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武英

近年来,新能源正在席卷汽车圈。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已经接近1000万辆,渗透率也提升至了31.6%。在新能源大势之下,传统燃油车企们纷纷进行新能源转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转型过程中,部分车企出现转型阵痛期。积极转型的广汽集团,已经步入了这一阶段。在今年第一季度,广汽集团销量、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作为国内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时代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汽车公司,面对转型阵痛,广汽集团将如何破局呢?

销量不振,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在燃油车时代,广汽集团是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车企之一。当时的广汽集团已经形成两条腿走路的良好局面:合资业务中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为集团贡献巨额利润,自主品牌广汽传祺销量不断提升。在2017年10月,广汽集团A股市值一度超过了2000亿,仅次于行业老大上汽集团。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到来,广汽集团积极进行转型。不过,从2023年来,广汽集团进入了转型阵痛期。

在今年第一季度,广汽集团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双双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一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为213.46亿元,同比下滑了19.12%;净利润为12.20亿元,同比下滑了20.65%。如果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来计算,其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幅度甚至达到了52.08%。

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是广汽集团旗下品牌的汽车销量下滑。根据3月份产销快报,今年前三个月,广汽集团旗下汽车品牌累计销量为40.97万辆,同比下降了24.11%。

事实上,在2023年广汽集团已经出现了利润下滑的情况。

在2023年,广汽集团全年实现汽车累计销售 250.50万辆,同比增长2.92%。营收规模达到了1287.57亿元,同比增长了17.48%。但其当年净利润为44.29亿元,同比下滑了45.08%,扣非净利润下滑幅度也达到了52.31%。

在广汽集团看来,2023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汽车市场总体稳定并实现正增长,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同时也面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汽车行业出现价格战等一系列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广汽集团销量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业务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赚钱的合资燃油车业务遇冷,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销量出现下滑;自主品牌销量创出历史新高,但对利润的拉动不足。

合资遇冷,自主品牌暂未拉动盈利

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占据重要位置。但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合资燃油车市场逐渐遇冷。

在2023年,广汽丰田销量为95.00万辆,同比下滑了5.47%;营业收入为1528.69亿元,同比下滑了6.52%。广汽本田销量为64.05万辆,同比下滑了13.66%,营业收入为935.28亿元,同比下降了18.75%。由于合资车销量承压,广汽集团2023年投资收益为86.60亿元,同比下降了39.5%。

在今年一季度,“广汽两田”的销量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滑。广汽丰田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5.61万辆,同比下滑了29.07%;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11.70万辆,同比下滑了21.74%。

不过,合资车企带来的销量和营收下滑,一定程度上被高增长的自主品牌业务所抵消。

2023年,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为旗下品牌)销量达到40.65万辆,同比增长12.12%;营收达到574.46亿元,同比这种20.16%。广汽埃安销量达到48.00万辆,同比增长77.02%;营收达到了532.34亿元,同比增长37.54%。综合来看,广汽自主品牌业务在2023年营收规模超过1100亿元,成为广汽集团2023年营收小幅增长的最大助力。

略显可惜的是,广汽集团当前快速增长的自主品牌业务,目前尚未成为贡献利润的主力。

根据广汽官方说法,“广汽传祺自2022年实现盈利以来,在2023上半年盈利面持续扩大,2023年四季度盈利提升到两位数,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

具体盈利数额未披露。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国补退坡等因素,广汽埃安受影响较大,但得益于碳酸锂价格的下降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成本有所优化,参照新势力核算方法,2023年广汽埃安毛利率转正,达到3.32%。

但根据东方证券测算,2023年广汽集团包括广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在内的自主品牌损益(扣非归母净利润-投资收益)为-50.9亿元,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亏损幅度同比收缩25.0%。

目前来看,广汽自主品牌业务尤其是广汽埃安,距离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在今年埃安主力车型销量也受到了影响。在今年第一季度,埃安品牌合计销量为4.89万辆,较2023年同期下滑了37.6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埃安主力车型Aion S一季度批发销量接近腰斩,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埃安走向盈利的进程。

如此一来,高利润的合资业务销量下滑,高增长的自主品牌业务尚未盈利,成为了广汽集团转型阵痛的主要原因。

转型阵痛期,广汽的三大解法

目前,广汽集团正通过出海、高端化和生态布局三大措施来度过转型阵痛期。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出口是获得业绩新增量的重要一步。在合资业务上,广汽丰田整车全年出口超2万辆,五羊-本田全年电动自行车出口销售同比增长205%。

而在自主品牌上,在2023年广汽自主品牌海外市场销量约为5.5万辆,已完成41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海外销售服务网点达236家,新能源主销车型——广汽埃安 AION Y Plus已在泰国上市并正式进军柬埔寨市场。同时,广汽集团正在加大海外产能建设,广汽国际马来西亚组装工厂按计划将在年内实现首款车型量产下线,广汽埃安泰国组装工厂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在2023年,广汽集团境外地区营收规模达到55.21亿元,同比大增76.45%。同时,出口业务利润水平更高,2023年广汽境外业务毛利率高达13.75%,远高于中国大陆市场4.88%的毛利率水平。

此外,高端化也是广汽集团正在推进的重要布局。

在自主品牌业务中,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均定位大众市场,主销车型在10-20万之间。在2023年,广汽集团推动昊铂品牌独立运营,开启“AION埃安+Hyper昊铂”的双品牌矩阵,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报告期内,昊铂品牌先后推出纯电超跑昊铂SSR、首款纯电B级轿车昊铂GT及纯电B级SUV昊铂HT 3款全新车型,其当前起售价分别为128.6万元、21.99万元和21.39万元。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昊铂在国际化道路上会比埃安走得更快。同时,昊铂已经搭载的解决续航和充电难题的“双800V”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智能驾驶水平至少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正在加速生态布局,来完善用户的整体体验。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补能领域。在2023年年报中,广汽集团表示,将围绕建设“电+电池”智慧能源生态目标,构建从上游矿产资源到下游充换电站的一体化全链条能源生态布局,持续扩张补能网络,计划年内新增5000个快充终端及30个换电站。

在5月8日,广汽集团与蔚来宣布达成充换电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换电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并推进双方自有充电平台互联互通,这也将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车型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目前来看,广汽集团正在经历短期的转型阵痛,并尝试通过出口、高端化和完善的生态体系进行破局。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汽车市场上,广汽集团能否成功突围,依然有待市场来验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