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音乐竞演回归初心

近日,综艺节目《歌手2024》上线。节目中,中外歌手表现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两位外国歌手在第一轮角逐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位居第三名的那英被网友们戏称为“全村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档节目今年采取直播的形式,这意味着歌手的失误与不足,都将毫无修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由此,歌手也将承担比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从第一期节目来看,两位外国歌手的现场发挥着实令人称赞,相比之下,国内歌手或因紧张,或是准备不够充分,表现整体不尽如人意。

因为“中vs外”这一层内涵在,网友们自然生出了“绝不服输”的心态。受网友呼声影响,许多国内歌手主动报名参赛。在这场“造梗”浪潮中,网友与歌手们都“燃起来了”。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一场艺术对垒,何必拿出“你死我活”的劲头?以歌会友,本是一次音乐的友好交流,这种初心不该被“玩梗”中的对立思维所破坏。

说一千道一万,歌手竞演不是零和博弈。观众们对中国歌手有期待是好事,歌手有心“为国争光”也令人感动,但通过比赛互鉴长短、互相欣赏、冷静反省,可能比输赢本身更有价值。毕竟,第一期节目中的惜败,已经让国内的不少歌手意识到了摒弃“侥幸”心理、用实力彰显尊重,是多么重要。

当比拼激发动力、倒逼进步,比赛就不会是非输即赢的结果。观众以包容的心态聆听世界的声音,能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竞演歌手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参与竞争,也是让中国歌声远播四海的难得契机。即使到最后,会存在名次上的落差,但这也会激发歌手们进一步磨炼唱功、向世界顶尖歌手看齐的决心。

歌手间的竞赛仍在继续,正如节目组发文说的:赢,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不妨敞开胸怀、平和欣赏,把中外歌手的竞技看作一种文化交流,自信大方地走过去,在音乐中拥抱世界。

(潘洁,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指导老师:刘海明)

来源:重庆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