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是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的世界霸权,但控制和影响世界政经格局的能力下降了,控制力指数和影响力指数的递减是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带来的必然结果。确实存在“美降中升”的态势,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和在国际关系的发言权处于较快上升的过程。网友最近讨论的一个时政话题是“美国为什么不能阻止中国的崛起”,简单说来,改革和14亿人的超伋市场容量为中国带来了内生动力,开放和全球化市场为中国带来了外生动力。中国产品和大基建模式在“一带一路”国家“生根开花”,而美国产品和资本的输出往往不适应新兴市场国家的“规格”或实际需求。
       特朗普在执政期间已不愿意“插手”世界事务,拜登当局并不甘心情愿地背上乌克兰和以色列的两个“战争包袱”,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以巴冲突持续了半年以上,填不满两大战争军费开支的“深坑”,美国以国內大选为由开始“拖欠军费”,把乌克兰庞大军费的负担甩给了欧洲的北约国家,英法德不得不“主动”出来接盘,加大了为乌克兰出钱出军火的份额,暂时缓解了乌克兰军力不足的困局。
       拜登当局一方面支持以色列消灭哈马斯,视哈马斯为“恐怖主义新势力”,一方面反对以色列军方扩大战争规模,不希望看到以巴冲突外溢为以阿战争,以色列和伊朗的直接开战基本没戏。俄罗斯在欧洲阻挡了北约的东扩,只要俄罗斯不把战火再次烧到基辅,美国和其它北约国家就不会直接和俄罗斯发生冲突,虽然北约做好了和俄罗斯开战的准备,但美国目前的策略是“牺牲乌克兰,消弱俄罗斯”,宁可出钱出枪炮,也不愿派出一兵一卒。

       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步上升,美国在欧亚大陆同时应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大国战略和大国外交,时而有紧张不安的情绪,时而感到无能为力,难以应对。极力维护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这意味着要付出世界级的“安金成本”,而美国巨大的财政亏空已无力支付无底洞的“世界成本”,美国近些年来或者大卖军火,弥补财政赤字,或者敦促日韩和其它北约国家增加各自的军费开支。
       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是三个与美国“若合若离”的国家,算不上美国的核心盟友或传统友好的国家,法国和匈牙利两个北约国家保持了外交的独立性,没有对美国的“发号施令”都言听计从,美国偏袒以色列,为以色列杀伤平民的战争罪行开脱,法国则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展开的地面军事行动,寻求和阿拉伯国家保持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
       匃牙利之前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基本不参加欧盟制裁俄罗斯的行动,匈牙利急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不支持北约国家向乌克兰输出大量武器,主张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塞尔维亚派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普京总统的就职仪式,自武契岢出任塞尔维亚总统以来,中塞开展了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多个项目投入了运行,投产见到成效。非北约国的塞尔维亚处在大国竞争的“包围圈”,但武契奇在大国外交之间游刃有余,没有像泽连斯基一样倒向西方国家的怀抱,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乌克兰民众在几年的战火中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武契奇总统不寻求加入北约比泽连斯基总统寻求加入北约显得明智务实而理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