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电视节目《60分钟》的采访中,美国知名军事专家汤姆·舒加特发出警告称,中国正在加强海洋环境数据收集能力,甚至深海采矿船都具备搜集海洋数据的能力。中方正在海上部署一张看不见的“大网”,不断压缩美核潜艇部队的生存空间。

汤姆·舒加特曾担任过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奥林匹亚”号的艇长,服役战区就是亚太地区。退役后,他从事军事战略分析,主要方向就是解放军海军以及核潜艇部队的发展情况,曾多次就解放军海军的发展情况,向美国海军提出建设性建议。

所以,舒加特并不是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夸夸其谈的智库分析员,而是与解放军有过正面接触、拥有丰富执勤经验的战术指挥官,他的建议不得不令白宫重视。

他强调,中国正在通过搜集海洋环境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放军将在东海、南海地区建立起一个非常复杂的反潜网络,会让美国核潜艇部队的活动越来越困难。

反潜作战是一场信息与技术的较量,不单单是拥有最先进的声纳系统或是最隐蔽的潜艇就能一举制胜,而更多地在于对海洋环境深入细致的了解。

反潜作战背后的科学基础海洋环境数据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包括水深、温度、盐度、潮汐、海况等诸多因素,每一项都对声波的传播有着极大影响。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会影响声速剖面,从而影响声纳探测的有效范围和准确度。海底地形对声波的反射和折射作用可能为潜艇提供遮蔽,或为反潜部队设下陷阱。

因此,全面而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对于预测声纳探测效果、制定潜艇潜行路线以及布置反潜部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中国在周边海域反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原因就在于不断加强的海洋数据收集能力。许多非军用船只都被赋予了搜集海洋环境数据的功能,通过这种民用转军用策略,成功地将海上生产活动转化为了一项重要的军事布局。

这种军民融合策略,大大提高了解放军搜集周边海域海洋数据的能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海洋数据的搜集,为解放军构建水下反潜体系提供了技术基础。

另外,中国也非常重视对周边海域的反侦查和反探测活动。美国在南海的测量船经常遭受来自解放军、海警甚至民间渔船的干扰,有效阻止了美方收集到有用的水文数据。缺乏这些关键信息,美国核潜艇即便拥有世界领先的潜行技术,也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随着中国在海洋数据收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对周边海域反侦查、反探测能力的不断加强,美国核潜艇在南海的活动将越来越受限,可能会步入"两眼一抹黑"的境地,从而在潜艇隐身性、敏捷性方面失去本来的优势,处处皆是被动。

这正是汤姆·舒加特最担心的情况。解放军在构建区域拒止与反介入作战体系的时候,美国并不是很在意,因为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核潜艇部队,它们的核潜艇可以轻松潜入南海,对解放军防御体系进行破坏和威慑。

但是,随着中国水下反潜体系的构建,美国核潜艇的活动恐怕会越来越难,甚至无法进入,届时美国海军将失去一项最重要的制衡手段,导致在与中国的亚太博弈中处于下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