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以“创纪录”的支持率,再次当选俄总统的普京,突然遭遇了下马威。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一座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据初步估计已经导致超过7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立即宣布对此负责,公开表示,就是他们干的,“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破坏”,并“安全撤回了基地”。

莫斯科音乐厅恐袭事件发生之后,国际上也纷纷做出回应。比如说,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尼加拉瓜等国就纷纷对此次恐袭“予以谴责”,对遇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情及深切慰问”。就连一直与俄罗斯不对付的美英法三国,也纷纷暂时放下了与俄罗斯的分歧,在反恐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站在了“人道主义”一边,对莫斯科恐袭事件表示“震惊、谴责”,“向俄罗斯人民表示哀悼”。

此次恐袭事件可能会对普京的权威构成打击,事实上是对普京的一个“下马威”。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普京刚刚以创纪录的“高支持率”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可以说,俄罗斯人民对其“寄予厚望”,而普京也在获胜之后表示,将致力于构建一个“强大而独立”的俄罗斯。“独立”自不待言,但“强大”首先就要做到自己国内“和平稳定”,现在普京胜选没几天,俄国内就爆发了如此严重的恐袭事件,普京脸上无光。

所以,说句不好听的,此次恐袭其实是冲着普京来的,就是为了打击普京的威信,在俄内部制造“不稳定因素”,让普京无法“专心对外”。如此具有“高度政治目的”的恐怖袭击,已经很难说是“恐袭”这么单纯了,其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无形大手,在操控这一切,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幕后真凶”,普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报复呢?

首先,“伊斯兰国”是恐袭制造者,但不一定是“真凶”,“雇凶杀人”的才是真凶。不可否认,袭击发生之后,“伊斯兰国”立马就认领了,但需要指出的是,该恐怖组织与某超级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该组织领导人巴格达迪就是美军从监狱中放出来的;叙内战时期,美军也不止一次转移“伊斯兰国”指挥官。

那么,明知“计划曝光”,袭击时间、地点都已经“泄露”的情况下,为什么“伊斯兰国”还要“按计划”制造袭击?美大使馆提前半个月“预言”俄境内恐袭,“伊斯兰国”就不怕普京“提前准备”吗?为什么要“按美国预测”的,去音乐厅而不是电影院什么的?说白了,这不是显得美国“预测准”吗?这不是为了羞辱普京,“不听美国的话没有好下场”吗?

最后,美国之所以“预测”俄境内会发生恐袭,并不是为俄民众着想,而是对普京的“警告”,言下之意,“我要搞你了”。美国之所以“提前”告知普京,一来是威胁普京和美国合作;二来是将自己“摘出来”,你看我提前通知你了,你敢说是我干的?三来,也是打击普京的威信,“我提前告诉你了,你都防不住”。

大家还记得今年年初发生在伊朗克尔曼市的恐怖袭击吗?此次恐袭造成伊朗方面9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而袭击者一开始并没有出面承认,直到德黑兰将矛头对准以色列、美国,扬言要予以严厉报复之后,“伊斯兰国”才姗姗来迟地表示,“是我干的”,言下之意,“与他们无关”,这不是“为主人背锅”吗?哪有“这么蠢”的恐怖组织?哪有恐怖组织干了“却不认领”,等到别人“被冤枉了”,自己才“自首”的?

△恐怖分子向记者展示美国支援的“陶”式反坦克导弹

所以,此次恐怖袭击的“真凶”,可能就是美国,美国“警告”普京俄境内要发生恐袭,就是为了“要挟”普京,要后者在乌克兰“悠着点”,别“反攻”,否则你国内就不安稳了。果然,恐袭“如期”在俄境内发生了,而且是在美国“预测的时间、预测的地点”,“伊斯兰国”果然“拿钱办事”,“信誉卓著”。对此,普京恐怕很难直接报复美国,毕竟自己手里没有掌握“恐怖组织”,也就只能在战场上狠揍乌克兰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