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3.5%,大幅高于前值3.2%,创下202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大大高于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在金融市场引起强烈反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8个基点至4.55%,美元较其他主要货币也都有所升值。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延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时间,并下调降息幅度的预期,还有观点认为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

同日,美联储公布了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纪要显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担心通胀没有很快向2%的目标回落,虽然他们仍预计今年适合降息,但同时也预告可能很快放慢量化紧缩的步伐,通胀下降的进程将崎岖不平。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指出,核心通胀率的上升继续由服务带动。3月核心商品价格同比减少0.7%,但核心服务价格却上涨5.4%。美联储比较关注的是不含住房的核心服务价格,因其对工资增速和需求强度较为敏感,这一指标3月环比上升0.65%,与美联储降息所希望看到的背道而驰。令服务价格上涨较多的科目是汽车维修(环比+3.1%)、汽车保险(环比+2.6%)和医院服务(环比+1.2%)。

考虑到高利率可能抑制经济增长,瑞银仍然预期美国未来通胀率会逐渐降低。因为,虽然今年以来消费出人意料地强劲,但大部分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积累的额外储蓄已基本用完;信用卡利率目前处于历史高点,更多居民重新背负债务。瑞银认为这些因素可能意味着消费支出的增速未来将放缓。

基于最新数据,瑞银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9月开始降息,比此前预期的6月延后了3个月,全年降息50个基点,比此前预计的75个基点下调25个基点。考虑到较高的国债收益率和潜在的降息,瑞银目前仍然看好优质债券。

在美国最新CPI数据披露后,高盛也调整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预计美联储首次降息将在7月,而不是此前预计的6月。此前1月份,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从3月开始降息,今年一共料降息五次。

据报道,高盛一直在调整美联储降息的预期。2月初美联储会议后,高盛将美联储首次降息的预期时间推迟至五月,继续预计今年有5次降息。到了2月下旬,高盛不再预期美联储在5月降息,只预计今年将有四次降息。3月,高盛表示,美联储6月份降息近在咫尺,预计今年将降息三次,而不是四次。

通胀数据公布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从此前最有可能的9月推迟至11月,降息押注从75个基点大幅下降至50个基点左右,从市场定价数据来看,甚至还有部分交易员开始押注美联储全年不降息。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美国CPI连续第三个月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急于降息,但欲速不达,最终反而难以降息。往前看,美联储6月份降息的概率已经很小,中金重申此前观点,今年美联储可能只降息一次,降息时点可能会推后至第四季度。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机构预计美联储降息的时间会往后推延,但也有观点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会不降息。

东吴证券宏观经济团队认为,美国通胀还没有达到“实质性”改变的地步,预计6月美联储不降息基本大局已定,从操作程序上,当前的数据不可能让美联储在4月底、5月初的会上给出首次降息的预期引导,而且鉴于美国制造业PMI在3月重回50上方,今年不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上升。

“对美联储而言,我们认为其首次降息时点或将延后至2024年4季度,甚至有可能2024年不降息。”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指出,从3月份数据来看,通胀趋势下行的条件已有变化,美联储将有必要对去通胀进程重新校准,年中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消失,而9月FOMC会议离大选时间(11月5日)太近,且房租等核心服务通胀有一定的反弹压力,基准情形下,美联储或会选择不行动,因此首次降息时点或在4季度。若去通胀进程持续不及预期,美联储有可能2024年不降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