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人如其名,人生结局圆满。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尘美女,陈圆圆一生也充满了波折。她阅男无数,但决定她命运的男人则有两个,一个是她的姨夫,另一个便是吴三桂。

陈圆圆本名叫邢沅,字圆圆。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卖货郎,母亲则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早早离世了。 古代的卖货郎经常远走他乡,再加上圆圆是个女孩,因此,她被父亲送到了苏州的姨娘家。 从此,圆圆便跟着姨夫姓“陈”,叫作陈圆圆。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圆圆渐渐从一个黄发垂髫的小丫头,长成了水灵灵的豆蔻少女。她自幼冰雪聪明,又能歌善舞,一时间艳惊乡里。 陈圆圆13岁那年,江南一带风雨失调,农作物青黄不接。重利轻义的姨夫竟自作主张,将陈圆圆卖给了苏州的梨园。

陈圆圆年龄虽小,但很快就在梨园崭露头角,被时人评为秦淮八艳之一。她擅长弋阳腔戏剧,初次登台,就扮演了《西厢记》中的红娘。她面若桃花,音似莺啼,惊艳四座。 表演结束后,陈圆圆的名号也流传开来。此后只要是她登台表演,观众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将看台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即便陈圆圆在梨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但梨园这个场所终归不是个好归宿。陈圆圆唱得再好,也不过一介戏子,根本无法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 陈圆圆是个心气较高的女子,她不愿意终生在梨园卖艺,为了改变命运,她一直在寻找着机会,等待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人。 在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人之前,陈圆圆还有几段未果的感情。 当时,江阴贡修龄的儿子贡若甫十分喜爱陈圆圆,两人情投意合,贡若甫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巨款为陈圆圆赎身。

陈圆圆被贡若甫纳为妾室,但他的正妻始终容不下陈圆圆,再加上贡修龄的横加干涉,逼得贡若甫没办法,只得将陈圆圆赶走。 不久后,陈圆圆又结识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 冒襄是忽必烈的后人,他在苏州游历时,听说了陈圆圆的芳名,并与之相见,一时间惊为天人,对陈圆圆一见钟情。 陈圆圆对一表人才的冒襄也是一见倾心。后来,陈圆圆跟着冒襄去拜见冒母,得到了冒母的肯定,两人便约定了婚期。 只可惜,这段感情最终败给了动荡的时局。 随着农民起义战争范围的扩大,冒襄几次想奔赴苏州都未能成行,陈圆圆与冒襄也彻底失去了联系。

祸不单行,正当陈圆圆心灰意冷的时候,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来到了苏州,他到普陀寺进香的时候,听说住在附近的陈圆圆颇有姿色,便派人将陈圆圆带到了京城。 陈圆圆入京后,田弘遇将她养在家中,成了一名供娱乐的私人演员。 后来,田弘遇的女儿田贵妃去世,他这个老丈人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在乱世中找到依靠,田弘遇开始拉拢手握重兵的吴三桂。 在田弘遇的盛情邀请下,吴三桂来田家做客。 宴席上,田弘遇连连和吴三桂碰杯。酣畅之际,一群美女踏歌而来,她们裙裾轻盈翻动,个个姿色绝佳,身形苗条。 在一众舞女中,有一位淡妆的女子吸引了吴三桂的注意,她就是陈圆圆。 舞蹈结束后,田弘遇让陈圆圆给吴三桂敬酒,吴三桂惊诧于陈圆圆的美艳,不觉神移心荡。而这一切,正中田弘遇的下怀。

宴席结束后,田弘遇十分大方地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他还给陈圆圆置办了丰厚的妆奁,亲自将陈圆圆和嫁妆送至吴府。 吴三桂大喜过望,他笑纳美人,和陈圆圆过上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日子。 虽说陈圆圆并非吴三桂的正室,但吴三桂却独宠她一人,她在吴家也俨然一幅主母的姿态。 就在陈圆圆享受恩仇富贵的美好生活时,命运再次对她发起了挑战。 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自称为皇帝,改西安为“长安”。 同年3月十八日,农民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克了北京。 此时的吴三桂,正一路疾驰赶往京城勤王,但没等他走到京城,就传来了崇祯帝自缢的消息。 至此,大明王朝走向了时代的终结。 大明的灭亡,意味着吴三桂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靠清军,二是接受李自成的招抚。 思来想去,吴三桂咬牙决定,先投奔李自成。

不过,还没等吴三桂做出决定,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就带兵冲进了吴家的后院。 事实上,刘宗敏一开始并不知道吴三桂的家中藏有娇妻,他主要是为了暴敛钱财。 在吴三桂的家中,刘宗敏见到了美艳不凡的陈圆圆。 刘宗敏盯着陈圆圆上下打量,迷得挪不开眼睛。有人悄悄告诉刘宗敏,这个女人是吴三桂的最爱的小妾。 此时的刘宗敏,哪里还顾得上吴三桂还是吴四桂,他彻底沦陷在陈圆圆的美貌中,毫不犹豫就将眼前的美女给掠走了。

刘宗敏这一举动,不仅得罪了吴三桂,也令李自成十分尴尬。 本来呢,李自成入北京后,他对下属们的工作进行了分工,他本人的工作重点,就是亲自招抚吴三桂等各地名将及为南下做准备。 所以,李自成曾经下令:不对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用刑追赃。 刘宗敏可倒好,他不仅对吴三桂的父亲一顿严刑拷打,还掳走了陈圆圆。这就相当于李自成在前边唱戏,刘宗敏在后面拆台。 再来说说吴三桂这边,本来他已经接受了招抚,结果半路上听闻刘宗敏抢了自己最爱的女人,他大呼上当受骗。

怒气冲冲的吴三桂率部杀回山海关,李自成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此刻他来不及惩罚刘宗敏。毕竟,他还指望着刘宗敏救场呢。 不过,刘宗敏早已不是当年壮志凌云的大将,他在温柔乡的浸渍下,早已没了驰骋沙场的热血。 无奈之下,李自成只能亲自出征。 吴三桂在杀回马枪之前,他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曾写信给多尔衮,表示要投降,并请求多尔衮快速入关。 当李自成和吴三桂展开激战的时候,多尔衮率领着部队也赶到了。 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了半个多月,吴三桂逐渐不支。 此时多尔衮果领兵杀入山海关,协助吴三桂击败了起义军,李自成和刘宗敏率领残部逃回北京。 李自成逃回北京,屁股还没坐热,吴三桂和多尔衮率军杀奔而来。 七天后,李自成和刘宗敏盘踞的北京城失守,两人带领溃退的农民军仓皇出逃,刘宗敏连掳掠而来的陈圆圆都来不及带走。 陈圆圆因此留在了北京,最终被吴三桂找到,重回了吴三桂的怀抱。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朝诗人吴伟业用14个字,概括了吴三桂为了陈圆圆愤而投奔清军的典故。 爱妾失而复得,吴三桂再也不想体验失去的滋味儿了。从此之后,无论他到哪里,他都要将陈圆圆带在身边。 直到顺治十六年,也就是陈圆圆36岁的时候,吴三桂平定了云南,并以平西王的身份在昆明开藩设府,此时的陈圆圆依旧年轻貌美,她独得吴三桂的宠爱,可谓是风光无限。 随着吴三桂实力的不断扩张,云贵也成为他的独立王国,清廷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吴三桂有权有钱,陈圆圆的生活也越来越优渥,但她却不似以前那般开心幸福了。 甚至,吴三桂的平西王妃,也是后来居上的张氏。这是为何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圆圆也逐渐年老色衰。再加上陈圆圆沦落风尘的身份,吴三桂是不可能让她当正妻的。 后来,吴三桂兴建了安阜园,并购买几十名江南十四五岁的名伶置于园中,陈圆圆由此逐渐失宠。 即便陈圆圆不再获得专宠,但她作为吴三桂资历最深的妾室,她在平西王府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而且,陈圆圆还收养了吴三桂低级嫔妃所生的二儿子吴应麒,可见吴三桂还是很重视她的。 关于陈圆圆的结局,《漫游纪略》和《天香阁随笔》是这样记载的:吴三桂穷奢侈欲,妻妾众多,失宠的陈圆圆心灰意冷,再加上与吴三桂的正妻张氏不和,她便离开吴三桂,进入道观当了女道士,平日以素食为主,以青烟为伴,最终在孤独中了绝余生。 这个说法的真伪无法辨识,但随着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坟墓被发现,可以肯定的是,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造反,但仅仅过了五年,吴三桂就在衡州病死了,陈圆圆自此失去了依靠。

吴三桂一死,整个吴氏集团迅速土崩瓦解,吴三桂的家人也遭到了清廷的追杀。 就在陈圆圆不知所措的时候,马宝找到了她,要带她和吴家的儿孙一起逃走。 马宝是吴三桂的心腹之一,他跟吴应麒的关系也很好,而吴应麒又是陈圆圆养大的孩子,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替吴应麒分忧。 由于当时清廷已经发布了对吴三桂家人及其亲信的通缉令,为了躲避官兵追捕,吴应麒与马宝带着众人走山路逃到了贵州岑巩县境内的山村。 从此,陈圆圆便和吴家人在山下定居,经过百年来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这个叫作“马家寨”的村落。 在贵州省岑巩县,发现了陈圆圆的墓地,她的墓碑上是这么写的: 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孝孙男吴仕龙、吴仕杰,曾孙吴大经、吴大纯,孝玄孙吴朝达、吴朝选、吴朝魁、吴朝政、吴朝玺、吴朝柱、吴朝相、吴朝值;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月吉日立。 由此得知,陈圆圆当时有个儿子叫吴启华,还有两个孙子,分别叫做吴仕龙和吴仁杰。

也就是说,晚年的陈圆圆儿孙满堂,可以说是十分幸福的了,只不过因为她身份敏感,所以后半生基本上是深居简出。 陈圆圆深受吴家后代的尊重,她于康熙三十四年离世,享年72岁。 陈圆圆临终前曾留下吴三桂的遗物皇伞、御字簿、大刀、金银等物,这些东西至今还在吴家后人手中。 陈圆圆去世后,吴家人将其埋在了吴三桂旁边,让这对“有情人”在地下也能相依常伴。 陈圆圆和吴三桂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传奇,也使得她成为了吴三桂的精神支柱。两人最终相依地下,也算是有始有终,终得圆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