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是李世民一母同胞的三姐,她的事迹可谓“巾帼不让须眉”,甚至可以说她书写了一段神话。

平阳公主名字不详,出生时间不详,推算应该李建成小,比李世民大,李渊起兵那年约23岁,是个风华正茂的少妇。

平阳公主的丈夫叫柴绍,出身于武功世家河东柴氏,曾任隋炀帝的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千牛备身(贴身侍卫兼随从)。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已经万事俱备得李渊准备在太原举兵了,但他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前做,那就是让亲人们赶紧到太原报到,以免遭遇朝廷的毒手。

于是李渊向李建成和平阳公主各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即刻启程到太原。

李渊的家比较多,那时候的关陇豪族都那样,妻儿老小一大堆,而他们的职务总是变动,不大可能每次变动都携家带口。

李渊的老家在鄠县,长安有豪宅,后来担任河东宣慰使,家人大多数都搬到河东了。再后来李渊又调任晋阳留守,于是太原又成了临时的家。

彼时,李渊身边只有老二李世民作伴,老大李建成则留在河东掌家,平阳公主和柴绍居住在长安。

接到李渊的信,柴绍很为难,如果夫妻俩同去太原,势必带上孩子,一大家子声势太大,瞒不住官府。事实上,李渊在太原的举动已经惊动朝廷,举家搬迁不等于明确告诉朝廷“我们家老爷子确实要反了”嘛?

平阳公主却没事人似的,她对柴绍说:“你放心去,家留给我。”

柴绍不放心:“一起走不可行,你留下来又太危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柴绍的这个担心一点都不多于,事实上,李建成也面临这个难题,后来他决定留下异母的五弟李智云,只带了四弟李元吉前往太原,结果李智云惨遭捕杀。

平阳公主笑笑:“官府的注意力在你们这些男人身上,我一个女人,躲起来很方便,到时候我自有办法,你赶紧走。”

时间紧迫,容不得婆婆妈妈,柴绍只好独身离开。谁能想到,平阳公主没说实话,她竟然没有躲藏,而是在长安西边点燃了一把火,策应老爸的太原举兵。

柴绍要是知道老婆的胆子这么肥,估计打死也不敢让她放单飞。

柴绍离开后,平阳公主带领家人悄悄向西,跑回了老家鄠县的丝竹园。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所以无论跑到哪里,轻易不会卖祖宅,何况这里是陇西豪族“唐国公”家族的根呢?

平阳公主到这里“败家”来了,她将李家的祖产大量变现,然后用这些钱广招亡命之徒,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

一个花季少妇,竟然整日与一群亡命之徒为伴,这份胆识绝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平阳公主的这个举动也显示了她卓越不凡的见识,和沉着冷静的风格。鄠县是李家的大本营,家族势力强大,平阳公主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更难的是,关键时刻她豁得出去,家财不重要,消积保命要不得,从迈出的第一步她就做出了与家族同生共死的决定。

这叫什么,格局!

就在大家以为她仅仅是武装自保时,平阳公主再次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她要主动出击,策应老爸,在长安西边“大闹天宫”。

这个决定确实匪夷所思,李渊举兵有多难?从时间上,他至少准备了两年。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聚拢了一大批人才,还获得了商贾、士族集团的支持,又采用阴谋干掉了隋炀帝亲信,还四处散布间谍搜集情报,又取得了突厥人的支持。

总之,即便是李渊那么大的优势,他还用尽了吃奶的劲,一个23岁的小女人,仓促之间她能做什么呢?几百个乌合之众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平阳公主竟然凭空折腾出了七万兵马!你算算,平均每天近千人加盟,一般人看着都发晕。原来,女人不光能生孩子,还能生奇迹。

平阳公主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变出这么多人马呢?

招兵买马相当于开工厂,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生产,做的是加法。平阳公主是“资本家”,嫌“搞实业”太慢,人家玩了个“品牌加盟”,借用别人的资本帮她养孩子,做的是乘法。

柴家有个家奴叫马三宝,长期侍奉平阳公主。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仆,马三宝也是个混世魔王,他按照平阳公主的指示拉来了第一位投资商,一个叫何潘仁的胡商。

那时候已经天下大乱,有钱有势的人纷纷自立山头,没钱没势的也常常聚众哗啸,拉起了杆子。何潘仁仗着财力,居然组织了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史书说马三宝手段高明,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其实不尽然,小鱼吃大鱼,你得有那个肚,马三宝能行吗?

肯定不行,何潘仁看中的绝不是马三宝,而是平阳公主,准确说他看中的是平阳公主是唐国公的女儿,陇西李氏这个金字招牌,这玩意儿才能保证他的股票升值。

这会儿您明白平阳公主会选择到鄠县丝竹园起兵了吧?这叫“借势”。

紧接着平阳公主如法炮制,又拉来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李神通四大股东。如果说何潘仁是个有钱没势土大款,这几位可是有钱有势的社会精英。

李仲文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但他的侄子家喻户晓——瓦岗寨的李密。丘师利,一看名字就应该知道,这家伙其实是鲜卑人,与丘和、丘行恭父子一样,都是关陇贵族。

李神通更牛了,他是李渊的堂弟,平阳公主的堂叔。李渊起兵时,隋廷大肆搜捕李氏族人,李神通和儿子躲进了深山,也开始招兵买马,在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豪族子弟的支持下,他也迅速成为万人武装的头目。

看见没,李神通仓促应对,也能翻起巨浪,说白了“陇西李氏”太值钱了,李渊都已经在故事敲钟了,股民们还不得赶紧下注?

总有人鼓吹,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渊是“儿打江山爹坐殿”。你要是敢在平阳公主面前说,她肯定啐你一脸:我都不敢这么说,二弟算个屁?我爹头上有光环,没那玩意儿十个李世民都白搭。

凭借这些武装,平阳公主主动出击,接连拿下鄠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区,做好了迎接李渊入关的准备。

平阳公主非常强调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拥护,因此她被敬称为“李娘子”,她的这支队伍也被称为“娘子军”。

除了攻城略地外,平阳公主最值得炫耀的是,后来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的屈突通都败在了她的手下。

屈突通是当世名将,他时任左骁卫大将军、关内招讨大使,曾经一战击溃刘鹞子的十万大军,却被平阳公主打得丢盔弃甲。

当年九月,李渊终于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平阳公主派一万精兵前去迎接父亲,可把老李高兴坏了,当即下令女儿开府设衙,自领一军,承认了她为女将军。

虽然民间演义中不乏女子挂帅,但真实的历史中非常罕见,以公主之身获得开府资格的女将军,我似乎没看到第二个。

第二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大唐,正式册封爱女为“平阳公主”,并下令她率部驻防战略要地苇泽关。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将苇泽关称为“娘子关”。

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因病不幸去世,享年还不到30岁。

她去世后,李渊下旨以军礼下葬,却遭到礼部官员的反对:自古从来就没有女人用军礼下葬的。李渊驳斥说:平阳公主披坚执锐,亲临战场,赞务军事,从来就没有哪个女子能做到,她不配谁配?

由此,平阳公主成了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

那么,平阳公主与李世民相比,谁的能力更强呢?单纯从太原起兵那个阶段的贡献看,平阳公主比李世民更耀眼,但我觉得不好比,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对比。

首先,李渊起兵时,李世民才18岁,从阅历来看,肯定没法跟姐姐相比。人在年轻的时候,年龄的差距在能力上的体现很明显,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

其次,二人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李世民是给父亲、大哥打酱油的,没有自主空间。而平阳公主被逼上梁山,天高任鸟飞。

其三,无论李世民和平阳公主谁的能力强、贡献大,本质上都一样,都是靠老爸的光环做事,就看谁更会利用。

其四,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要求不一样,给予的空间也不一样。平阳公主能力再强,她后来也只能给弟弟打下手,这就注定了她上升的空间不会大,而李世民则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了。所以,能力这东西本来就是个变量,不能用固定的目光来看。

其实作为后人,我们只需要记住,并且缅怀这位伟大的女性就可以了,而不是非要让她跟谁比,非要给她一个座次,您说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