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向何处求生,女性处在怎样的社会关系中,女性如何构建自我……作为剧圈超一线女演员,孙俪饰演的大女主们,自然是行业中能够给到的最好的女主人设,也因此过去五年中她的房似锦、苏筱与胡曼黎,其实正反映出长剧表达的转变轨迹,以及背后的根蒂——社会发展与集体情绪的起落

作者:条形码‍‍‍‍‍‍‍‍‍‍‍‍‍‍‍‍‍‍‍‍‍‍‍‍‍‍‍‍‍‍‍‍‍‍‍‍‍‍‍‍‍‍‍‍‍‍‍‍‍‍‍‍‍‍‍‍‍‍‍‍‍‍‍‍‍‍‍‍‍‍‍‍‍‍‍‍‍‍‍‍‍‍‍‍‍‍‍‍‍‍‍‍‍‍‍‍‍‍‍‍‍‍‍‍‍‍‍‍‍‍‍‍‍‍‍‍‍‍‍‍‍‍‍‍‍‍‍‍‍‍‍‍‍‍‍‍‍‍‍‍‍‍‍‍‍‍‍‍‍‍‍‍‍‍‍‍‍‍‍‍‍‍‍‍‍‍‍‍‍‍‍‍‍‍‍‍‍‍‍‍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蛮好的人生》“胡曼黎”

优酷《蛮好的人生》播完后,许多观众在社媒上戏称出现戒断反应。因为对女性+职场+行业多类型的创新,以及对都市女性足够当下的情绪理解,这部剧掀起了一波波的讨论声量——典型如在小红书中,#蛮好的人生#tag里有7万多条笔记,而主角人物#胡曼黎#tag下的笔记亦有2万条之多。

人们认为“胡曼黎”,无疑是孙俪又一个“人生角色”,她的微博评论区里,也挤满了想给曼黎当女儿、当下属、当朋友的年轻人。

当以卖惨、自我贬低为特征的【自嬷】突然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情绪病之后,胡曼黎的从天而降,多少充斥着几分“肃清流毒”的味道。她周身潋滟着的生命力,与“自嬷”的自我叙事策略截然相反,是拒绝完成自我的客体化,亦是拒绝用哗众取宠的“景观”来博取关注与同情。

孙俪将胡曼黎塑造成一位“刚刚好”的保险销售,她俗气却鲜活,精明却讨喜,朴拙却侠义,张扬却坚韧,至此,一个在上海保险行业打拼二十多年的销售精英形象,扎实地立住了。

某种程度上,胡曼黎是最接近大众想象之中的“大女主”,不是爽文式单薄乏味的切片,也不是人见人爱的自恋化投影

在胡曼黎出现之前,孙俪已经接连主演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安家》和《理想之城》,她先后塑造出的房似锦和苏筱,无一例外都是某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具备很强的现实属性和职场动能,媒体和外界都将这两个角色定义为【职场大女主】。这其中的暗示不言自明:现代社会的职场便是成年女性的战场

作为剧圈超一线女演员,孙俪饰演的大女主们,自然是行业中能够给到的最好的女主人设,而从房似锦、苏筱到胡曼黎,其实也反映出近几年来长剧行业在判断市场风向时的转变,以及背后的根蒂——

社会发展与集体情绪的起落

房似锦苏筱胡曼黎

投射着每一个“当下性”时刻

一切还要从五年前的房似锦说起。

在《安家》播出之后,孙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房似锦与传统电视剧中通常伟光正的大女主角色有着很大差别,房似锦的性格并不讨喜,她慢热、内向、固执,还有最为致命的一点,即便自己的母亲从小到大都偏袒弟弟,但她仍然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扶持原生家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似锦是中国多少代女性的缩影,她的不讨喜,源于女性观众不得不反复回忆起自己的血肉被一点一点撕扯下的钝痛。而她也成为我们窥探孙俪角色宇宙变迁背后所包蕴的社会变化,最初的契机。

在房似锦之后,孙俪主演了《理想之城》中的苏筱,毫无疑问,她是孙俪演艺生涯中,职业属性最浓郁、专业壁垒最深厚的角色之一,作为一名年轻的建筑造价师,她在极其复杂的建筑行业一路摸爬滚打,获得过胜利,也遭遇过背叛。

对于苏筱的人物设定,编剧周唯是这样描述的,“苏筱是当代年轻职场人的代表,她敢于表达自己,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即便剧中对于职场中帮派、集团之间的斗争描摹得淋漓尽致,但作为整部剧的灵魂人物,苏筱最终仍然捍卫了自己所坚持的正义与公平。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成功,也是大时代中,年轻人渴望在职场上获得话语权的一则征象

《理想之城》“苏筱”

在房似锦和苏筱之后,孙俪拿到了一个更加复杂更为丰满的角色——当下的胡曼黎。胡曼黎做事麻利、快人快语,在得知丈夫出轨后,并没有一直沉溺于失败的婚姻里,而是快刀斩乱麻,立刻振作,即便事业、家庭都面临巨大困境,但她的身上仍旧保有一种高能量、永不服输的状态。

事实上,近两年来,“气血足”、“高能量”等词汇所创造的新语境,成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年轻女性不再拘泥于“美役”之下的面貌,而是着重于建构精神面貌,胡曼黎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与这一主流叙事的啮合

《蛮好的人生》“胡曼黎”

从三个截然不同的角色里,我们能够看到背后所历经的“当下性”时刻,以及其承载的集体情绪的位移。

五年前的房似锦,还未摆脱原生家庭和吸血鬼母亲的粘连,家庭关系仍旧是核心的阐述段落,彼时,“断亲”潮尚未成为火热的社会议题,勇敢的苏敏还未成为另一个娜拉,离开禁锢自己的家,向外出走;鹤岗这座小城,也没有聚拢成千上万个不愿回归家庭序列的人们。

《理想之城》中独立女性单枪匹马深入男性主控的建筑行业的剧情,则点明女性主义在现代职场上的星星之火的态势,对于男性上位者,人们,尤其是年轻女性,开始与之决裂。

步入2025年左右,随着集体情绪步入“不确定性”中,加之短视频等媒介对于“爽”这一情绪大剂量的输出,都促使观众渴望看到如《蛮好的人生》中这些更加果断、更加高能量的新女性角色。爱情无法让观众在视频界面上过多停留,取而代之的是“搞钱”成为了年轻女性的基本共识

《蛮好的人生》“胡曼黎”

除此之外,三部曲中人物角色的职业和工作行业的变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支柱产业的迁移。

“他们希望我能写一个作品,对10年前的《蜗居》致以回应,也就是说10年了,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安家》播出后,编剧六六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缘起时,就暗示了《安家》是一部回顾社会发展面貌的作品。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千禧年后获得了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炒房热”就一度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之一。

房地产的兴盛,同时带动了土木建筑行业的崛起,《理想之城》里讲述的便是建筑业明争暗斗的年代往事;然而,随着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原因,传统土木工程的市场需求逐渐饱和,造价师等曾经热门的高薪职业,近年却正变得冷静起来。

而与此同时,养老产业和保险行业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加,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类似《蛮好的人生》里胡曼黎这样的保险代理人,便进一步走向了职业的正规化路径。

由此,在角色的背后,实则埋伏着一条时代发展的命运线,从房似锦到胡曼黎,不仅是一次大女主角色的全面更迭,亦是对于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同盟关系”的演变

“新故事”的诞生

如果将孙俪的这三部当代剧,视作一群创作者对时代社会的接力描绘,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同盟关系的演变】,是贯穿这三部中,对当下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刻映射

《安家》中,房似锦在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后,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但她与男主角徐文昌之间的关系更多基于相互尊重和支持,而非传统语境下的罗曼蒂克;徐文昌对房似锦的感情也始终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非模板化的文艺作品里常见的“救风尘”情结。

《安家》“房似锦”

而《理想之城》里苏筱与竞争对手夏明之间,无论是前期在事业上的对立,还是后期出于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发展目标而走到一起,都带有强烈的“成年人的恋爱”属性,并非是绝对而单一的浪漫情感。在苏筱的心里,事业与理想,始终优先于爱情。

而到了《蛮好的人生》里,在故事结尾,即便前夫丁致远和搭档薛晓舟都向胡曼黎表明了心意,但她并未在二人之间作出选择,而是以一段职业上的获奖感言,为重新获得的完整自我作结。这样的剧情走向是编剧费慧君在一早就设计好的,在接受《人物》采访时,她认为:新中女时代,中女们终于学会从向外求变成向内求,学会了爱自己。

从《蛮好的人生》中围绕胡曼黎展开的多条人物关系里,我们能够清晰地觉察出家庭婚姻联盟的权重进一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事业上的搭档,这样的转变也更为契合当下一线城市女性观众的生活状态。

由截图可以看到小红书用户围绕“胡曼黎”代表性的话题讨论点。

随着同盟关系的演变,松散的泛人际关系和无性缘关系逐渐成为人际圈层中的新趋势,“搭子”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起,便是这一变化的有力注解。而在这三部剧中,人物关系的最终走向,恰恰暗合了这一变化,虚构与现实,形成了微妙的互文。

这种正发生的社交关系的演变,为新故事的诞生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需求。新故事即意味着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浪漫或亲密关系,而是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

社会宏微观上的变化会直接促逼文娱行业进行调整和转变,现实题材作品从关注原生家庭到紧盯女性主义,从认清父权的陷阱到寻找主体性、完成自我实现,这种对“此时此刻”的敏锐捕捉,是对现实的强力映射,也是对集体记忆进行储存的有效途径。

THE END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