鬼手”王保和的人生,有过艰难的时光,也有过辉煌的时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