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官员被严重低估,他就是夏原吉。

夏原吉作为明朝的财政部长,所发挥的作用不比那些治世能臣差,可以说,郑和能如此顺利的七下西洋,背后都是夏原吉在默默付出。

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夏原吉不仅保持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还游刃有余的处理了各种天灾,保障了百姓的生活。

夏原吉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


精打细算的财政部长

夏原吉,1366年生于江西德兴,由于其父夏时敏在湖南湘阴任教谕,遂全家定居湖南湘阴。

夏原吉幼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辛。

他家贫力学,聪慧过人,二十三岁由省选考推荐到京师,入太学为学生。

后来作为太学生,被选入皇宫书制诰,也就是干一些负责抄写朝廷有关的文件工作。


夏原吉在抄写中,始终危坐俨然,一丝不苟,给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好印象,洪武十五年(1390年),夏原吉没有经过科举考试这一环节,就被朱元璋以诚笃干济的名义,破格提拔为户部主事,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处长。

由于在户部工作兢兢业业,最复杂的事务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建文元年又被明惠帝越级提拔为户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夏原吉于永乐元年(1403年)被提升为户部左侍郎,两年后原户部尚书郁新去世,他又晋升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

这一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增置武卫百司、派郑和下西洋,费用以亿万计,全由夏原吉筹措。

他设立盐务衙门,以盐卡收税,谨防贪官。又将户口、府库、田赋等数字写成小条,放于袖中,以便随时参阅。


每当皇帝询问,对答如流,以至于明成祖曾动情地说:“吾视卿如房玄龄也!”

隋唐以来,江南地区水利发达,良田美地遍布,因农产丰盛而成为全国财政收入的重心,明代也不例外。但明代江南地区财政收入的重心在苏州、松江二府辖区。

据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统计,全国税粮总数为2944万多石,其中苏州、松江二府的税粮米麦是403万多石,占全国税粮总数的13.68%。

而当时整个江西省只有280万多石,浙江省只有275万多石,只分别占全国税粮总数的9.51%和9.34%。


不凑巧,夏原吉在户部任上发生了严重的江南吴浙水患,地方官连年治理无效,洪涝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极大威胁。

明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夏原吉奉命前往治水。

夏原吉到吴浙水灾地区后,立即实地察看灾情,勘察河道,发现太湖流域下游地势平缓,河道弯曲、狭窄,淤塞严重,必须进行疏导才能根治。


于是,他当机立断,立即动员两地民工十余万人,日夜奋战,先后疏浚吴淞江、白茆塘、刘家河、范家浜、大黄浦等河道,引吴淞江上游之水取道刘家河入长江,重点凿范家浜,使之与黄浦江相接,将太湖东部河湖之水,特别是浙西来水循黄浦江排入长江,使黄浦江成为太湖主要排洪通道,并因地建闸,用以蓄泄。

通过这次疏浚,不仅改善了太湖下游的泄水状况,而且改变了整个泄洪格局,由从前以吴淞江为主泄道,逐步改变成以黄浦江为主泄道。

这一基本格局,甚至延续至今。


体恤百姓

治水期间,夏原吉身体力行,布衣徒步,风餐露宿,日夜奔波于水利工地,终于彻底根治了太湖流域吴浙两地频繁的水灾,从而使永乐年间苕溪、太湖两地的水患得到治理,民获其利。

当时有人提出,增加百姓种植水退游田的赋税,使政府多得收入。深知民富才有国富的夏原吉上书朝廷,力陈其弊,请求放弃此议。


不仅如此,他还上书朝廷,如实详申百姓受灾苦饥之情,要求减免灾民税赋,请发赈粮30万石,以赈济灾民。

当时的太子少师姚广孝盛赞夏原吉:不但工作认真,办事一丝不苟,而且心胸开阔,待人宽厚。

平江伯陈王宣与夏原吉有隙,早年曾想杀他,夏原吉却不念旧怨,时常称陈有才,力荐他去督理与财政工作直接相关的漕运。


一天晚上,夏原吉和一群官员夜饮归来,路过宫门,按规定要下马而行,有官员认为夜深人静,没人看见,就想径直飞马而过。夏原吉当即阻止,强调:“君子不以冥冥堕行。

一次,夏原吉陪同皇帝阅兵,皇帝嫌将士们动作太迟缓,下令扒去他们身上的衣服,在冷风中受罚。

他当即上前跪告:“将帅,国之爪牙,奈何冻而毙之?”于是,皇帝免去了对将士们的惩罚。


在江南吴浙治水期间,夏原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常常婉谢地方官的招待,只在住宿处进食。

一次厨师做的菜太咸,难以入口,他也默不作声,仅扒些白饭充饥,以免厨师受责。

又有一次,侍婢不小心打破了夏原吉心爱的砚台,躲着不敢见他,他便派人安慰侍婢说:“万物都会损坏,下次当心一点就是了!”因此其家中不论上下,均能和睦相处。

夏原吉非常关心百姓疾苦。他在担任太子少傅期间,以民间粗食进献太子,使太子知道民间疾苦。


为了迁都,北京皇城建设多年,不但国家财政耗费巨大,民间也非常困乏,在完工之后,作为主管财政的大臣,他主动请求皇帝抚恤流亡百姓,减轻百姓负担。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同年秋,为了亲征漠北,向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刑部尚书吴中询问边储情况。

当时,因国库、粮草、马匹空乏,夏原吉据实相告:“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忽劳车驾”,强烈建议不要出兵。


一意孤行的明成祖龙颜大怒,固执己见,将夏原吉、吴中罢职下狱,方宾畏惧自杀。

夏原吉被逮下狱后,家被抄没,家中除皇帝的赐钞外,只有几件布衣瓦器,他虽手握朝中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生活清贫俭朴。


明成祖征漠北粮尽退军,至榆木川病逝,死前悔悟,对左右说:“夏原吉爱我。”太子朱高炽亲自到监狱看望夏原吉,泣诉噩耗,不久大赦出狱,复户部尚书。

夏原吉请求仁宗朱高炽多收钞、少发钞,致力缓和当时的通货膨胀压力,并取消了郑和的海上远航,使国家财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稳定。


结语

夏原吉在明代太祖、建文、成祖、仁宗、宣宗五朝为官,贡献甚巨。

特别是在仁宗、宣宗时期,处心竭力辅佐朝政,尽心尽责,鞠躬尽瘁,最受皇帝器重,朝廷赐他三份食禄,在北京、南京二地均建府第,仁宗要封他为少保兼太子少傅,他固辞不受。

宣德五年(1430年)夏原吉病逝,终年65岁,宣宗朱瞻基追封他为太师,谥“忠靖”。

作为明代最出色的财政部长,夏原吉为国理财长达29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的爱戴和皇帝的器重,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