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近日,天茂集团(000627.SZ;国华人寿母公司)发布2023年报以及2024一季报,2023年营收496.99亿元,同比增0.17%。天茂集团旗下控股的国华人寿2023年营收为498亿元,接近500亿元大关。

2024年一季度,天茂集团营业收入174.87亿,其中保险业务收入152.94亿元。

计提准备金增加

天茂集团属于投资控股型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保险业务,保险收入占比99.99%,公司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和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业务。

目前,天茂集团持有51%国华人寿股份,直接持有60%、间接持有20%华瑞保险销售的股份(于2023年9月28日完成收购)。

国华人寿2023年保费收入403.78亿元,同比增加6.76%,其中寿险391.74亿元、健康险8.47亿元、意外险0.05亿元。23年赔付支出30.27亿元,同比增加53.57%,其中寿险赔付支出25.10亿元,同比增加71.88%,年报中表示主要由于满期给付增加。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2023年合并利润表中计提的保险业务责任准备金从22年的84.87亿元大幅增加78亿元至163.08亿元。对此,国华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冀爱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合并利润表“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增加主要是因为退保金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约100亿元,因此退保冲回的准备金比上年少,体现为当年准备金提转差比上年多。”

天茂集团财务总监陈大力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 国华人寿增加计提准备金, 同时国华人寿2023年投资收益有所减少。2024 年,公司将综合考虑偿付能力情况、现金流情况、市场情况,以及业务发展需要等多重因素,坚持规划适度保费规模的同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利润来源,适度降低负债成本。一是深化渠道合作,加强产品差异化,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持续关注期缴业务,优化缴费和业务结构;三是通过差异化的业务节奏及产品供给、坚定贯彻落实报行合一,实现负债成本下降;四是坚持银保业务做强,互联网做好客户服务,构建多元化渠道结构。”

退保金影响多重指标

截至2023年末,国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3.88%和131.56%。2024年第一季度,国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8.69%和129.73%。

根据原保监会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以下简称“偿二代”),保险公司应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00%。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实际资本/最低资本。从国华人寿2023年末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看,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始终满足监管要求。

实际资本是指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或破产清算状态下可以吸收损失的财务资源,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认可资产是指处置不受限制,并可用于履行对保单持有人赔付义务的资产。认可负债是指保险公司无论在持续经营状态还是破产清算状态下均需要偿还的债务,以及超过监管限额的资本工具。

最低资本即法定资本,是原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有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由可量化风险(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控制风险+附加资本(如逆周期附加资本)。

来源:国华人寿2024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大幅减少信托投资

从投资资产来看,2023年天茂集团加大了在投资性房地产(195亿元,+74%)、股票(180亿元,+57%)以及基金(75亿元,+27%)、债券(393亿元,+8%)的投资比例,大幅减少了信托计划(475亿元,-16%)的资金投入。2023年投资收益率为2.27%,低于2022年的4.04%。

天茂集团董事会秘书龙飞表示:“国华人寿逐步降低了高风险资产的配比,以保证整体收益的稳定性。”

据天茂集团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目前其金融工具科目仍然沿用此前会计准则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科目。并且可投资资产中,接近半数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一位资深审计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险企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新国际保险合同准则以及新金融工具准则,但只在境内上市的险企是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并且在执行新保险准则前可以不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对此,国华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冀爱萍在线上业绩发布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将按照财政部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等事项,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相关准则实施前的系统改造工作,相关进展和实施节点请关注公司的公告信息。”

来源:天茂集团2023年报

根据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新科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下简称FVTPL)类别资产预计在险企金融资产中占比较高。一位资深审计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短期金融市场波动会直接导致当期损益变动,特别是波动较大的权益类资产。

目前,由刘益谦实际控制的新理益集团同时也是天茂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24年一季报,新理益集团持股比例44.56%,刘益谦和其妻子王薇分别持股10.47%和11.25%。

银保渠道数量限制放开

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此前2010年11月颁布的《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中对“每个银行网点合作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不能超过3家”的数量限制,明确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

来源:天茂集团2023年报

对于银保渠道“1对3”数量限制放开的新政策,方正非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当下银行网点放开有利于更好发挥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优势,促进双方长期深度合作,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拓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范围。在合作保险公司的选择上,综合实力、品牌效应更强的头部公司将成为银行更青睐的合作对象。”

东吴金融团队则认为,“短期内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可以获得触达更多的网点合作机会,渠道竞争将会加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报行合一”的约束下,中小公司无法通过费用比拼的粗放式竞争获取市场份额,产品+服务的利益面临市场化竞争考验。对客户而言,银保产品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有望提升,消费者多元化保险需求有望被激活,银保渠道行业蛋糕有望做大。”

天茂集团董秘龙飞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国华人寿将持续深化外部渠道合作,在各渠道全面推进价值转型,形成渠道多元化发展。银保渠道是国华人寿价值贡献的重要来源,国华人寿将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提高专业化营销技能,持续提升价值。多元渠道将聚焦头部渠道,大力加强与华瑞保险的协作和联动,构建多元化的渠道布局。互联网渠道将持续加强市场分析,紧跟监管动态,优化业务流程,切实加强销售与渠道管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