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母大脑——雷达系统

众所周知,航母的威力主要依靠舰载机,而航母的大脑则是雷达,航母雷达通常需要担负远程对空警戒探测、为舰载机飞行监视和气象保障提供探测信息、为舰载机指挥引导提供空中目标三坐标信息、为航空管制提供空中目标信息、为引导和控制舰载机全天候安全着舰提供着舰信息、对来袭反舰导弹和飞机进行搜索跟踪与目标指示、对海搜索和为航母安全航行提供航海信息敌我识别/飞行目标询问等多种任务。

正是因为雷达需要承担如此繁复的任务,美国早期的小鹰级航母拥有者冗杂的雷达系统,小鹰级航母配有各种雷达发射机约80部,接收机150部,雷达天线近70部,还有上百部无线电台。主要包括SPS-48C/E三座对空搜雷达,SPS-49V对空搜索雷达,SPS-67水面搜索雷达,SPS-10F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为LN-66和SPS-64(V)9,火控雷达为6部MK-95。这就会产生电磁兼容问题,以及上层建筑的拥挤以及对其他天线的遮蔽和干扰问题。

而现代舰载雷达面临的威胁和环境日趋复杂,各种有源和无源干扰、反辐射武器、低空和超低空突防、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隐身目标警都对传统舰载雷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舰载雷达需要具备大动态、低副瓣、同时多波束、可重构、智能化等能力以应对上述威胁。从国外舰载雷达的技术发展来看是舰载相控阵雷达技术日益成为主流,二是由单平台多传感器向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发展,三是模块化和开放式体系架构(MOSA)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是航母雷达系统朝着多功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2、中国福建舰雷达全球第一

其中美国最为先进的航母“福特”级航母第二艘“肯尼迪”号主要包括3个SPY-6固定面雷达阵列,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更远、精确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可靠性和维护性更好,能够跟踪战斗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目标,能够引导“标准-3”和“标准-6”导弹进行反导拦截,美国还宣称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还能够探测部分高超声速武器。

三个固定面雷达阵列将共同组成一个SPY-6(V)3,也称为企业空中监视雷达,为该舰提供360度覆盖。除了SPY-6系列经过验证的多任务能力外,SPY-6(V)3还具有满足航空母舰需求的独特功能,包括天气测绘和空中交通管制功能。SPY-6系列雷达为七类舰船提供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

而中国福建舰使用的雷达系统还要比肯尼迪号更为先进,根据总装部刘涛发表的诗歌。



和肯尼迪号使用三面阵雷达系统相比。中国福建舰使用的是32面相控阵雷达系统,包括2台S+X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4台S波段远程警戒雷达、4台X波段火控雷达等,其他的诸如塔康天线、综合射频天线、敌我识别辅助天线、通讯数据天线、超短波数据天线、微波侦测天线等都集成到了一体化桅杆上,共用一台数据处理器,各自收集的信息不用再进行二次处理。

相比起肯尼迪号的SPY-6雷达系统,福建”号舰岛上最大的四对阵面涵盖了S、X、C三个波段,拥有较强反隐形能力,对美军F35B/C舰载战斗机尤其如此,因为它们相对简化的隐形设计主要针对X波段雷达,而没有针对S波段雷达进行特别处理,因而在后者的引导下,X波段雷达可通过对F35B/C的聚焦式探测破解其隐形外衣。除此之外,福建舰相控阵的米波雷达还可以对美国最为先进的B21隐形轰炸机进行侦查。可以实现对空中目标保持连续、稳定、准确的探测和跟踪能力,在跟踪的同时,迅速将信息发送给舰载机,实现发现即摧毁。

除此之外,“福建”号四座新型近防炮的火控雷达天线也由原先1130近防炮的圆盘型换成了比较厚的长方形相控阵天线,这意味着连“福建”号近防炮的火控雷达都用上了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无论在探测、跟踪、还是威胁评估、拦截排序以及抗干扰能力上都是原先的火控雷达无法相比的,有效提高了新型近防炮对拉斯姆之类隐形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

3、中国在雷达技术上领先全球

可以说,中国在相控阵雷达上,真正做到了白菜化,引领世界先进技术,目前,中国已经攻克了数字雷达技术,雷达技术的发展共分为机械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第一代砷化镓、第二代氮化镓)、数字雷达,数字陈列与传统相控陈最本质的区别是发射与接收波束形成方式不同,由此带来的优势包括:幅相控制精度高,易于实现超低副瓣,提升抗干扰和反杂波能力; 通过波束控制可降低对舰甲板上人员与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系统动态范围大,探测小目标能力强;空间自由度高,收发均可同时对多人方向形成自适应零点,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同时多波束接收,可针对不同作战任务灵活设置波束指向,以提升特定方向的空域覆盖能力。

中国会在新一代的航母上采用数字雷达技术,从而实现对美国雷达技术的跨代式超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