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97年7月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五楼,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

英国米字旗在香港缓缓落下,中国国旗和中国香港区旗冉冉升起,十几亿中国人民通过电视观看了这一盛世壮举,举国欢腾。

一百多年的耻辱终于在这一刻被洗刷。

此前香港遭受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被英国人剥削、压迫。

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周南说:

在香港回归前,英国在大量投资,每年就能从香港赚走上千亿元的投资利润。

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撒谎,说:

“我们没有从香港带走哪怕一个便士。”

资本家都是唯利是图的,英国又怎么可能放弃如此巨额数目的财富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回归前英国人是如何掠夺香港财富的。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

提起香港被割让,自然离不开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在国内建立了许多近代化工厂。

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源源不断的生产出了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为了给这些工业品打开销路,英国便开始在全世界寻找市场。

而拥有4亿人口、一千多万领土的清帝国,便成为英国资本家眼中的一个巨大市场。

英国人开着满载商品的蒸汽船来到清朝通商口岸,本以为可以大赚特赚,没想到却遭遇当头一棒:产品滞销!

因为当时的清帝国还处于封建农业时代,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根本不需要英国的商品。

再加上清朝政府对外国人十分警惕,仅限于广州十三行与外国人做生意。

外国产品进入清帝国要征收20%的重税,所以英国人的产品在清帝国根本没有什么销路。

相反,英国乃至欧洲人对清朝出产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十分喜欢,花费了大量的白银购买。

英国人不但没有从清朝赚到钱,反而被清朝赚了很多钱。

为了弥补贸易逆差,英国人开始向清朝贩卖鸦片。

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不但损害了中国人的精神和肉体,还使中国由以前的入超国变成出超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

当林则徐等有识之士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后,来到广州进行销烟,英国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清朝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向英国割让香港岛并进行巨额赔偿。

英国人为什么要清朝割让香港岛呢?

因为香港岛位于珠江口外,距离广州不远,英国船只从欧洲、印度驶来,停泊在香港岛,以此作为军事、贸易据点向富庶的珠江三角洲一带进行商品贩卖和武力威慑。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北面的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

1898年,英国再次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租期99年。

通过以上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强占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地即现在的整个香港特区。

至此,英国完全确立了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一战之前香港是英国在亚太唯一的海军基地,由此可见香港在英国全球布局中的重要性。

资本家唯利是图,英国占领香港,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不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而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

英国人是如何掠夺香港的?

占领香港后,英国人便以此为基地,对华南、华东进行产品倾销和经济侵略

香港一直是被作为一个自由港口来使用的,英国占领香港以后能够通过香港自由的将货物运送至中国大陆地区。

根据不平等条约,自由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运送到香港的货物都不受中国海关的管束,还能够免收关税

关税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每年能在关税上节省上亿白银。

另一方面它也靠近东南亚,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产品,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香港都可以作为一个中转站从中获利。

在整个西方阵营中,唯有英国占领的香港靠近华南最重要城市广州。

香港的地位形同广东的“租界”,英国人自然要充分利用,它对于英国的价值几乎是一台印钞机!

虽然随着大量英国资本涌入香港,香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全球三大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

但英国人的目的是为了攥取更多的中国财富,而不是为了建设香港。

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号称“贸易自由港”,奉行低税率政策,以吸引世界各国的资金。

可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不会在这里赚钱,相反英国的这项政策让自身大发横财。

比如英国资本在香港组建了许多大公司,垄断当地的民生产业如交通、通讯等,压榨香港人,获得了巨额收入。

英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工厂,虽然名义上每天工作8小时,但附加条件是工人要“自愿”加班。

工厂主为了让工人“自愿”加班,甚至锁住大门禁止离开,直到完成加班时间之后才允许离开。

香港的繁荣是英国带来的吗?当然不是。

香港的繁荣是那些在工厂里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人用血汗和眼泪换来的。

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态度是:香港是被英国占领的中国领土,中国会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

因为当时国内时局变动,许多中国富商和技术人员为了躲避战乱,迁居香港,为香港带来了大批资金和经验丰富的劳动力,让香港经济开始起飞。

朝鲜战争后,西方对中国进行封锁,香港成为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唯一中转站,地位也随之变得非常重要。

一方面发展轻工业加工业,一方面发展转口贸易,经济迅速发展,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十三行”,形成了一种殖民地畸形繁荣。

港英政府为了敛财,大力推行转口贸易、金融市场和房地产。

这三个最赚钱的行业都是英资公司控制,对中资公司则是百般打压,甚至直接出台政策禁止其参与业务。

比如英国资本财团垄断了香港的地皮生意,通过坐地膨胀和高价出售的方式,获得了丰厚的土地收入。

金融方面,在英国人的诱导下,香港股市陷入到了疯狂的非理性的飙升中。

香港人民全民炒股,人人沉浸在不劳而获的发财美梦中。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基础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而不是人为刻意的炒作。

但英国人根本不管这些,等炒高了股价时机成熟后英国人便挥动镰刀,大肆收割韭菜。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三次股灾、金融危机以及房地产泡沫,香港人损失惨重,许多人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这都是英国人疯狂掠夺香港财富、不顾后果的“竭泽而渔”的结果。

所以说在百年殖民统治中,英国就是趴在香港人民身上吸血的“吸血虫”

香港四大英资财团

在香港未回归之前,香港的各行各业和经济命脉完全是由英国资本财团把控和垄断的。

其中四个英资财团中最为强大,它们分别是:

汇丰财团,太古财团,嘉道理财团和怡和财团。

汇丰银行于1865年在香港成立,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是香港的老牌英资财团。

另外,它还是香港有资格发行港币的的三家银行之一。

在香港,它是经济巨无霸般的存在,香港人都把汇丰称为“财神爷”

在鼎盛时期,汇丰银行的市值占了香港股市的十分之一,甚至可以主导香港的经济。

香港富豪包玉刚和李嘉诚在发家过程中也得到了汇丰的支持,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太古财团是由英国商人创建,它涉足的领域有房地产、航空、金融等,香港有名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就是它旗下的一个附属公司。

嘉道理财团是由英国籍犹太人创建,它主要的业务是电力,是香港两大主要电力供应公司之一。

除了电力之外,它旗下还有两个航空公司,一家是直升机服务公司,一家是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同时,嘉道理财团还拥有许多酒店。

怡和财团是四大财团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早在清朝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怡和洋行就与中国进行贸易,不过他们可没干什么好事,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

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怡和的创办人威廉·渣甸亲自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并撺掇英国政府从清朝手中夺取香港作为对中国的贸易据点。

清朝割让香港后,怡和洋行有了在华南的立足之地,开始在香港投资房地产。

1872年,怡和洋行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

除了贸易外,它还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工厂、矿山、银行等各行业,甚至对中国发放各种借款。

抗日战争前,怡和洋行的产业遍布香港和大陆,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最大财团。

1961年,怡和洋行在香港上市,获超额认购五十多倍。

在2019年的财富五百强排行榜中,怡和财团排名280位,711便利店和宜家就是它的产业。

除此之外,香港还有颠地洋行、沙逊洋行等其它中小英资财团,它们都因向中国出口鸦片而成为巨富,后又垄断了香港经济的方方面面。

所以说,英国人从香港每年掠夺走上千亿的巨额财富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

香港回归后,虽然这些英资财团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仍然在香港许多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腐败横行的殖民统治

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时,香港总督由英国政府直接任命,香港人根本无权过问。

港督之下的香港政府高级官员大多都是英国人,这些英国人在香港都抱着捞一笔的心态,根本没有真心真意把香港建设好。

香港著名社会活动家杜叶·锡恩,把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描述为“罪恶的天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虽然经济繁荣,但腐败横行,贪污受贿成为常态。

英国人葛柏曾在香港警队长期担任职务,最高职务为香港总警司。

他在任期间包娼庇赌、收受贿赂,与四大华人探长勾结,从香港的歌厅、妓院、麻将馆、烟馆等赚取了总额达430万港元的赃款。

据香港警察秘密调查,他在加拿大还有1.2万加元的储蓄。

葛柏为了逃避处罚,卷走巨款以提前退休为名逃回英国。

虽然后来被引渡回香港,但因为“证据不足”,他被指控的贪污款项仅为2.5万港元,最终只被判处四年监禁。

英国高级警务人员贪污受贿,他们的手下当然也吃拿卡要。

其中四个华人探长吕乐、蓝刚、韩森和颜雄更是横跨黑白两道,以权谋私大赚特赚,为黑社会当保护伞,做尽了坏事!

其中吕乐贪污了5亿,被称为“5亿探长”!蓝刚贪污了1亿港元……

当时的香港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警队的贪腐行为和社会治安恶化。

英国人害怕香港人游行示威会导致大规模暴乱,危及他们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于是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成立了廉政公署。

1997年7月1日后,随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的势力逐步消退。

爱国爱港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流思潮,香港再一次融入了祖国大家庭,香港明天会更好!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