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精密、繁杂的教育体系,其职业教育“在国内引以为傲,在国外是效仿的源泉”,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示范”作用的制度。具体概之,其主要是由学校职业教育与校外培训两大系统组成,其中全时制学校职业教育独立承担培训任务,而校外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模式为核心,而双元制一词于 19 世纪六十年代在德国发明,其目的是强调平等的责任、平等的伙伴关系以及公司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

魏玛共和国时期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成

1871 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工业革命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德国的工业迅速扩张,工业界、经济界对工业人才的需求远超于手工业培训的劳动力。而德国的社会组织格局是高度分化的,由诸多不同类型的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构成七十年代末期,以技术外包工人为基础的手工协会以及更具包容性的工业行会并存所有人都“为手工艺人的忠诚和会员资格而竞争”。

八十年代,政府开始考虑强制实施职业教育的举措。德国著名教育家及工程师吕克林,被后人称为职业教育的先驱。曾在 1882年,他提出了将职业教师的教育需求降低到一个适度的水平的方案,聘用训练有素的职业教师,使学生接受的课程符合新的经济形势变化,鉴于课程的弹性化设计且与市场紧密联系,因此,学生人数在 1888 年到 1913 年间翻了两番。

他在文章《现代手工业》中指出:把民众技术学校的教学视为职业教育,这种教学应当与学徒所训练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联系,他的观点对实施义务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1891年,政府对职业教育法令进行部分修改,其中,未满 18 岁的学徒和职工必须到补习学校学习,接受教育,否则将予以惩罚。

1899 年进修(补习)学校的教学内容发生重大改变,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变化,在全国推行按职业划分的进修学校,另外,新型职业学校得以建立,如商业学校,工艺学校等。20 世纪初,学校方面逐步展开专业工人的技能培训。

一战前夕,德国劳动力逐渐熟练化与专业化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代名词”。1901至1907 年录用的工人中,有23284 名是在工厂培训出来的,而手工业师傅培训出来的只有 4715 名。随着工业界培训人数的增加,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制定培训教程,但教程的编写人员是由已经受过职业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来编写,因此工业企业进行的职业培训正朝着专业化、制度化与合法化的路径发展。

1908 年随着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的成立,工业培训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厂企业得到专业职业培训成为可能,为解决战时物资与工人短缺的状况,1911 年德国技术委员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不但要把德国的青年培育成从事熟练职业活动的人,而且使其成为强健和能干的人。六年后,随着工人训练规模的扩大,委员会也开始了编订工人训练的教程。

随之,战败带来的帝政崩溃,德国因应国际的强制要求,组建临时共和政府一-魏玛共和国。该政府是在战败的废墟和内战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此时国内的无产阶级达到了高潮,1918 年革命实际上是宪政革命,它将德国从帝国变成了共和国,但就本质而言,它并没有引发德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掌权者在革命后仍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魏玛时期的教育承前制,谋求民主,主要体现在1918 年《魏玛宪法》,其中,法律的第 145 条规定,八年制国民学校毕业生需在此基础上攻读进修学校”,学习至 18 岁为止。进修学校的义务年限至 18 岁,年限的延长,相较于 1869 年的《北德意志联邦工商条例》以及德意志工业规则有明显的进步。

1920 年,帝国学校工作会议将进修(补习)学校以及初级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以普鲁士为例,1923 年开始对满 18 岁的青年进行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魏玛时期,职业学校国家被视为失业青年的“安置地”,“强制”他们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个人与社会对接的手段,为个人生存提供了重要基础。

废墟之上的重建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了终点,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自身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德国的未来从来没有像 1945 春那样不可预测,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无所不在,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仍旧是一个民族国家,但是二战后的分区占领使得德国丧失了一切,德国似乎看起来已不复存在,成为四个不同的他国领地。

德国人民心甘情愿地跟随希特勒进行德国“生存空间”的争夺战,而这场战争德国以惨痛的代价而终结,德国的伟大计划也如同“海上泡”化为想德国在枪林弹雨、炮轰之中,超过 250 万套公被毁,德国的大城市更是一片废墟。学校更是如此,掩埋于焦土之中,“70%的学校被破坏。”“战争使得大批学校毁于炮火,校舍严重缺乏如汉堡原有 400 所学校只剩下 60所学校还真正可以使用,莱比锡 105所学校只剩下 20”甚至一保完好的学校也被当做战地医院、难民营、收容所和军营。

学校设备、教学仪器、教材、课桌椅、体育器械等十分缺乏战争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德国人并没有过多地沉溺于战后的“阵痛”。国内物资消耗殆尽,进口国转变为依靠本国生产,对生产资源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农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屋舍、建筑与道路摧毁无数,对基础设施的修缮推动了职业培训培养熟练工人: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青年精神迷悯,失业人数激增,职业教育对于他们重回劳动市场谋生立足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因此,战后初期职业教育在某种层面被视作精神寄托的象征,物质愈加匮乏,生产需求愈加迫切,德国的职业教育焕发“新生”的可能性更加明显。到了战后重建的第二阶段,1948 年以后,职业教育恢复的工作逐渐加快,国家大规模修建校舍。联邦与各州的政府、各行业协会以及不同的社会力量都积极投身于校舍恢复之中,起初,工业、经济界普遍不认可职业学校的作用,质疑职业学校难以匹配学徒需求,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由于工业界引入学徒制时,全日制职业学校未能囊括于手工业或工业培训体系中,学徒接受职业学校的理论指导,往往被手工业、工业界视作为以损害经济利益为代价的无益行为,奠定了彼此之前互不信任、互不认可。

战后特殊的条件之下,国家与国家与社会的通力合作增强,不仅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兴建,而且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地位与社会认可,职业学校有秩序地开展理论教学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了缓解,行业协会、企业与政府大力支持职业学校的创办-。

结语

二战后,德国职业培训体系依照魏玛时期的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建。1945年,学徒培训率先在手工业领域重新开始,,随之行会、雇主协会与企业合力促使工业培训的逐步展开。盟国占领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建已初具规模,教育领域逐渐趋于正常化,为西德职业教育的全面恢复莫定基调,但由于战后严峻的国际局势经济衰退,受制于物资的严重匮乏,使得该时期的职业教育恢复的步伐缓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