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想必大家是非常钦佩的,因为有了诸葛亮,三国才那么耀眼,有了诸葛亮,那段乱世才显得颇为浪漫。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诸葛亮虽然颇为厉害,但他一生中也冤枉了一个大将,看错了两个弟子,幸好他选对了三个传人,及时修改了错误,才使得蜀汉存续了数十年。
       那么你知道这被冤枉的大将,看错的弟子,选对的传人都是谁吗?


       冤枉的大将
       被诸葛亮冤枉的大将,乃是魏延!魏延对刘备忠心耿耿,还曾帮关羽成功攻克长沙城,结果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想要斩杀魏延,幸亏刘备还活着,最终保下了魏延一条命。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控大局,魏延的遭遇就比较悲惨了,他和诸葛亮不对脾气,再加上诸葛亮本来就觉得他脑后有反骨,所以在临死前,诸葛亮使用计谋逼反了魏延,并直接把马岱安排在魏延身边,趁机斩杀魏延。最终,一代名将魏延遭到马岱的斩杀,蜀汉失去了一大臂膀!
       看错的两个弟子
       诸葛亮看错的两个弟子,是马谡和杨仪!街亭之战,诸葛亮本来是让马谡去镀金的,因为街亭这地方乃是两山夹一谷的地形,非常好守,只要当道下寨,魏军短时间内根本过不去,等到诸葛亮打完陇右,再来和魏军对决,蜀汉就完胜了!结果马谡不听手下建议,跑到山上去扎营,最终被打得大败,迫使诸葛亮撤军,第一次北伐也宣告失败!


       诸葛亮临死前,将军队交给了杨仪,命杨仪将军队带回蜀汉,并安排杨仪除掉魏延,结果等到杨仪回到蜀汉后,他并没有被委以重任,相反,蒋琬倒是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于是杨仪非常不满,竟然自恃功高、口出怨言,说出了大逆不道之话,令人愤恨!
       原文:杨仪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谓费祎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费祎乃将此言具表密奏后主。
       作为诸葛亮的徒弟,原本杨仪应该一切以大事为重,结果他却为了一己私利了,竟然有了带领蜀军降魏的想法,简直太丢诸葛亮的脸了,令人不齿!


       选对的三个传人
       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使者前来询问,他死以后,谁可以继任丞相之位,统管蜀汉大权。诸葛亮根据平日的考察,直接选出了两个传人,这两个人便是蒋琬和费祎!
       原文: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
       继之
       。”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


       使者原本还想继续询问,费祎之后,谁还可以继任,但是诸葛亮已经断气了,没来得及回答。而事实上,诸葛亮看重的另一个传人,便是姜维!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就器重姜维了!当时的姜维,连续两次看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而且两次伏击蜀军,令诸葛亮大为震惊!他没想到,如此偏僻之地,竟然有人能够轻易识破他的计谋,要知道当年就连周瑜也没办法看破诸葛亮的计谋啊,可见姜维是多么的强悍!所以当时诸葛亮就已经有了将姜维收为传人的想法!
       原文: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诸葛亮对姜维说,自从他从隆中出来以后,就没见过姜维这么有才之人,所以打算将自己的一身本事都传给姜维。而从后续的故事来看,诸葛亮并没有食言,他一直把姜维带在自己的身边,手把手教导姜维,最终将姜维培养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到了蜀汉中后期,姜维已经成为了蜀军中最厉害的名将了,深受魏国的忌惮!
       结语
       诸葛亮一生之中,冤枉一个大将,看错两个弟子,选对三个传人,他们都是谁?事实上,被冤枉的这个大将是魏延,若魏延不死,蜀汉的实力必将更加强大;看错的两个弟子是马谡、杨仪,若不是马谡丢了街亭,诸葛亮占领了陇右,蜀汉的国力将得到巨大的提升;选对的三个传人是蒋琬、费祎和姜维,蒋琬和费祎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蜀汉愈发强大,姜维成为了蜀汉最出名的猛将,多次率领蜀军北伐,打出了蜀汉的威风,深受魏国的忌惮!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