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老师从来不点我们几个人的名,这是最让我疑惑的地方。但是每次去问,我们都相信了辅导员说的话。”

谈到自己在武汉大学的4年学习生涯,江苏小伙张鹏满是悔恨。

2011年,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地走进校门,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却有太多太多与他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

直到临近毕业,学校有关部门的老师才告诉他,学籍系统里根本没有他,这就代表学校从来没有录取过他。

然而这四年,他又确确实实拥有宿舍、参加过考试,也向学校缴纳过高昂的学费。

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如何?张鹏的大学生活,出现了哪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处处异常,不敢多问

2011年9月,武汉大学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

陌生的同学们互相问好,从拘谨到熟悉,渐渐成为朋友,共度接下来4年的美好大学时光。

但对于经管学院金融6班的6个同学来说,他们大学生涯的开端,似乎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张鹏是这6个人当中的一员。

他记得,当自己满怀期待等待接下来的集体军训时,辅导员王杰却来告诉他们,6个人都不需要和同班同学一起军训,学校会为他们安排单独的校外军训。

军训是同龄人彼此熟悉的一个过程,通常情况下,一周的军训结束之后,很多人都能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而且,军训也能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接下来的集体学习生活。

来之前张鹏就已经想好,军训过程中他要表现好一些,开朗大方一些,尽可能多地结交朋友,和大家都搞好关系,给大学开一个好头。

然而辅导员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兜头给他浇了下去,让他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熬过军训,终于要开始上课了。

包括张鹏在内的6个人,对于已经互相熟悉起来的6班同学来说,就是陌生人、外来人。

那天上课,班长看到几个不属于本班的同学带着教材走进来,心中有些疑惑,只得开口询问,他们是不是走错了教室。

就在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时,王杰适时地出现了。

这个老师,班长同样觉得陌生,之前军训好像从来没有见过。

但一想到武汉大学这么大,老师这么多,遇到陌生的辅导员也很正常,班长就没有多想。

王杰告诉他,这6个同学是插班生,以后都会跟着金融6班一起上课,让班长多多照顾一些,并且把课程表给他们分一分。

其他同学们看着这6个人,心中也觉得有些怪异,他们从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学竟然也会有所谓的插班生。

尤其是像武汉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插班生似乎与入学高标准格格不入。

但转念一想,大学里会有人参加成人高考,也会有人修双学位,自己的专业可能是在另一个学院,而他们的金融专业则是别人的第二专业。

这么考虑的话,那事情就能说得通了。

大伙儿都很友善,没有排斥后来的这6个同学。

但是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同学们感觉到奇怪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这6位插班生,信息好像很滞后,对学院的很多情况都不太了解。

张鹏有一个玩儿得还算好的同学,常常向他转达班级的各种消息,比如开班会,比如聚会,比如党团活动等。

在同学眼里,张鹏十分神秘,虽然会和大家一起上课,但课后几乎没有交过作业,小组作业也很少参与。

就连班会这样相对重要的集体活动,他也常常得到通知却不来参加。

而且张鹏没有去过食堂,也没有去过图书馆、运动场地,这些校内学生必会打卡的地方,都没有他的身影出现。

是张鹏自己不想去吗?不是的,他不是不想去,是没法儿去。

因为他没有学生证和学生卡,不能去食堂窗口刷卡,也不能进出一些只有本校学生才能进出的地方。

张鹏的内心很纠结,他有时觉得自己和学校的环境格格不入,像个强行挤进别人生活的小丑,庸庸碌碌地浪费自己的时间。

他也曾找过辅导员,带着些质问的语气,询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特殊,为什么拿不到证件和饭卡。

对此,王杰的回答是:

“你怎么进来的,自己不知道吗?这是特殊渠道,当然不一样。”

简单而敷衍的一句话,让张鹏不敢开口再问。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自己的特殊,他心虚、畏惧,所以不敢再为自己争取什么。

一个普通学生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可以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生组织。

在课堂之外的集体实践中,他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他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比赛、拉练、文艺晚会,在人前绽放光彩,挑战自己的极限,也充盈自己的世界。

这些生活场景,张鹏都曾憧憬和向往过。

有的活动管的不严,他可以参加,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挥洒汗水。

有的活动需要学号信息,他就参加不了,因为他没有学号。

而这些都不是他可以拥有的东西,一切只因为两个字,特殊。

他是特殊的,同宿舍的几个舍友,班上的几名“插班生”,大家都是特殊的。

在这个神秘的小群体中,大家应当对自己和对方的特殊都心知肚明,一种特别的默契,也只有他们几个知道。

花钱上学,成本高昂

张鹏最大的特殊,就在于他不是靠着高考成绩或者保送名额,正大光明走进武汉大学的。

他手里的那张通知书,几乎耗尽了他的家底。

2011年6月,张鹏和千千万万的高三学子一起参加高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一次激烈的竞争,关系着大家的未来。

尽管已经全力以赴,但张鹏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上不了好学校。

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中,上大学是一件决定人生成败的事情。

上不了好大学,这辈子就毁了,永远都会吃苦受累,享受不到幸福快乐。

所以,张鹏的家里人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这辈子就这么毁掉,他们四处打听,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名叫陈东的男人。

他说自己有关系,可以给有需要的学生家长搞到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四年后也会负责给学生发正规毕业证。

前提是,他们得先支付15万的费用。

就是放到现在来看,15万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那还是十多年前。

但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尽管价格高昂,张鹏的父亲还是先拿出了8万块,并且看到了陈东等人拿出的一张录取通知书。

他在那上面看到了武汉大学的名字,看到了公章,各方面的细节都不似作伪。

拿到通知书之后,他们又给对方转了7万块过去,算是把钱结清了。

然而,这15万只是个开始而已,张鹏来到武汉大学报道之后,用钱的地方还不少。

除了必要的生活费用之外,张鹏每年都需要缴纳1.5万元的学费,以及3500元左右的住宿费。

在国内,公立大学的学费其实并不高,通常在几千元左右。

通过正常渠道入学的学子,把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一些杂费加起来,可能也不会花1.5万这么多。

当然,张鹏他们对此不能有任何意见。

归根结底,他们花钱买学上,本就不能和其他学生相比。

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也有收获,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也通过不同的课堂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张鹏一直都劝说自己不要介意,反正四年之后,他也和大家一样都能拿到毕业证书。

就这么一直到2015年,大四下学期开学,张鹏和室友们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班上的同学早就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只有论文通过,他们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是,张鹏却一直没有听到与毕业论文有关的信息,也没有老师来指导他们写论文。

回想起四年来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心越发沉到了谷底。

武汉大学的有关部门表示,学校根本就没有录取过张鹏,以及那些和他一样情况特殊的学生。

张鹏在学信网上找过,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信息。

这就说明,他根本拿不到毕业证,他的大学生身份也根本不被国家所承认。

更糟糕的是,辅导员王杰也好像人间蒸发,失去了联系。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被骗了,骗子拿着不知多少个家庭的血汗钱跑了。

警方介入,大学发声

张鹏六神无主,第一时间联系了他的父亲,这个消息,同样吓得老父亲语无伦次。

其他同样上当受骗的学生,也联系了他们的家长,家长们一起赶到武汉,找到陈东等人,要求他们给个说法。

收钱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什么保证都能做得出来。

4年过去,钱也花了,时间也付出了,学生却拿不到毕业证,这太让家长愤怒了。

可陈东和他的同伙说,他们也是中间人,对具体的情况不太了解。

至于收的那些钱,他们也不是全部装进自己腰包的。

他们还联系了一个名叫周泰的男人,这人说,他和王杰合伙开了个自考公司,与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合作方,可以把学生安排进去。

过去他也从来没有承诺过,可以给学生安排统招生的身份,花钱进学校的学生,只能获得一个第二学位的证书。

从前,武汉大学是允许这样的情况的。

可是现在,相关政策取消了,所以毕业证就发不了了。

至于诈骗,他矢口否认。

家长们不想再听这些人胡扯,公安机关也介入到这起重大诈骗案件的调查当中,陈东、周泰等三人,都被警方控制了起来。

像张鹏这样的受害者并不少见,全国各省各市都有学生家庭上当,人数大约是24人。

至于被诈骗的金额,至少都有400万。

其他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武汉大学因为这件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继续教育学院更是成了众矢之的。

针对甚嚣尘上的舆论,学院负责人说,他们这里没有叫周泰的员工,也不知道校外的自考公司是怎么回事。

学校党委宣传部也在2015年5月22日的晚上做出回应。

他们先是严肃声明,如此恶劣的社会事件,是诈骗分子盗用武汉大学的名义而做出的,学校并没有参与其中。

至于公安机关的调查,他们一定会积极配合。

针对招生的问题也明确表示,学校的所有招生政策,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做超出法律框架的事情。

只是,这样的回应还是不足以平息所有的质疑,仍然有网友发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要求武汉大学更加明确地解释。

张鹏等人的遭遇非常让人同情,但同情并不意味着学校会为他们开绿灯。

他们没有学籍信息,不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大学当然不可能给他们颁发毕业证。

辛辛苦苦读了4年的大学,到头来,没有什么结果,就算出了社会,他们也还是只有高中文凭的人。

教育是国之大事,也是不计其数的家庭最为关注的事情。

像这样的教育诈骗,就是在利用家长的关心则乱,以非法手段赚取不义之财。

诈骗分子丧尽天良,普通人们也要吸取教训,越是重大的事情,越要擦亮眼睛。

结语

一个选择,一念之差,人生命运可能就会被完全改写。

永远不要心怀侥幸,更不要试图钻法律政策的空子,如同张鹏一家人这样,最后的苦果还是只能自己咽下去。

参考资料

20人花15万读武大被骗:大学4年上课从未被点名 环球网

武大再曝二年级“黑户学生” 校方回应:与学校无关 人民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