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实习生 王宇 吴怡婷 文图】日前,呷哺集团发布业绩预告称,2023年营收约为59亿元,同比增长约25%;净亏损约为1.8亿元~2亿元。

虽然亏损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但呷哺集团已是连续三年亏损。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1年呷哺集团亏损分别为3.53亿元,2.93亿元。红海竞争,呷哺要如何“扑腾”才能留住消费者?

呷哺集团去年亏损或超1.8亿元

业绩预告中,呷哺集团针对亏损情况作出了具体解释。

一是谨慎复盘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于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亿元;二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6亿元;三是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仍然亏损。

呷哺集团创立于1998年,旗下呷哺呷哺品牌主打“一人一锅”台式小火锅的模式,迅速走红市场。2014年,呷哺集团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公告中提到的湊湊,则是旗下另一品牌,2016年正式推出,定位中高端市场,主打“火锅+茶憩”的复合式新业态。除此之外,旗下餐饮布局还有新式茶饮品牌“茶米茶”、烧肉品牌“趁烧”等。截至2023年6月底,呷哺集团共拥有呷哺呷哺843家、湊湊249家、趁烧2家。

定位中高端消费,湊湊顾客人均消费近年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2年,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137.0元、140.6元、150.9元。2023年上半年则首次出现下降,降至142.2元。

从湊湊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见,它试图进一步提高“性价比”。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湊湊陆续推出区域定制化的高性价比产品组合,如半份菜、夜宵外卖套餐、高峰节庆套餐,还借力让利储值活动、畅吃卡活动等,提升会员服务和顾客黏性。

实际上,呷哺旗下品牌中,湊湊并非一直在“拖后腿”,2022年,224家湊湊餐厅业务收入达22.59亿元,首超呷哺呷哺。反观后者,面临的挑战似乎更多些。

涨价的呷哺呷哺不香了?

创立之初,呷哺呷哺特色鲜明,主打“一人食”“高性价比”,被消费者广泛认可。但近年来,随着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的不断飙升,翻座率也在持续下降。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间,呷哺呷哺人均消费分别为48.4元、53.3元、55.8元、62.3元、62.5元、63.9元;翻座率呈递减态势,从3.3次/天下跌至2.0次/天。

高性价比对消费者选择呷哺呷哺的影响有多大?最新的数据或能说明问题:呷哺集团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呷哺呷哺人均消费降至58.4元,翻座率回升至2.4次/天。

“呷哺现在进入了青黄不接的节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方面,呷哺呷哺特色渐渐不明显,而湊湊走中高端消费市场,抓不住当下盛行的大众化餐饮消费红利。虽然呷哺集团营收上升,但利润表现仍待加强。”

实际上,创造盈利点,呷哺去年也有一系列创新动作。2023年5月份,呷哺集团推出年度付费会员卡,被“寄予厚望”。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曾提到,呷哺集团的会员数目前已突破3200万,预计2023年底会员数将达4000万。“根据呷哺集团目前的会员情况,我们初步计划付费会员到2023年年底达到300万人,力争达到800万人的目标,届时,付费会员这一项的收入可达6亿元至16亿元之间。”

付费会员所带来的成果有待进一步考量。但也要看到,其在增加品牌会员黏性、提升复购方面有着积极作用。3月13日中午,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了郑州呷哺呷哺、湊湊部分门店,多位顾客表示是品牌常客。呷哺呷哺丹尼斯2天地店单独就餐的一位消费者表示,进行会员储值后,消费频繁;湊湊永威木色店一位顾客则表示,湊湊菜品常有创新,就餐环境安静舒适,性价比不错;另有大红袍珍珠奶茶成为多个顾客提及的“心头好”。

此外,其业绩预告称,在持续管控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上,呷哺集团还推出小份菜、区域定制化、全时段多场景等组合拳;增加战略供应商数量及集中采购的优势,有效降低平均采购单价;通过新小店模式、“重设计、轻建材”投资模式,优化餐厅盈利模型等一系列措施。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到6689亿元,但增速将从2019年的10%降至4.3%。可见红海竞争下,呷哺的调整还需提速。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