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名学生。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麟潭乡,有博主用视频记录了当地一所村小“一师一生”的上课日常,感动了不少人。

近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随着唯一的老师周祥生退休,以及唯一学生转学到中心小学,这所名为石下小学的村小也退出教学舞台成为历史。坚守村小30多年的周祥生说,自己像一艘渡船,守着一方孤独,把学生们渡到理想的彼岸。

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村小老师的从教人生。

两个人的升旗仪式

江西省崇义县麟潭乡石下小学,空荡荡的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没有音响和音乐,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站在台上,一边升旗,一边用洪亮的声音唱着国歌。国歌响起,台下唯一的学生随即举右手敬礼,清脆的童声和着老师的声音。偌大的操场,两人声音传得老远,回荡在山村里,久久不息。

两个人的升旗仪式

虽然只有两人,但升旗现场仪式感满满。国旗下,“一师一生”笃定的表情,渺小又透露出力量。

近日,这段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看得不少人泪目。9月4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拍摄该视频的黄芳锦。他介绍,自己也是当地一位教育工作者。视频中升旗的老师是他的同事兼好友,叫周祥生,今年60岁,已退休。这是周老师退休前在石下小学举行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参与升旗的学生只有一人。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师一生”在这所村小的最后一段侧影。

“一师一生”的课堂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安静的教室里,一张书桌凳,一个戴红领巾的学生端坐着,正仰头看着黑板。周祥生在黑板上写完几组字词后,径直看向学生。体育课上,乒乓球台,周祥生发球,对面接球的,同样只有一个学生。

“虽然只有一名学生,但该开的课程一科都没少: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周祥生说,退休前的一学年里,村小里只有他和一个学生,清洁、杂事等,他一个人做,上课时间不变,每天上午八点半上课,“一对一”教学,从早到晚。他要随时随地看着学生,需要很重的责任心。除了文化课,思想德育也很关键。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必不可少。“要教会学生最重要的道理,是爱国、爱家乡。”他说。

30多年守一方孤独

周祥生透露,自己也是石下村人,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时,差两分没有考上大学,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代课老师,后来通过招考,从代课老师转为正式公办老师。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名学生

上世纪90年代,他调回村里任教。“当时,石下村很需要老师。当然,我也有私心,家里有孩子老人要照顾。”他回忆,石下村小很早就成立了,最多时学生有160多人,老师也有7位,后来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也相应减少。学生上四年级时就需要转到乡上中心小学,这也是当地村小的普遍现象。最近几年,村小的学生都只有几个,“2019年,村小只有我一个老师,到去年下半年,就只剩我和一个学生了。”

从教43年,在村里教书30多年。在他看来,孤独肯定会有,“别人都说,村小老师是守着一方的孤独。而我自己,就像一艘小渡船一样,把学生们渡到理想的彼岸。在孤独里,寻觅满足和欣慰,也是一种享受。”

崇义县政府官网显示,2021年在岗农村从教三十年及以上教师拟奖励名单中,就有周祥生。

上游新闻记者还联系上学生家长刘大爷。“去年上半年,村小还有3个学生,到下半年,其他学生家长将孩子转走了,就只有我孙子一人在学校。”刘大爷告诉记者,前不久,随着周老师退休,新学期孙子也被安排到乡里中心小学继续上学。当初,孩子选择在石下村小读书,一是离家近、好照顾,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周老师。“他教了我儿子,现在又教我孙子。”刘大爷还很庆幸,周老师是“一对一”教学,孙子享受的是专属服务,有时自己因为忙碌没有来得及接送孙子,周老师还会将孙子送到家,很是负责。

村小走出去的清华博士

据周祥生个人统计,在这所村小任教以来,从村小走出去的学生中,二本以上的有60多人,还有人考上清华大学等名校,“他们通过学知识,走出乡村,改变了命运,很为他们感到高兴。”

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周祥生曾经的学生吴先生。他透露,自己是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目前在中南大学任教。在中南大学官网上,记者查询到吴先生的相关信息。信息显示,吴先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为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毕业院校为清华大学,曾获荣誉: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一对一”教学

“我就是石下村人,一年级到三年级就读于石下小学,当时周老师教我语文。”吴先生记得清楚,小时候,自己性格内向,刚上一年级时不适应,周老师上完课会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聊一聊。上到三年级,他开始变得特别调皮,还私自下河游泳,被周老师抓到狠狠教育了一通。生活中,周老师无微不至,同学们午餐是把饭盒带到学校,周老师不让大家吃冷饭,每到中午就会去食堂里用蒸笼把大家带的饭菜热好。让他特别感动的是,自己面临升学的重要节点,周老师给出的很多建议,为他解疑答惑,并且终身受用。“因为小学时候打下好的基础,才能让我后面能够越走越远。”

同样出生在石下村的周女士,是毕业于南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石下小学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我和同学一块上学一块玩,很快乐。”周女士告诉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时候,自己家里没有电视,周老师会带着班上小孩一起去他家看电视动画片。在她看来,周老师又细腻柔软又严厉:“小时候调皮,有一次,我把跟我关系不好的一个同学的东西丢了,被周老师很严厉批评了。”升学时,周老师鼓励她“一定要考出去”,也给了她重要启示。“在这样的鼓励下,好些同学都考得比较好,吴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博士,还有一个罗同学,是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很多人都有了光明的未来。”

村小没了学生是社会发展规律

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崇义县教科体局。工作人员证实,石下村人口不多,许多村民也在外务工,随着学生转学、升学,石下小学目前已经没有学生就读,这属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现象。一些家长根据自身家庭和工作情况,灵活选择孩子上学的地方,有的孩子随父母在外地上学,有的是到乡镇的中心小学就读。

体育课不能少

该工作人员称,上一学年,石下小学的确是“一师一生”,随着老师退休,这学期该学生已经转移到中心小学就读。对于坚守边远乡村的老师,教育部门有相应的补助补贴,中心小学也会定期派专业老师下到村小进行送教。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实习生 陈传航 文一 图片来源/黄芳锦

编辑:朱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