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还没走,就有消息传来,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在本月中旬访华。消息一出,德国众多重量级企业的老总们争抢着要求陪同访华。德国不是说要“去风险”吗,看来嘴上说不要,行动很诚实。

一、王毅外长的话,朔尔茨听懂了

据外媒报道,朔尔茨计划在3位部长的陪同下,率领商业代表团访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一计划成真,将是去年7月德国政府出台所谓的“中国战略”后,朔尔茨首次访问中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

要知道,在那份“中国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吹与中国进行所谓的“系统性竞争”以及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看来,王毅外长的话,朔尔茨听进去了。

不久前,王毅赶赴德国,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并与总理朔尔茨会面。

在这次会见中,王毅明确表示,中国可以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带来更长远的发展机遇。中德双方应该排除干扰,继续深化互利合作,充分发挥经贸合作这一“压舱石”的作用。

正因如此,朔尔茨访华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外媒还注意到,朔尔茨这次的访华团不同寻常。

首先,陪同朔尔茨出访的3位部长,分别是环境部长、农业部长,以及交通和数字化部长。

这意味着,德方有意在气候、交通、数字化等领域扩大与中国的合作。

二、德企争抢来华“门票”

其次,跟随朔尔茨等政府官员一起访华的,还有一个商业代表团。

德企高层正在激烈争夺代表团席位。

据外媒爆料,代表团成员可能包括西门子、宝马、拜耳等国际知名德企的高管。

(西门子CEO博乐仁)

目前,名单还未敲定,随着行程的最终确定,这份名单上的名字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如此豪华的商业访华团,足以说明中国大市场对德企的吸引力。

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不仅是很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也是德国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

正因如此,尽管某些政客和媒体一再唱衰中国经济,警告德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便达到所谓的“去风险”的目的,但德企对中国的信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多家德企在受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市场的机遇更多,且中国有一个优势无法被任何一个国家所替代,那就是完整的供应链。

德企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20亿欧元,其增长率超过了4%。

中国德国商会1月份的调查也显示,有近一半的会员企业,打算在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

要知道,这个商会旗下的会员企业超过了2700家。

显然,在处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这个问题上,德企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希望中德双方继续加强经贸合作。

(德企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然了,这也是总理朔尔茨访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关键问题上,德国不能犯糊涂

德国经济陷入了动力不足的困境德媒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德国目前的经济前景很黯淡。

权威机构预测,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有0.3%。德国专家的预测更加悲观,仅为0.1%。

更麻烦的是,欧洲经济能否复苏,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朔尔茨政府势必会更加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毕竟,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31亿欧元。

显然,继续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有助于缓解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

不过,朔尔茨也要注意,中德经贸关系还面临着两个不利因素。

第一,欧盟的舆论大环境,充斥着各种对华不友好声音。

第二,德国绿党领导下的外交部、经济部等持续鼓吹对华“去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总理的朔尔茨,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要拿出自己的政治智慧,平衡好各种势力,尽全力避免党派利益或个别政治人物私利绑架德国对华政策的情况。

毕竟,对华政策关系到德国的核心利益。而中德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一旦做出错误选择,整个国家都有可能大受影响。

(中德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此前,就有德国专家联合发文,警告德国政府,从长远的角度看,与中国“脱钩”将使德国本土企业的商业和经济成本显著上升。同时,德国企业将错失中国这个主要市场,很多供应链也将面临着代价昂贵的重组。

再说了,美国不就是现成的反面例子吗?

美国大喊对华“脱钩断链”,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本国的企业和民众承担了成本上升、物价飞涨等恶果。

显然,朔尔茨政府最明智的做法无疑是,借着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的良机,继续深化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道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就看德国能不能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做出正确选择。

#MCN首发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