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及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深战略合作。4 月初,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拓展其业务范围,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针对终端客户的官方自营多样化金融解决方案。该业务覆盖保时捷品牌新车及易手车领域,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汽车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保时捷深知,充足的资金储备对促进业务扩张至关重要,因此坚定致力于增强自身融资能力。通过与全球头部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时捷将扩大公司资金规模,优化资金结构,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合作备忘录,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分别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以及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融资领域展开合作。三家银行为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提供银行信贷服务,以支持保时捷自营租赁业务的增长。

“随着市场上新能源产品的选择日益丰富,消费者对汽车服务的期望也愈发高涨。我们致力于提供一系列便捷且多样化的购车解决方案,提振消费者的购车信心和热情。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让中国消费者的跑车梦想触手可及,”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先生(Michael Kirsch)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为保时捷品牌强化在华汽车金融生态奠定基础,同时再次强调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强强联手 响应汽车金融市场需求

保时捷与中国银行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自2017年起便在中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展开广泛合作。签约仪式上,保时捷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 Volker Reichhardt 先生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张欣园先生现场见证,保时捷中国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兼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洪声女士、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汪涛先生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刘连军先生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

保时捷融资租赁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达成战略融资合作

此外,保时捷融资租赁还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及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两家知名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并先后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此次保时捷融资租赁与中国工商银行的签约为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合作。而瑞穗银行在此次签约前,已与保时捷金融服务在日本、美国和德国市场开展过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合作。

保时捷融资租赁与瑞穗银行(中国)达成战略融资合作

保时捷与三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是深植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举措。一方面,合作将有助于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实现资金融通,增强公司融资实力,推动品牌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合作也将进一步赋能银行在融资模式和服务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先行布局 深耕电动出行服务体验

合作伙伴银行的坚定支持体现了各方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共同承诺,同时反映出各方充分认可该业务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这一战略合作,保时捷将进一步布局电动出行领域,通过灵活的汽车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良好的购车体验,也为产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助推。

保时捷官方自营融资方案提升客户购车体验

作为保时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负责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融资租赁和移动出行业务的开展。2024年,保时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首次推出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无忧捷享”和“无忧先享”两款自营融资租赁产品。新产品融合了品牌优势和产品实力,在产品配置、融资政策、残值评估、数字化体验与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中国银行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拥有比较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了以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2011年,中国银行成为新兴经济体中首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目前已连续13年入选,国际地位、竞争能力、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大型银行前列。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卓越的品牌价值。中国工商银行向全球超1,205万对公客户和7.4亿个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连续十年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榜首和美国《财富》500强榜单全球商业银行首位。

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由日本瑞穗银行在中国上海市成立的外商独资银行,隶属于代表日本的全球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的瑞穗金融集团。在中国沿海及内陆的主要城市拥有业务网络。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积极与中国主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境内银团市场外资行榜首,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持续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