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后台发来一张清代铜元的图片,并问现在价值几何。御史曾不止一次说过,对于文物的鉴定和估值先来没有涉及,只能给大家提供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因铜元此前没有介绍过,所以就重点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铜元是一种什么货币?

清代官方流通的货币主要是两种,一为银两,二为制钱,两者相辅相成。但是银两由于成色、重量等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各省所用之银两不一,这也导致了银两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弊端。

嘉庆以后随着西方银元流入市场,因其具有标准化价值而被大众所认同,在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人们对银元的认可度极高,也喜欢用银元来交易。

道光十三年,江苏巡抚林则徐请奏铸造银元,但遭到道光帝的反对。直至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再请铸造银元事,并获得朝廷批准。此后,各省掀起了一股铸造银元热。

铜元的出现比银元略晚,光绪二十三年,御史陈其璋上奏,照银元例添造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朝廷的许可,并于光绪二十六年购买机器在广东试铸。

铜元的最初形制是仿照香港、澳门例并作出一些调整,正面刻有“光绪元宝”四字,内加满文“广宝”二字,周围刻“广东省造”,并分镌“每百个换一元”字样。背面中刻龙纹,周围刻洋文,译为“广东一仙”。

铜元的含量为紫铜九十五分,白铅四分,点锡一分配合,重量为二钱,每百个铜元抵银元一元。可见,铜元最初的时候是对照银元比价铸造的。

第一批铜元使用的时间不长,至光绪三十年样板做了调整,将原先正面的“每百个换一元”的文字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

在流通过程证明,铜元比照制钱更具有实用性,不久朝廷将铜元规定为实币,对银元没有强制性的比价,对制钱却是官定十比一。

到了光绪三十三年,随着铜元的普遍流通,朝廷又增铸面额当一、当二、当五、当十、当二十,五种类型。不过民间使用最多、最认可的还是当十面额的铜元。

此外,当一、当二面额的铜元铸造量很少,只有广东、湖北、直隶三省开铸;当二十铜元主要在华北及湖北、江西等地区流通;至于当五的铜元流通量就更有限了。

物以稀为贵,从铸造量和存世量来看,清代铜元当属当五面额的最少,故御史认为当五的铜元应该最值钱,至于具体值多少钱,这就不在御史的专业范围之内了。

铜元的铸造数量以及各省的盈利情况

铜元各项新制度出炉以后,各省纷纷建立铸币局,据文献记载,从1900至1905年的六年内,全国共铸造铜元125亿枚,其中有三分之一出自湖北。

而根据梁启超《各省滥铸铜元小史》描述,数字还不止125亿枚,总数可能超过140亿枚以上。不管是哪一种统计,可以肯定,清末的铜元铸造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各省积极铸造铜元,实际上与铜元铸造有利可图不无关系。光绪三十一年户部就核算过,每铸一个铜元,就可获利二厘四毫有奇。还以湖北为例,每日的铸造量就多达100万枚以上,换算下来,湖北一省的年获利率就在77万两白银以上。

又,根据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奏称,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期间,广东全省共盈利471万有余。其他各省虽然盈利有多寡,但都从铸造铜元中分得一杯羹。

铜元数量的集聚膨胀,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币值下降,为此朝廷不得不出台相关措施进行限制。

光绪三十一年,朝廷谕令各省限制铸造铜元的数量,大致在原先的基础上砍掉了一半。各省督抚对此自然不满,纷纷上奏请增铸造数量,度支部迫于压力,又重新拟定了各省铸造铜元的新数额。

此外,各省铸造局数量也过多,且铸造的铜元质量有好有坏,影响市场流通以及民众的认可度。且各省通过铸造铜元的获利部分,只是象征性地上缴一小部分给度支部(原户部改),这就使得朝廷无利可图。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光绪二十九年,上谕指出:“从来立国之道,端在理财用人,方今时局艰难,财用匮乏,国与民俱受其病。自非统盘筹划,因时制宜,安望财政日有起色。”

同年,朝廷提出建立造币总厂,银元与铜元统一由总厂铸造。至宣统二年,又出台了《造币厂章程》,更加细致、规范了各类铸造条例。

造币总厂设于天津,但因铸造数额过大,又在武昌、成都、云南、广州设立四处分厂。同时,总厂、分厂铸造的铜元重量、成色也整齐划一,如有不符合标准的,即回炉重铸。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大清朝便灭亡了,清政府整顿币制的新办法也没有实施太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