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由于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所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了解历史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了解历史的第一个途径就是那些古代社会的文学作品,而通过文学作品的描述,我们也能够认识到一些古代人物的形象。

虽然说有一些文学作品是根据历史故事来进行撰写的,但实际上,为了能够达到更加矛盾的文学效果,这些作者也会对故事进行相应的改动。曾经,在河北地区出土了武大郎的陵墓,而在对这一陵墓进行发掘之后,一个长达六百多年的骗局也被就此揭开。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武大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在《水浒传》当中,他的故事会被篡改呢?

在1992年的冬天,河北省出土了著名历史人物武大郎的陵墓,在这座古墓当中,整个墓穴呈现着一种圆井型的结构,且没有任何遗物的留存。当时,为了能够对先祖进行缅怀,武氏族人也将武大郎的墓修葺一新。

据了解,在有关专家打开武大郎的墓穴之后也发现,与《水浒传》中记载的不同的是,武大郎本人身高大约在七尺,换算成当代社会的标准大概在一米八左右。可以说,这样的身高与小说中那个矮小的形象并不相符。在对武大郎的陵墓进行重新修缮之后,武氏族人也为武大郎撰写了一篇碑文,而在这篇碑文的帮助之下,真实的武大郎也形象也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武大郎原名武植,在早年期间,武植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他也接受过好友黄堂的资助。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武植成功考上了进士,并当上了县令。在做官期间,武植清正廉明,为当地的百姓们带来了非常好的生活。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当官之后,都会对朋友提供帮助,而武植也不例外。在做官之后,黄堂因家中失火而投奔到了武植的身边。当时,黄堂希望武植能够为自己谋取一官半职,但令黄堂感到意外的是,虽然说在武植家中借住期间,武植对他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但武植却始终没能给他谋取一个官职。就这样,黄堂感到十分气愤,而为了能够报复武植,黄堂便四处编造有关于武植和他妻子潘金莲的谣言。

在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并不像《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水性杨花,潘金莲出身于名门,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在与武植组建家庭之后,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然而,基于黄堂的诬陷,很多人都认为武植和潘金莲之间有着非常大的矛盾,除此之外,当地的一位恶少西门庆也决定与黄堂一同对武植进行污蔑。就这样,潘金莲被塑造成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形象,而潘金莲私通的对象,正是这位当地的恶少西门庆。

然而,令黄堂感到意外的是,在回到家乡之后,他却发现家里早已经盖起了新的房子,而黄堂的妻子也表示这个新房正是武植派人建造起来的。面对着武植的好意,黄堂感到非常后悔,但由于他所编造的武植和潘金莲的形象早已经轰动各地,所以,施耐庵也将这段故事写进了《水浒传》的小说当中。

虽然说当时的黄堂曾经向众人澄清过武植的形象,但由于大家早已对谣言深信不疑,所以,黄堂的澄清也未能得到众人的认可。就这样,在此后的六百余年时间之内,人们也普遍认为武植是一个软弱无能,且被妻子和西门庆欺凌的负面形象。而直到武植之墓被重新修砌起来之后,他的真实形象才正式展现到了世人面前。

结语

通过武植古墓的发掘工作,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其实真实历史上的武大郎并不是一个负面的形象,而他的妻子潘金莲也同样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可以看出,谣言对于一个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说没有武大郎古墓的出土,或许我们也仍然会认为武大郎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人物。

由此可见,在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时候,也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并结合相关真实的历史资料,不能够通过带有艺术加工色彩的文学作品,去对古代社会的人物进行最终的评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