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等古代史学家,不乏博览群书、了解历史的大儒,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却并不如意,无法“凭智慧免于极刑”,难以“保全自身”。
       这其中有何故事?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明明深谙历史,却为何无法以史为鉴,避免生命的苦难?


       司马迁之弃言获罪,暗失阳台
       司马迁,字子长,河内温县人。他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父亲司马谈是秦始皇平定巴蜀有功的大将,官至左庶长。司马迁20岁开始游历各地求学,临海观海日出而作《海东赋》,足迹遍及河西、陇西、巴蜀等地。
       37岁时,司马迁继承父职,担任汉武帝朝廷的太史令一职,掌管记载天文、历法等事务。作为掌管史籍的太史令,司马迁整理历史典籍,采访当时的文士名臣,广泛收集资料,开始着手编撰他那部开山鼻祖之作《史记》。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兵三万征伐匈奴,其孙李陵率五千人作为辎重部队。热血沸腾的李陵不甘心充当运粮官,志在立战功,自请出战。汉武帝见他主动请缨,准其独立统领部队作战。然而此举失算,李陵仅带五千步卒,遭遇匈奴主力八万骑兵围攻。李陵奋力抵抗,斩杀敌军万余,后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只得率四百余人突围投降。
       一年之后,传闻李陵已背叛汉朝,正协助匈奴训练士兵。群臣纷纷声讨李陵,唯独太史令司马迁力辩李陵忠勇,认为其必定会设法回归汉朝报效祖国。然而此举加剧了汉武帝的猜忌,认为司马迁妄自揣测李陵心思,以讹传讹。于是在酷吏故意挑拨下,以“诬罔”之罪判处司马迁宫刑,阉割其阳具。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司马迁从骤然跌入了人生低谷。作为一个儒生,被阉刑乃是最大的耻辱。司马迁悔不当初,恨不能时光倒流。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自述,自己“少负不羁之才”,平日里敢于直言规劝,又过分媚上讨好皇帝,才会在脆弱的言论自由下遭此厄运。
       尽管日后李陵的清白得以澄清,司马迁也重新掌管史馆,但失去的永远无法挽回。这场波折成了司马迁心中永久的伤疤,让他在完成《史记》后,更加倾向隐逸,避开权力中心。
       司马迁的遭遇警示后人,在专制统治下,哪怕地位再高、学识再深,也难逃因言获罪的下场。纵观千古,如此案例比比皆是。那么,司马迁明明了解历史,为何还会重蹈覆辙?答案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但可以看出,个人对权力的盲目崇拜,常使智者失去理性判断。


       班固之追随奸佞,自掘墓穴
       东汉初年,有个叫班固的历史学家,继司马迁之后编撰了《汉书》,记载了东汉的兴衰历史。班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他的姑母曾任汉成帝的婕妤。少年时便以文采出众著称,16岁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来家道中落,22岁时只得返回故乡居住,开始编撰《汉书》以示门第。
       有一次,班固被告发“私修国史”而遭拘捕,正在为他担忧的弟弟班超连夜赶赴长安请命,帝幸听从解释,不仅释放了班固,还任命他担任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提供修史所需的一应资料。


       在这优越的条件下,班固仅用六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汉书》。当他50岁时,身为史官的他名利双收,本应沉浸在编年史的喜悦中。然而他心中渴望更大的荣誉,于是决定紧贴权贵,追随当朝大将军窦宪出征边疆。
       窦宪勇猛果决,深得皇帝宠信,权倾朝野。班固对其表示崇拜之情,写下颂文来歌颂窦宪的戎马生涯。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成全了一个军阀,助纣为虐。


       窦宪性格暴戾,屡有违法乱纪之举,甚至萌生谋反之心。公元89年,窦宪谋反案发,全家被赐死。班固作为窦宪的心腹,也难逃一死,他在狱中离世,终年仅60岁。
       人生最可贵的是清醒的判断力。班固虽然深谙东汉史事,却还是目光短浅,误信奸佞,追随窦宪招来杀身之祸。历史演义从来没有如果,但我们仍然不禁感叹,要是班固当初能远离权斗,专心著书立说,他原可以安度晚年,享受史学家的荣光。


       范晔之参与谋逆,自取灭亡
       南北朝时期,南齐国有一史学家范晔,曾修撰《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范晔生于书香世家,多才多艺,尤其善于写文章,还能弹琴吟诗,性格比较洒脱。
       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朝,范晔开始仕途,担任州刺史。可能由于他性格较为放荡,后来被贬为一县令。这期间,范晔全力以赴编撰《后汉书》,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这部历史巨著记载东汉的兴衰及三国分裂的前奏,是本千古绝唱。范晔因此一举成名,声名远扬。
       然而好景不长。原本以为可以安度中年的范晔,在47岁这年再次卷入了一次政治风波之中。这个风波的主人公是皇帝的第四子彭城王刘义康,他通过在母亲丧期把持朝政,逐步把皇帝边缘化。彭城王架空皇权的做法引起朝中郁郁不平的声音。这时,彭城王的心腹找到范晔,拉拢他参与策划废黜老皇帝,立彭城王为帝的谋逆活动。


       或许是酒后失态,范晔最终还是加入了这个阴谋组织。谁知道这个风声走漏,范晔很快被捕入狱,和他的三个儿子一同就地正法,无端丢了性命。
       范晔参与谋逆显然是一个错误决定。他明明深谙北周宫廷政变频繁的历史,却还是没能从中汲取教训,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这再次证明,历史知识对个人的现实判断并无太大帮助。我们获取信息再广,也难以抵御人性的软肋与本能的冲动。


       陈寿之清高避世,仕途波折
       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史学家陈寿,年轻时曾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后来整理三国史事,撰写出脍炙人口的《三国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寿的父亲本是马谡手下的将领。马谡在与诸葛亮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后,陈寿一家顿失依靠。
       刚刚十几岁的陈寿就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在老师谯周的指导下,他很快积累了丰富的史学知识。233年,蜀汉君主刘禅登基,陈寿作为谯周弟子,得以在推荐下进入政府机构工作,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然而好景不长。陈寿与掌权的宦官黄皓理念格格不入,竟然得罪了这个心狠手辣的奸臣。黄皓连续设计把陈寿降职,甚至流放他到偏远城池担任地方官。
       263年,蜀汉灭亡投降曹魏。失去故国的陈寿流落他乡,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得以转运到魏都洛阳发展。陈寿虽然在魏国政府中逐步升迁,但他的仕途始终不如意,兜兜转转都只是担任一些不重要的官职。


       65年的波澜壮阔人生历程里,陈寿始终未能飞黄腾达。然而我们不应该因此轻视他。没有若陈寿这样勤勉好学、坚持自己的史学家,就不会有今天流传千古的《三国志》,为后人研究三国历史奠定基础。
       从他的遭遇我们可以明白,历史学家也难脱俗世得失的羁绊。正因为抱持着人世间一般的感情,我们写下的史书才会更富有血肉与立体感。这也是后人读史的无尽兴味所在。


       端平历史的高度,方得悟事理的本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们虽然洞悉前人兴衰的轨迹,却依然难以避开人生的风雨飘摇,更无从规避权谋政变的危机。
       究其原因,一是历史学家也难超脱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难以保持足够的理性判断。二是个人的认知永远局限于有限的信息,难以对复杂的政局做出准确预测。三是历史只能告诉我们已然发生的事件,而无法预知未来的事态发展。它最多给了我们类比的基础,却没有准确的应对之策。
       或许,我们不应指望从历史中获得太多实战经验。相反,如果能超脱烦忧,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审时度势的睿智,则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不那么容易被激情冲昏头脑,做出后悔莫及的决策。


       结语
       历史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但如果我们学会抽离出事件本身,审视其中蕴含的道理,也许就能获得一点应对人生的指引。这需要我们跳出历史文本的局限,从更高的维度来把握事理的本原。也许正是这样,历史学家们的苦难经历才不会最终徒劳无益,而成为后人的哲理精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