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

做好自己,然后再去教育孩子,这样的道理,很多父母都懂得。

可是,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呢?真的不是给孩子吃穿,为孩子买房存款。

在“拼爹拼妈”的时代,父母对儿女的爱,不是全权代理,而是拼命逼着孩子独立,成为社会上的弄潮者。

要懂得,孩子长大了,没有能力去社会弄潮,就要被社会嘲弄。

01

心狠,是父母的格局。

《曾国藩家训》中写道:“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

育儿是关系一个家庭百年大计,曾国藩不得不作为大事来抓。因此,才有了他频繁写给儿女的家书。

把子孙引到人生的大路上去,而不是放在家里,当成温室中的幼苗。如果儿女不愿意吃苦,那就得把他们早早推到社会上去,经历风雨的洗礼。

有人总结了一下,曾国藩教育儿女,主要有三种方法。

其一,身体力行。

他要求儿子每天写字一千个,天还没有亮,就开始打扫庭院。“俭”字,儿子写了无数遍。

有一天,儿子吃饭,发现有一个谷子,就扔在饭桌上。曾国藩把谷子捡起来,剥开,然后吃了。儿子大为感动,知道什么是“粮食来之不易”。

其二,言出必行。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的时候,生活水平已经超越了一大批人。

女儿从老家赶来,想要在总督府开心玩几天。

那天,女儿穿着有花边的裙子,好看,并且价格不低。

曾国藩说:“不要过分打扮,去换一条没有花边的裙子吧。”

家里的奴仆都说:“明天再换吧,今天就算了。下次一定注意......”

本来,隔天换裙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曾国藩马上就让女儿行动,有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很多子女,喜欢磨磨蹭蹭,其实是父母纵容的。第一次就允许拖拉半天,第二次就是一天,以此类推。

“言必行,行必果。”第一次行动,心狠了,马上开始了,那么下一次就有了参照。

其三,计划行事。

生活要有计划安排,而不是太随意。对于一些意外的举动,严格控制。

曾国藩要求女孩们每天把时间分成四份,每一份都要用起来:吃饭、穿衣、做衣、缝补。他的妻子是监督员。

对于男孩,他要求读书、考取功名、锻炼等。

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有相对的框架,不能迷茫地活。

从小可以逼着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对学业安排如何,对理想如何建立。不要得过且过。

这个社会,到处都有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父母不要总是唠叨,要孩子去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更要狠心去执行家庭的规矩,逼着孩子成就理想,养成良好的习惯。

02

心狠,是儿女的布局。

网友“小奶扬”说了这样一段话:他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放养式的教育,还心有余悸。

高中开始,他要自己确定目标,自己去解决生活费用。打暑假工,成为了必修课。

到了大学,他学了中医,但是就业方面,父母不会帮忙。不得已,他又考了很多的证件,为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 毕业后,他喜欢设计工作,于是不顾一切改行。拼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抓住梦想,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想来,还得感谢父母,不管自己,却默默注视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宁吃少来苦,不受老来贫。”

当孩子到了十几岁的年纪,或者以高中、大学入门为界限,开启“放手”的教养模式,父母的做法就对了。

孩子没有人管了,忽然意识到了生活的危机,于是开始有了自己的布局,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在家庭里,最恶毒的话,不是骂人,不是唠叨,不是训斥,而是父母习惯了说:“他还是个孩子。”

把孩子一直当孩子,父母就什么都管着,爱变成了囚牢。

心狠一些,孩子就知道自己“无依无靠”了,真的长大了。谋业就开始了,谋生就变成了当下的任务。

知道赚钱养家的苦,孩子就会思考,如何养家糊口。工地上去挑土,在农贸市场卖菜,去小店子打工,去外地打工,努力学一门技能......凡事都有可能。

父母成为孩子的人生的幕后,孩子走上了舞台,那么家人的角色更换,就顺利了。

一代更比一代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心狠的过程,或者三五年,或者十余年。

03

心软的父母,养不出有用的儿女。

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观点:小的时候不“毒打”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就会被社会狠狠的“毒打”。

溺爱儿女的父母,付出最多,但是回报最少。

父母无条件给儿女钱,让他们去创业,还信誓旦旦地说:“别怕,要是亏本了,还有我们。”

父母总能第一时间挡在困难和孩子中间,孩子就一直幸福。直到孩子失去了父母,忽然和困难面对面了,手足无措。

杨丽娟,是普通家庭的女孩,但是她追星,最喜欢刘德华。为了去现场看演出,她耗费了家里的大量钱财,父亲因此变得穷困潦倒,最终弄丢了生命。

我们为她的父亲感到惋惜的时候,更应看到“自作孽,不可活”的现实。纵容了儿女的错误,就得双倍承担责任。

溺爱的祸害,例子比比皆是,父母真的要以此为戒了。

人这一生,总要“孤苦无依”,才能独树一帜。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