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卫

餐饮消费迎来大复苏,有人赚有人亏。

2023年,海底捞大赚44亿,但同处火锅赛道的呷哺呷哺却亏了。

日前,呷哺集团公布财报数据,2023年净亏损预计为1.80亿元-2.00亿元。这也是呷哺集团连续三年业绩亏损,累计亏掉了至少8亿元,呷哺呷哺亏损上了热搜。

财报发布之后,3月11日,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呷哺呷哺未来15日内的股价将会跑输同业,目标价由4.3港元下调至2.4港元。当天,3月11日,呷哺呷哺股价早盘大跌超过16%,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新低。

作为主打“一人食”小火锅的呷哺呷哺,曾凭借超高性价比为消费者喜爱,也被誉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市值高峰达到300多亿港元,如今市值不到20亿港元,跌幅超过90%。

今年以来,呷哺呷哺因价格等问题多次上热搜,到底怎么了?

为何持续亏损?

呷哺呷哺成立于1998年,创始人贺光启引入台式小火锅模式,凭借实惠的“一人食小火锅”出圈并风靡一时。

2014年,呷哺呷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与四年后上市的海底捞被称为“火锅双雄”。

目前,呷哺集团旗下有三大品牌:平价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中高端火锅品牌“凑凑”、高端烤肉品牌“趁烧”,截至2023年上半年,拥有呷哺呷哺门店843家、凑凑门店249家、趁烧门店3家。

单看财务方面,呷哺呷哺有过高光时刻,尤其是2017年、2018年,呷哺的利润最高时超过4亿,2019年开始急转直下,到2020年利润跌至180万,此后便陷入持续的亏损中。

2021年,呷哺呷哺实现营业收入61.4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93亿元,当时公司解释是“无法充分营业以及闭店和部分餐厅业绩下滑导致计提减值亏损。

2022年,呷哺呷哺实现营收47.2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53亿元,其表示“多地区餐厅暂停营业或限制营业时间而无法充分营业。”

2023年,随着消费大复苏,大部分餐饮企业利润转正,而呷哺呷哺仍处于亏损中。

呷哺集团官方针对净利润亏损作出三点解释:一是谨慎复盘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于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0亿元;二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60亿元;三是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仍然亏损。

不可否认,资产减值损失对公司当期利润水平会造成影响,如果是剔除减值的影响,呷哺呷哺净利润表现依然不佳。例,2023年剔除资产减值损失1.6亿元后,呷哺呷哺依然净亏损0.2亿元~0.4亿元。

反观火锅同行海底捞,2021年亏损幅度达到41亿元,同样是因为一次性损失及计提减值损失。同年海底捞实施“啄木鸟计划”,逐步关停客流量相对较低300家门店,当年经营利润端强劲反弹,盈利达到13.73亿元,再到2023年借着消费复苏,净利润涨至44亿。

2023年以来,餐饮行业快速回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9万亿元,同比上升20.4%。无疑,呷哺呷哺也是受益者之一,但为何却没有赚到钱,反而依然陷入亏损的泥潭,值得深思。

曾因客单价高上热搜

今年以来,呷哺呷哺多次因“涨价”受到市场关注。

今年1月,呷哺呷哺因为涨价引发网友热议,细心的网友发现,锅底除了原味锅和寿喜锅没涨价,其余锅底涨价3元。呷哺呷哺也侧面承认了此事,表示每个地区涨价金额略有不同。

今年2月,#凑凑火锅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 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多名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帖称,自2月起,凑凑火锅的锅底价格出现明显上涨,部分菜品的价格也比以前贵了。凑凑门店负责人对此回复道:目前进货成本上涨,公司在考察后决定对部分菜品进行微调。

靠“性价比”发家的呷哺集团,价格不再那么亲民了,为何会如此?

这还要从呷哺呷哺的战略说起。

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高端聚会火锅餐饮品牌“凑凑”,希望以“火锅+茶憩”的创新复合业态切入传统火锅赛道。同一年,呷哺呷哺逐步推进餐厅由1.0向更具视觉冲击力的2.0店面升级,颠覆了呷哺呷哺“快餐火锅”的定位朝着“轻正餐”的方向迈进。

无论是呷哺还是凑凑,其客单的价格大幅上涨。呷哺呷哺的客单价由几年前的40元价格一度涨至60多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呷哺呷哺人均消费58.4元。市面上同样一人食的火锅人均消费在30-40元左右,甚至有低至27元的。

湊湊火锅定位为主打”火锅+茶饮”模式的中高端火锅品牌,门店多位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均价格在150元以上,在部分租金较高的购物中心,人均价格达到170元左右。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凑凑的人均消费水平水涨船高,分别为137.0元、140.6元、150.9元。

2023年上半年,凑凑在国内人均消费同比下跌了3.33%至142.2元。而同期,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同比下跌2.00%至102.9元,同期,九毛九集团旗下的怂重庆火锅的人均消费同比下跌6.92%至121元。

也就是说,凑凑142元的客单价,比海底捞还要贵39元。

餐饮行业,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翻台率,即一个饭店一天内每张桌子平均的使用次数。

呷哺呷哺早年的翻台率达到5倍,2019年,呷哺呷哺的翻台率降至为2.6倍,到2022年翻台率更是跌至2倍,2023年上半年有所回升至2.4倍。

从行业对比来看,2023年呷哺集团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呷哺呷哺与湊湊火锅的翻台率分别为2.4和2.1,低于同期海底捞3.3的翻台率,也低于九毛九旗下“怂”重庆火锅场3.9的翻台率。

呷哺呷哺到店人数在不断降低。2022年,呷哺呷哺的就餐人达7396万人次,还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19年呷哺呷哺的就餐人次达到1.08亿人。

高端化难题待解

呷哺呷哺追求高端化,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高端化的价格体系如果没有给用户带来相应的菜品和服务质量保证,也会引起消费者用脚投票。

近一年来,无论是因为价格上热搜,还是因为服务、味道的网络评价,均反映了呷哺呷哺在大众餐饮市场的尴尬。有市场分析称,呷哺在大众价位还未建立稳固的认知,便追逐高端化致使价格上移,在以热闹追风与喜新厌旧的餐饮行业,无异于主动退出主战场。

目前,火锅行业俨然已是红海市场,近期海底捞近期要放开加盟,打入县级的下沉市场,在菜品上海底捞不断推新,如针对“一人食”场景推出“下饭火锅菜”,消费者花费20-30元就可以购买一份“火锅菜+米饭”套餐;

另外,巴奴推出桃娘下饭小火锅,其主打的6款小火锅均在30元以内,配菜则在10元以内;新型品牌尚百味旋转小火锅、轩于鲜旋转小火锅等在2023年异军突起,客单价定在30元左右,这些火锅企业都在争夺原本属于呷哺呷哺的平价市场。

呷哺通过提高客单价走高端化路线的经营模式,与其他火锅企业通过创新菜品、降低价格的“降维”形成鲜明对比。

呷哺呷哺向下打不过性价比更高的市井小火锅,寄希望于向上打开市场,但通过火锅品牌湊湊以及烤肉品牌趁烧的经营状况来看,高端这条路并不容易。

为了止亏,近年来,呷哺呷哺关闭了部分店铺,同时也缩减了门店面积和单店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呷哺集团关店229家门店、2022年关闭了84家门店,包括3家湊湊餐厅,2023上半年关闭49家呷哺呷哺餐厅和3家湊湊餐厅。

在运营方面,呷哺集团在最新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在优化管理架构及运营模式,借助供应链优势以降低平均采购单价,同时,提升菜品上市速度,提前半年至一年规划未来新品上市计划及节奏,还会推出促销“组合拳”。

也就是说,在市场碰壁后的呷哺呷哺有重新回归“平价”的动作。呷哺呷哺兜兜转转这些年,如何稳固自已的护城河,走出亏损泥沼,是未来公司发展的看点。

对呷哺呷哺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