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最热4月,单月平均气温连续新高引发这些警告|树线图
全球气温打破了高温记录,冰川遭受创纪录的冰损失……2023年已被联合国气候组织的年度气候状况报告证实为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么2024年情况如何?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监测主管巴杜尔(OmarBaddour)已在今年3月初预警:2024年很有可能打破2023年的纪录。世界气象组织5月上旬
“从鱼到人”关键证据被发现!胚胎发育就有“记号”,是真是假?
2022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等,在《自然》杂志封面发表了四篇论文。分别是:双列黔齿鱼——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的研究成果;志留纪早期黔齿鱼的发现是非常罕见的,将牙齿的最早
全球化石能源占比首次跌破8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石油经研院《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在迪拜发布全球化石能源占比首次跌破80%人民网迪拜5月27日电(记者管克江)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简称《行业报告》)27日在迪拜发布。报告提出,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迅速增长
400多枚!云南禄丰发现1.2亿年前恐龙足迹化石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发现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早期恐龙足迹化石。现场测定地层年龄显示,恐龙足迹所在岩石层距今虽然已经超过1.2亿年,但现场很多足迹保存却依然十分清晰。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最早由两名当地村民上山牧羊时发现,报告给
为什么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华为却把服务器放在挖空的大山里?
服务器过热一直是大型公司的“心头大患”,因此很多公司都将数据中心放在宁夏,为的就是借助宁夏的低温自然风来散热制冷。Facebook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它的数据中心在临近北极圈的瑞典北部,冬季零下20度的冷空气会带走服务器产生的巨大热量,用自然冷却来降温。
安徽华龙洞遗址开启第四次发掘 探秘30万年前古人类生活场景
“通过此次发掘,把洞壁暴露出来,进一步探索在距今30万年至40万年期间,古人类在这里面是怎样生活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华龙洞遗址发掘队领队吴秀杰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航拍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
白鱀豚起源于日本?该国称发现最古老白鱀豚化石!好在我国的更早
说到白鱀豚,国人总会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下于大熊猫,但可惜的是,这种被叫做“长江美人鱼”的水中精灵,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已有20多年了。白鱀豚又称白鳍豚,是鲸目淡水豚科白鱀豚属的哺乳动物,曾经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特有物种,被誉为“长江女神”
撞脸巧克力脆筒 3.1亿年前鳞木类化石长这样
近日,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及郊区荫营镇一带的3.1亿年前木化石群发掘现场,科考人员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观察、分析和研究,确定这是目前我国古生物化石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显微镜下,将3.1亿年前的鳞木类
远古发现|距今1.65亿年,这只蜻蜓仍栩栩如生……
  科研人员近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发现距今1.65亿年且保存十分完整的中侏罗世优美蜓科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宁城契丹优美蜓。此次发现对研究蜻蜓的自然历史演化提供了新依据。  宁城契丹优美蜓化石。(单德志摄)  该化石是首都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的学者团队与宁城国家
内蒙古发现中侏罗世优美蜓科世界上最完整化石 距今约1.65亿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记者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获悉:近日,在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中,发现世界上最完整的优美蜓科化石,距今约1.65亿年。虫体印痕保存完整程度十分罕见,此次发现对地质古生物学界研究蜻蜓的自然历史演化提供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