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有接续奋斗,才能续写绚烂荣光。

100多年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以一篇雄文《青春》振奋青年斗志、唤醒青春中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100多年来,一代一代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青春依然是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

 

青年工程师:攻克超级难度 建设超级工程

伶仃洋上,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朝着6月具备通车条件的目标全力冲刺。在这个集桥岛隧于一体、建设难度堪比“风中穿针、海底绣花”的超级工程背后,有2000多名青年工程师扎根一线、攻坚克难,一次次向行业高峰发起挑战,目前,项目正开展机电、交安、路面、房建等工程施工,岛上绿化施工也在同步开展。

 

桥吊司机:远程精准操控 高空“穿针引线”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桥吊正在紧张作业,这里一共有50台桥吊,控制它们的是21名青年桥吊司机。操控室里,他们紧盯大屏幕,借助遥控桥吊设备上装配的摄像头,通过触摇杆、按钮等发出指令,2分钟就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装卸作业。据介绍,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141名桥吊司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正是有这些桥吊司机24小时不断探究技术、提高作业水平,才让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不断提速,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高铁线路检修工: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

济郑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去年全线贯通运营。这个清明假期,高铁线路工人坚守在一线岗位,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队伍要利用3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对济郑高铁线路进行检修。他们通过敲击线路上的螺丝,从声音中判断螺丝是否松动;他们精确调整火车钢轨的轨距,将线路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从而减少车轮与钢轨的摩擦。一次作业要检查3.6公里线路,上万颗螺丝。

 

科研人员:创新逐梦 探索宇宙奥秘

位于上海浦东的张江科学城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清明假期,不少年轻人依然在岗。在这家研究所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中微子探测器的技术验证工作,计划未来在南海水下3500米建成全国首台深海中微子望远镜。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通过物理和天文方面的研究,寻找宇宙中极大和极小间的关联,探究极端宇宙条件下物质的形成与演化。目前,张江科学城已有23000多家企业入驻,50万人在这里创新逐梦。

 

农技人员: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这里是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绿油油的小麦进入拔节期,农技人员和新农人正用植保无人机展开喷防作业。目前,这里种植了23个不同品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这样的高产种苗是基地与安徽省农科院皖北研究院合作的成果,16名农业科研人员扎根在此,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用青春和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